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愛萍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網絡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渠道。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英語教學之中,以增加課堂活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教師也要能夠與時俱進,努力提高現代技術應用于英語教學的水平,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一、生動的視聽效果,提高英語聽說能力
我們知道,習得語言的第一步就是反復聽,然后是模仿著說。聽和說在語言習得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傳統的英語教學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講,學生聽,師生之間缺少有效的互動。大部分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聾子英語”,在日常生活中不敢開口,不能將所學變成所用,英語核心素養更是無從談起。
現今,先進的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當生動活潑的英語動畫、兒歌,原汁原味、畫面感十足的英語動畫電影,發音地道的人機對話被引入課堂,教師們不再是孤軍奮戰,學生們的學習方式也變得多元化。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極強,課堂上他們非常樂意跟著動畫中的人物一起說、一起唱。為了練習正確的語音語調,配音是不錯的選擇,譯林牛津英語配套教學光盤中的配音功能為教師們提供了便利。學生們可以選擇為不同的課文角色進行配音,再和原聲進行對比,自我修正,以達到練習的效果。除了正確的語音語調之外,要想練就一口地道的英語還有很多的發音技巧,如連讀、弱讀、爆破等。這些發音技巧通過唱英文歌曲、誦讀韻律詩的方式練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逼真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愿望,那么我們所有的計劃、所有的探索和理論都會成為泡影?!泵鎸鹘y教育下枯燥無味的單純英語語言教學、單調的英語單詞背誦和枯燥乏味的英語語法練習,越來越多的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為了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持續的興趣,繼而將這份興趣轉化為內在的學習動機,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不斷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
2011版的譯林牛津英語(三年級起點)教材中,三年級上冊Unit5 “Look at me.”和四年級下冊Unit6 “Whose dress is this?”兩個單元的內容都是關于服裝的,一個是楊玲為參加魔術表演挑選服裝,一個是蘇海、蘇陽姐妹倆為化裝舞會挑選服裝,并在舞會上和朋友談論各自的服裝。學習完課文內容后,我們在鞏固環節可以創設Fashion Show的情境,在屏幕上呈現T臺走秀的畫面作為背景,同時播放一段走秀的背景音樂,在真實的情境中促使學生樂意運用所學語言展現自我。
三、海量的信息資源,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培養跨文化意識,就是要培養學生積極吸收各界優秀文化成果的意識,促進其自覺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2011版的譯林牛津英語(三年級起點)教材在五、六年級的每個單元增設了Culture time,對中西方文化進行比較,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但教材中的Culture time僅僅以一兩句話的方式呈現,如此的信息量對渴求了解中西方文化異同的學生們而言是遠遠不夠的,對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目的來說更是杯水車薪,因此,教師需借助于互聯網的海量信息資源,及時做出補充。
語言的學習需要建立在對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礎上。Culture time從飲食、運動、節日、習慣等方面介紹了中西方文化的異同,但表述都非常簡單。教師如果在教學時僅僅是讀一遍,告訴學生句子的意思,不深挖背后的歷史文化背景,就違背了教材編寫的意圖,不能通過此板塊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探究學習的品質,同時學生也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久而久之會對英語失去興趣。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大量的相關信息并加以整理,彌補Culture time的不足;也可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源獲取相關信息,在課堂上與同學分享、討論,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
四、更迭的信息技術,挑戰師生教和學的方式
2020年春節期間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國上下所有學校都延遲開學,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之下,選擇在線教學就成了理所當然。顧名思義,在線教學就是以網絡為介質進行的教學。通過互聯網遠程教學平臺,運用視頻、語音等教學軟件,師生即使相隔萬里也可以開展教學活動,溝通更便捷。這種教學方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資源利用最大化,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即使足不出戶也能感受面對面的交流。與此同時,在線教學的方式對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是一項全新的挑戰。
對教師而言,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保證在線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效果。在互相看不到對方的情況下,教師無法及時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并作出相應的教學調整,那么,課前就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比如,課前設計導學單供學生提前預習。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能夠了解到自己有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上課時就會格外留神;教師通過預習反饋可以知道學生學習時存在的主要問題,教學中也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考慮講解的方式,尤其是如何和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在線教學中的互動不能像平時教學中那么頻繁和順暢,但也并非不能做到有效。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錄制短視頻,和學生進行點對點的互動,保證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再者,面對良莠不齊的資源,教師要做出明智的選擇,不能一股腦地、不加選擇地全部推薦給學生。
對學生尤其是小學生而言,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做到自律、自主。在缺少教師監控的情況下,很多學生會放松對自己的約束和要求,很難做到與坐在教室里上課時的狀態一樣,需要父母從旁監督。
信息技術因其先進的功能為英語課堂創設了良好的語言環境,優化了教學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要敢于面對現實,抓住機遇,跟上時代步伐,不斷挖掘信息技術的優勢,善于把信息技術有效融入英語教學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充分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以有效落實,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