陳斌
摘要:目的 對社區基層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群體之中,使用社區全科醫生開展針對性的疾病規范管理之后,是否能夠更好的提高患者臨床干預與治療的效果加以觀察和對比。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群體之中,抽取70例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組,設定觀察、對照兩組。人數完全一樣的情況下,僅有干預方法等方面的差異之處,其中對照組超常規加以隨診用藥,觀察組則在社區全科醫生為主體的情況下開展規范化管理。對兩組分別加以管理和干預之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HbA1c)加以觀察和對比,分析臨床干預應用的效果和價值。結果 臨床干預之后的效果對比對照發現了一個明顯的差異之處,體現在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均顯著降低(P<0.05),取得了更加滿意的臨床干預效果。結論 對于目前糖尿病的患者開展針對性干預與管理的過程中,加強社區全科醫生的糖尿病規范化管理之后,普遍患者的健康情況與疾病問題發生了顯著的轉歸,血糖指標的控制效果明顯要更好一些,有助于促進其健康情況的優化和改善,帶來更加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社區全科醫生;臨床干預;社區基層;糖尿病;規范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58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1
引言:
基層社區群體各類慢性病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就是糖尿病,而且此類疾病發生率較高,需要長期接受藥物治療、飲食運動等方面的控制,這也就意味著開展具備規范性、長效性的管理就具備著一定的優勢和價值,取得的效果也相對更加滿意,能夠帶來更加積極的影響作用[1]。相關管理可以根據普遍患者的疾病情況、健康情況,采取具備針對性的方法和措施,進一步提升總體血糖控制與管理的效果,帶來更加積極的影響作用,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風險。通過規范管理的具體應用,社區全科醫生可以圍繞著患者的疾病情況,建立一個系統性、個性化的干預體系,讓患者長期、持續的接受相關干預,提升總體干預的有效性,同時降低常見并發癥的發生風險,為患者提供持續的健康支持,發揮基層醫療在慢性病長期管理與控制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和關鍵價值[2]?;诖耍敬窝芯繉ο嚓P方法和措施的臨床應用效果加以觀察和對比。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70例糖尿病患者都是本社區居住時間≥1年的群體之中所選取,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n=35)和對照組(n=35)?;颊?1-78歲,平均(56.31±11.24)歲,從疾病診斷到現在2年到11年,平均(6.12±3.25)年,基礎疾病包括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等,均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不存在嚴重并發癥、惡性腫瘤。精神障礙、免疫及凝血障礙、癡呆類疾病、心境障礙及相關病史,能正常的接受相關干預,彼此之間高度接近(P>0.05),滿足了對照試驗的原則標準要求,可以加以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用藥干預,根據患者疾病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干預方法,指導患者自我管理,并每次隨診按照其血糖情況調整藥量,隨診加以健康宣教。觀察組則采取社區全科醫生規范管理,首先根據患者情況確定隨訪的頻率,如現階段空腹血糖檢查正常則在常規長處方處置的基礎上三個月進行一次系統性隨訪,如空腹血糖低于7.0mmol/L,則每月進行一次系統性隨訪和評價。如其目前用藥治療后空腹血糖仍然超過7.0mmol/L,則每周都需要通過電話隨訪、上門隨訪、線上隨訪的形式了解其治療的情況。其次每兩周舉行一次健康宣教講座,圍繞疾病的飲食管理、運動指導、發病機制、治療要點等方面加以系統性的講解。最后長期干預的過程中,了解其心理健康情況,并提出針對性的干預方法,促進其身心健康情況的優化。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HbA1c)加以觀察
1.4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利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進行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較為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干預后發現,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都明顯更低一些(P<0.05),存在著顯著的效果差異。兩組患者干預后的血糖指標情況對比詳見表1.
3.結論
從目前的基層糖尿病發生率等方面情況來看,此類疾病的發生率呈現一個逐年上漲的趨勢,而且大部分患者對于此類疾病缺乏正確的認知,就導致其疾病控制難度明顯加大,即便在用藥治療的情況下,如不配合針對性的飲食運動干預,也容易導致最終效果出現問題[4]。而在這一過程中,開展針對性的社區全科醫生規范管理就具備著一定的優勢和價值,取得的效果也相對較好,帶來的影響也明顯更加積極。具體應用之后可以發現,使用這一方法針對性加以管理干預之后,患者的健康情況得到了明顯的優化和改善,其疾病問題發生了顯著的轉歸,有助于促進其健康情況的優化。從指標情況方面的對照發現,使用這一方法之后的患者血糖相關指標得到了顯著的優化,疾病問題也發生了明顯轉歸。
如上所述,對于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區全科醫生規范管理之后,患者的疾病問題顯著改善,其健康情況得到了優化,有助于促進其疾病的改善,并積極預防并發癥等問題,可以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加以針對性的管理。
參考文獻:
[1] 王伶杰,瞿敏雯. 社區糖尿病患者實施家庭醫生規范化管理的臨床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9,019(085):156,159.
[2] 周瓊,岳金屏,韓艷. 家庭醫生式服務對社區2型糖尿病的綜合管理[J]. 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9,034(003):126-128.
[3] 葉峰. 1+1+1組合簽約模式下家庭醫生服務對社區糖尿病管理的效果研究[J]. 山西醫藥雜志,2019,v.48(24):101-103.
[4] 李樹媛. 研究強化的家庭醫生團隊對提高社區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效果及依從性[J]. 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v.18(09):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