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曉雯 林綱
內容摘要:網絡用語是在網絡交際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社會方言,語音構詞是其發展的重要基礎,主要可以分為諧音、疊音、合拆音及擬聲四種方式。本文試圖從語言學角度中諧音與擬聲兩種構詞方式發掘和研究網絡用語中新興的“擬聲諧音詞”,闡述其研究現狀、生成方式、社會意義以及規范問題,總結出構詞方式多元組合形成網絡新詞的趨勢。
關鍵詞:蕪湖 擬聲諧音 網絡新詞
語言的三要素是語音、詞匯、語法,詞匯是動態發展最快的。而乘上網絡這輛特快列車后,網絡詞語更是呈現激增的趨勢。現代網絡新詞的產生方式根據語言三要素大致分為:語音構詞、字符構詞、語義構詞和語法構詞四大類。其中語音構詞中又可主要分為諧音、疊音、合拆音及擬聲四種方式。[1]本文試圖從語言學角度中諧音與擬聲兩種構詞方式發掘和研究網絡用語中新興的“擬聲諧音詞”,闡述其研究現狀、生成方式、意義以及規范問題,試圖力證:構詞方式的多元組合會碰撞出新的網絡用語這一規律。
筆者在知網以“篇名”進行檢索,截至2020年11月21日14時40分,發現目前學術界對諧音的研究有1231條結果:崔容(2012)[2]從漢語字詞、外語字母、數字符號等作為諧音的來源進行相關研究,指出諧音可能帶來的誤解、難懂等問題。徐默凡(2015)[3]分類和界定了無關諧音現象,并進一步闡釋其構造原則與理解機制的概念。于慕珠(2020)[4]基于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總結了網絡諧音詞在語言、人際、面子三方面的功能。對于擬聲的研究則有1032條結果:應學鳳(2012)[5]在以往擬聲詞語音特點、在語言中的詞性歸位和特點上,提出后重韻律結構。夏歷、王爽(2017)[6]根據學術界宏觀研究擬聲詞系統的現狀,細化內部小類,深入探討其中的笑聲擬聲詞。這些文章不勝枚舉,足見該研究方向已有大量的研究文獻,并且屬于已經較為成熟的研究領域。而對“擬聲諧音”的研究僅有1條,可見學術界在此方面尚有較大空間,故本文由近來興起的“蕪湖”一詞為例,在擬聲諧音詞方向開拓,試圖將諧音構詞和擬聲構詞結合,挖掘網絡新詞的一種新的生成方式——擬聲諧音,并作為對未來網絡詞語構詞方式豐富發展的一種大膽預測。
一.擬聲諧音詞的生成方式
無論是諧音還是擬聲,從某種角度來說都是對“陌生化”理論[7]的運用與實踐。將原詞“陌生化”處理,是對語境中常規化語言的扭曲和改變,給受眾增加感受和理解詞語的時間、難度,以達到給人以“奇異”之感的效果。這里按諧音、擬聲、擬聲諧音三塊內容循序探討。
(一)諧音
諧音就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語言單位之間發音相同或相近,語音不同且無內在聯系的語言現象”。[8]利用異形異義同音詞來代替本詞,在特定語境中能造成一種生動形象、風趣幽默的藝術效果是現代網絡用語造新詞的一種主要方式。沖鴨(沖呀)、大蝦(大俠)、趕腳(感覺)、瑞斯拜(respect)、針不戳(真不錯)、火鉗劉明(火前留名)、Duck不必(大可不必)、飛蝗蕪湖(非黃勿護:意思不是黃色的貼,吧主不要刪)等都是一度爆火的網絡諧音詞,日常生活交際中經常使用,有增強俏皮輕松之感。例如:
(1)微博上有一個諧音梗:A:有一個中國人連續幾周都沒吃飯了,你猜他最后怎么了?B:他死了?A:他練成了Chinese空腹(功夫)。
(2)比賽要開始了,大家沖鴨(沖呀)。
(3)這道菜的味道針不戳(真不錯)。
(4)此貼正能量,飛蝗蕪湖(非黃勿護)!
上面幾例中將截然不同、毫無關聯的詞“空腹”和“功夫”“沖鴨”和“沖呀”“針不戳”和“真不錯”“飛蝗蕪湖”和“非黃勿護”分別進行替換,使其在人腦海中產生“陌生化效果”,產生更強烈的新奇感以吸引人眼球。
(二)擬聲
郭紹虞(1979)[9]指出:“擬聲是摹寫外界客觀的聲音。”擬聲詞是模擬聲音而形成的一類詞,作為現代網絡用語構成的一股強勁力量,吸引著更多網民的創作與使用。以前有語言學家認為擬聲詞的音義關系是必然的。筆者以為這句話是否完全正確姑且不論,但至少這種觀點反映出了擬聲詞區別于諧音詞的一點:擬聲是與其擬聲對象存在關聯性的。通過擬聲,能把描述對象的特點更直觀、形象地刻畫出來,以增加語言的藝術效果。譬如“呵呵、嗚嗚嗚、嘻嘻嘻、哈哈哈、duang、吼吼”等熱門詞語俯拾即是。例如:
(5)呵呵,這件事和你有沒有關系你自己不清楚嗎?
