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科俊
課堂有效性的構建一直是教育教學的核心話題,尤其當前疫情下的線上教學有效性更值得我們探索。2020年延遲開學期間,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號召下,全國學生徜徉于各類網課中,網絡云平臺、點播教學、直播課堂等每一種模式都擁有龐大的受眾群體。但是,無論哪種線上教學模式,都由開始時的如火如荼慢慢轉變為后期的平淡低效。下面,筆者就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對如何開展線上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自覺性、提升教學有效性展開論述,以期對同行有所啟發。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提升學習自覺性的基礎
學習興趣的激發是有效教學的基礎,線上教學更是如此。讓隔空相望的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是教師線上教學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1.注重情境創設,以情境激發興趣
新課程標準要求為學生創設真實、生動、趣味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的驅動下激發學習興趣,引發探究的熱情,以此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故事情境、問題情境、生活情境等都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探究學習欲望的有效方法。如教學“圓”時,教師可用數學家祖沖之發現圓周率的故事導入新課;教學“簡便運算”時,教師可融入小高斯巧妙計算1+2+3+4+……+100的故事,引發學生對簡便運算的興趣;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可用多媒體呈現《西游記》片段,繼而講述師徒四人分西瓜的故事,讓學生在捧腹大笑的同時初步感知分數的意義……
問題情境的創設也是小學數學教學常用的方法。線上教學時,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巧妙創設問題情境,以境激趣,以問引思。如教學“三角形、四邊形和梯形”時,筆者先用PPT為學生展示長江大橋的圖片,然后讓學生找出圖片中的三角形,再提出問題:生活中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三角形?讓學生“連麥”搶答,以此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2.增加操作環節,以動手操作增強興趣
陶行知提出“教學做合一”,倡導“做”是“教”與“學”的橋梁。線上教學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巧妙設計動手操作的活動,以“做”增強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參與的熱情。如教學“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時,讓學生準備2cm、4cm、5cm、8cm的四根小棒,然后任意選擇三根動手擺一擺,看看能擺出幾個三角形,再將擺出的圖形拍照上傳,互相交流,讓學生隔著屏幕也能進行思維的碰撞。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也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力、創新力,提高專注力,為課堂提質增趣。
線上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運用激勵性評價、凸顯生活化、融入多元游戲等,都可以增加師生、生生間互動的機會,引發學生對課堂的關注,激發其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加強多元互動是提升學習自覺性的前提
傳統課堂中,師生共處同一個空間,開展互動很方便。而疫情下的線上教學中,隔著冰冷的屏幕,教師對學生的掌控較弱,互動也會因此受到影響。為此,提高線上教學有效性、提升學生學習自覺性的前提就是加強多元互動。
1.開辟在線答疑,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線上教學由于其特殊性,互動的形式因距離、空間而受阻,但只要教師巧用智慧,巧妙設計,線上教學互動便能真正發生。在線答疑可以是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連麥”回答,對積極參與、回答準確度高的學生給予獎勵,如免寫一次作業,以滿足學生好玩、好勝的心理需求。如教學“認識三角形”時,筆者為學生呈現生活中的三角形之后,為了避免學生上網課時注意力不集中,隨即提出問題:根據觀察到的生活中的三角形,自己在紙上畫一畫,思考三角形有什么特點。問題提出后,可以讓學生快速搶答。如此設計,既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提升自主性,也能讓學生學思結合。
創建在線答疑平臺,除了實現教師設計問題、學生搶答功能之外,還可以創新交流形式,鼓勵學生將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提出來,同學間相互答疑。如教學“認識三角形”時,在直播課即將結束之際,筆者給學生幾分鐘時間,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有學生提出:三角形的高一定在三角形內部嗎?什么情況下三角形的高不在三角形里面?這個問題讓筆者也暗暗佩服,在滲透三角形的高這個知識點時,筆者舉的例子是銳角三角形,而忽視了鈍角三角形的高可能在三角形外部,該學生的問題讓筆者可以及時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
2.設計多元活動,讓學生多途徑參與
線上教學的弊端是師生、生生互動機會少,學生參與度低,課堂氛圍不夠濃厚。教師應努力尋找相應的策略,設計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多途徑參與其中。如教師可以設計真實、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如上文提到的“認識三角形”教學中對三角形高的位置的探討,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對不同三角形高的位置進行猜測和判斷,再親自畫一畫,然后歸納總結,將自己的發現與教師、同學交流,以此促進學生手腦并用,同時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三、強化自主學習是提升學習自覺性的保障
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新課改強調的要點,也是新課改的宗旨和目標。數學教學中,教師不能把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應通過教育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以后的學習發展提供支持。線上教學也應注重學生學習自覺性的激發和培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學習自覺性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強化自主學習,首先應從預習入手。教學前,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巧妙設計預習任務,為學生自主預習提供指導。如教學“和與積的奇偶性”之前,筆者就設計了相應的預習任務,發布到班級群,讓學生課前充分預習,并在上課前將預習作業拍照上傳。這既是強化自主預習的有效之舉,也有利于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做到“以學定教”。
總之,線上教學是信息技術支撐下的新型教學形式,教師應充分接受線上教學這一新興事物,積極探究疫情下的線上教學策略,讓線上教學永遠新鮮、有效,讓學生真正“居家不誤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