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濤 呂艷梅
健全機制 保障“三個課堂”應用效果
朝陽區教育局首先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三個課堂”建用領導小組,由教學主管部門牽頭,統籌信息中心、師訓、進修、裝備等相關業務部門,建立工作研判和定期會商機制,切實提高“三個課堂”的組織力。同時進一步明確區內各中小學主體責任,出臺相關政策,組織制定實施考核辦法,加強對“三個課堂”建設與應用的指導。
朝陽區還建立了“三個課堂”應用質量監測與效果評估的指標體系,制定評估辦法,定期開展測評并發布評估報告,促進質量監測與效果評估的常態化、實時化、數據化,提升“三個課堂”應用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為進一步促進朝陽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朝陽區積極為所有大學區配備雙師課堂教學設備。同時為了滿足雙師課堂互動、互聯的網絡需要,擬籌建朝陽區城域網,并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絡安全監測預警通報制度和個人用戶信息保護制度,建立應用軟件安全評估機制、數據分級保障機制、安全事件應急處置機制,為“三個課堂”的應用提供安全保障。
齊頭并進 推進“三個課堂”教學應用
朝陽區統一組織本區域內的特級教師、教學名師等通過名師示范課、名師大講堂、名師工作室、網絡集體備課等形式,形成了名師課堂資源組織,指導鄉鎮中心校開展專遞課堂的建設與應用。
為破解薄弱學校課程開不齊、開不足的難題,朝陽區各學校以“雙師課堂教學”為載體,推進落實全區“三個課堂”教研活動。以學科骨干教師為主,組建雙師課堂教學團隊,2020年,朝陽區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組成7隊聯合體,聯合體與對應的鄉鎮拉手校對接工作,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教師”的教研常態化,注重基礎兼顧兩端,積極探索雙師教學實踐問題,推進城鄉集體教研工作。
朝陽區以“在線課堂+智慧課堂”為依托,采用網上專門開課或同步上課及利用互聯網按照教學進度推送適切的優質教育資源等形式,幫助農村薄弱學校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
全面提升 促進“三個課堂”創新應用
朝陽區創新培訓模式,優化培訓內容,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建設適應教育現代化要求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開展教師教育信息化教學能力全員培訓,整合師訓、信息中心、教師進修學校和學科優勢學校的力量和資源,推廣有主題、有課例、有講座、有研討的“研訓一體化”模式,改進培訓內容,構建集中培訓和線上培訓相結合的立體研訓模式。著重加強“三個課堂”應用和管理能力的相關培訓,加強對學校管理人員和骨干教師的業務培訓,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信息化領導力和信息素養,提高“三個課堂”的應用、管理和服務水平。
朝陽區還積極建立“三個課堂”應用考核機制,確保教師應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一是建立常態化運行機制,將“三個課堂”納入日常教學管理體系,納入教學和教研工作計劃、教學和教師管理制度等,進行統一管理與調度,并整合多方力量,明確“三個課堂”的工作要求和操作規范,及時解決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二是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將學校與教師在“三個課堂”中承擔的教學和教研任務納入工作量計算,并在績效考核、評先評優、職稱晉升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
同時加強教育名師、名班工作室建設,將名師示范輻射作用作為工作室考核重點,積極融入學科教研員的教研活動中,以多形式組織開展好名師送教、網上教研等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發揮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省市教壇新星、朝陽區名師和首席教師的引領作用,開展“三個課堂”應用校本研修,通過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專題研討會、網上集體備課、教學比賽、召開現場研討活動、同課異構教學展示活動等形式,宣傳推廣“三個課堂”應用的先進經驗,推動教學改革和創新。
未來,朝陽區將繼續推動“互聯網+教育”應用模式創新發展,借鑒全國先進縣區的新做法,構建教育信息化應用的新模式,提供教育信息化應用方面可復制、可推廣的朝陽經驗,為朝陽教育實現優質均衡發展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