(6)出去旅游好開心呀,哈哈哈哈。
(7)《故鄉》:“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地響。”
(8)相關微博《李易峰擬聲詞十級玩家》中列舉的:“東咚東咚東咚!咚咚咚!耀東終于要動了。”
例中“呵呵”和“哈哈哈哈”分別生動展現了說話人不屑和快樂心理情緒,“嗚嗚”則描繪出了風聲蕭瑟之感,給人強烈的感官沖擊,“東咚東咚、咚咚咚”讓人鮮明體會到說話人內心的激動和亢奮。
(三)擬聲諧音
諧音和擬聲這兩種構詞方式,都在現代網絡詞語的產生中被廣泛運用,但目前來看,從網民至學界,對于諧音和擬聲的構詞方式大都停留在各自研究和使用的階段,而將兩種造詞方式結合使用或研究的卻寥寥無幾。
諧音詞是語言內部因素的模仿,擬聲詞是語言外部因素的模仿,前者音義無關、后者音義有關,二者的區別也使得諧音構詞和擬聲構詞是作為兩種不同的構詞方式,且彼此存在著相對并列的關系。但事實上,研究界對于二者之間模糊的界限定義使二者產生了所謂的“交集”,二者對于語音的仿擬也使得其本質并無區別,也都同樣在追求著語言的陌生化。這時就構建了諧音構詞法和擬聲構詞法的一種聯系,為所謂“擬聲諧音詞”的出現奠定了基礎。王晶(2010)[10]則將傳統語言與網絡語言諧音生造詞現象差異進行比較,提到網絡用語諧音對象比傳統語境中的諧音對象要廣泛得多,不僅局限于常用語,而且包括了擬聲詞等。此篇文章的創新之處就在于將諧音和擬聲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結合,但也只是簡單地一筆帶過,未作更深入的研究分析。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網絡新詞的更新換代也呈現加速度的態勢,其構詞方式日趨多元化、復雜化,不再僅局限于某種構詞方式的簡單生成新詞。譬如前文提及的諧音構詞“飛蝗蕪湖”一例,現已有擬聲諧音構詞的新詞“蕪湖”,堪稱是網絡構詞方式的升級加成。
“蕪湖”本來是指中國安徽蕪湖市,因為諧音嗚呼被人們玩梗。
1.指lol游戲主播許昊龍的口頭禪,嗚呼~起飛,不過粉絲在直播間經常打出來變成了蕪湖,就有了蕪湖這個梗。又因為游戲主播大司馬是蕪湖人,所以后來粉絲就改成了蕪湖,更多了一層諷刺的韻味。
2.是2019年夏天爆火的一首歌《芒種》的高潮部分,原歌詞:一想到你我就嗚呼嗚呼呼。
將“蕪湖”一詞放在語境中具體闡述:
(9)(嗚呼)起飛~今天天氣真好!
(10)球賽輸了,蕪湖(嗚呼)!
(11)蕪湖(嗚呼)!他這個行為太惡劣了!
這里舉例三則,分別表現了主體快樂、悲傷、憤怒的情緒。除此之外,像此前爆火的網絡詞語“555(嗚嗚嗚)”也是擬聲諧音詞的典型,并且同樣在網絡交際中產生了很大影響力。舉例:
(12)555(嗚嗚嗚),塑料姐妹情,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13)聽說我期待的演唱會取消了,555(嗚嗚嗚)……
“嗚嗚嗚”的擬聲與“555”的數字諧音巧妙結合,使用者的悲傷溢于言表。
以上示例的兩個典型網絡詞語都結合了諧音構詞和擬聲構詞的優勢,不僅給人陌生新奇之感,同時又生動形象,極富表現力,堪稱是修辭的“轉型升級”,修辭效果顯著。“蕪湖”“555”等可以說既是諧音構詞的產物,又是擬聲構詞的產物,完美闡釋了前文所提及的“將兩種構詞方式結合產生新詞”一說。
二.擬聲諧音詞生成的社會意義
由于網絡信息紛繁復雜,如果想要在眾多信息中脫穎而出,需要標新立異,再加上網絡社會盛行幽默搞笑,只有更加別具一格的構詞方式才會得到更好的推廣。
擬聲諧音詞就是這樣一種構詞方式重新組合、多元方式構詞的新興產物。其背后反映出的網絡語言發展現實就是:在不斷標新立異的過程中,網絡詞語也在配合著構詞方式進行不斷更迭,為了更好地推陳出新,更為豐富、更為新奇的表現手法將成為網絡用語的新的發展方向。于是擬聲諧音詞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孕育而生,揭示并見證著新一類網絡詞語的誕生。
擬聲諧音詞從宏觀角度給語言藝術帶來了重要影響,對于新穎、獨特信息的強調一掃人審美的疲憊,給人以新奇的感受,帶來獨特的信息體驗,其意義所在不言而喻,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激發了網民心理共鳴
盧玲等(2019)[11]將網絡熱詞分為“有社會事件背景”“無社會事件背景”兩類。筆者以為以“蕪湖”為代表的擬聲諧音詞更多將來源于“無社會事件背景”,而這樣的網絡詞語借助網絡平臺的相關言論或用語演變發展,從大家所熟悉的來源中進行“諧音”和“擬聲”生成新詞,更容易觸發民眾的情緒、情感,與民眾的價值取向產生共鳴而受到熱捧。
(二)加強了網絡人際交流
無論是諧音還是擬聲,都是對于聲音的一種模擬,由聲音給人帶來相應語境下的聯想,而這種由人主觀產生的聯想夾雜了人的情緒和情感。基于一種合作原則與禮貌原則,擬聲諧音詞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同時,增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表現力與交際力。此外,擬聲諧音詞匯相較于諧音詞與擬聲詞而言,更加生動形象、簡潔逼真地傳達使用者的那種或輕松愉悅、或賣萌撒嬌、或火急火燎的網絡聊天心理和語境,對網絡人際交流大有裨益。
(三)豐富了詞匯構詞系統
一種構詞方式的出現,必然意味著一批新詞將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擬聲諧音詞作為一種以舊出新的構詞,毋庸置疑將很大程度地豐富現代漢語詞匯系統。“窺一斑而知全貌”,我們由此甚至可以大膽推測,未來將會有更多其它構詞方式的多元組合而構成的網絡新詞給現代漢語帶來蓬勃生機和新鮮血液。
三.擬聲諧音詞帶來的規范問題
擬聲諧音詞的生成背后反映的是網絡詞語的急速發展,這在豐富傳統語言表現的同時,不免也會對漢語發展帶來消極影響。網絡詞語為了追求新奇有趣而忽略了傳統語言中的規范問題,不免朝著怪異化、粗俗化、快餐化趨勢演變。而筆者以為,一個新詞的出現,誠然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現狀,但也應當力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畢竟這本就是個“大浪淘沙”的過程,所以應當慎之又慎,結合具體實際情況予以合理的引導、規范。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的重要講話中指出: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尤其要為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12]尤其在如今網絡詞語的“泛娛樂化”趨勢下,一方面要求新詞的創造者有一份擔當與責任意識,避免落后腐敗思想的新詞的創造;另一方面主流意識形態有必要在網絡詞語的傳播過程中進行及時引導,保持網絡詞語的健康、先進。
擬聲諧音詞作為網絡用語構詞方式的一種突破,向我們展示了網絡詞語發展的更多可能。目前已知的擬聲諧音詞數量有限,但是結合“蕪湖”之例和眾多分析,可以大膽推測網絡擬聲諧音詞的前景將是非常廣闊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將是一個很好的開頭。而類似擬聲諧音詞的其它構詞方式多元組合形成的新詞,也勢必會席卷網絡語言系統。
參考文獻
[1]林綱.網絡語言學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30~57.
[2]崔容.網絡用語“諧音”現象探析[J].語文建設,2012(16):48~49.
[3]徐默凡.網絡語言無關諧音現象的構造原則和理解機制[J].當代修辭學,2015(6):54~63.
[4]于慕珠.基于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的網絡漢字諧音詞研究[J].海外英語,2020(16):125~126.
[5]應學鳳.現代漢語擬聲詞的后重格局[J].漢語學報,2012(3):77~86.
[6]夏歷、王爽.網絡語境下笑聲擬聲詞新動向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2017(3):91~99.
[7][蘇]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論[M].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10.
[8]楊仕章.論諧音極其功能[J].中國俄語教學,1998(3):30~35.
[9]郭紹虞.漢語語法修辭新探[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115.
[10]王晶.淺談網絡語言中的諧音生造詞[J].商業經濟,2020(2):104~106.
[11]盧玲、楊武、梁慶敏等.近年來網絡熱詞的來源研究——以2012—2018年“十大網絡用語”為例[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9(11):154-162.
[12]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敬文書院;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