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潔
(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遼寧大連 116699)
隨著大規模經濟建設的興起,中國城鎮化腳步不斷加快,帶動建筑業市場不斷發展,一批又一批規模宏大、技術復雜的基礎設施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等相繼建成。隨之工程咨詢行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比如,產業鏈各專業環節割裂,溝通誤差成本加大,協調需求增多;管理內容存在重復和交叉,產業鏈碎片化、松散化;各專業服務人員欠缺橫向專業知識;小型咨詢企業缺乏核心優勢和競爭力等等。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文的《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提出,“要鼓勵投資咨詢、勘察、設計、監理、招標代理、造價等企業采取聯合經營、并購重組等方式發展全過程工程咨詢,并要求政府投資工程帶頭推行。”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的《關于推進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中也指出,“要以全過程工程咨詢來推動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并鼓勵多種形式的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市場化發展,優化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市場環境[1]。”這些意見的頒布,旨在通過調整目前我國工程咨詢服務行業的發展模式,適應建筑行業的發展,以此來解決工程咨詢服務行業面臨的信息孤島、產業鏈松散、跨階段咨詢、供給模式單一、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等一系列問題。
發改委和住建部在聯合發布的建市監函[2018]9 號文件中對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進行了定義,指出,“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是對工程建設項目前期研究和決策以及工程項目實施和運行(或稱運營)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包含設計和規劃在內的涉及組織、管理、經濟和技術等各有關方面的工程咨詢服務。”這種服務模式可以通過利用BIM 技術將“碎片式”業務整合,進行集成化管理,以有利于統一各專業目標,減少工作沖突,從而減少交易成本;有利于信息的及時有效傳達,減少溝通誤差,避免信息孤島的存在;有利于上下游各專業之間的相互銜接,提前避免錯誤,縮短工期,規避風險;有利于合同集成管理,模糊各專業知識界限;有利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提高咨詢的服務質量和項目品質。因此,推廣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模式勢在必行。
政府投資項目是指,由政府部門進行投資,發行債券或地方財政債券,利用外國政府捐款以及國家財政擔保的國內外金融組織貸款等方式投資或合資興建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具有基礎性、公益性、投資大、風險大、關注度高等特點。
一方面,對于不使用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不再實行審批制,而是區別不同情況實行核準制和備案制,這使政府投資項目和非政府投資項目在前期工程咨詢階段的流程和手續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受行業市場影響,針對非政府投資項目,如山西、廣州、北京等地相繼提出了非強制使用工程監理的項目范圍。甚至還有一些建設單位為了方便自身的需要,會獨立注冊工程監理單位或者自己組建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等。由此可見,政府投資項目的建設階段更全面,涉及專業更廣,因此,在政府投資項目中推行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更有利于全專業發展,也可以為其他項目開展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模式提供經驗[2]。
SWOT 分析法又稱優劣分析法,它通過評價自身的機會、威脅、優勢和劣勢,對自身進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競爭優勢的定位,從而制定出適合的發展戰略。借助SWOT 對我國政府投資項目實施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模式進行分析,可以得出適合該模式推行的發展策略。
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的開展適應國家現階段行業發展趨勢。“供給側”改革推動了建筑工業化和生產經營集約化,加強了建筑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加大了民生基礎類和綠色、智能新型建筑的投資和政策支持。“一帶一路”戰略拓寬了建筑業的發展和投資領域,將我國建筑業業務范圍擴展到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該戰略下,工程咨詢市場潛力巨大,大量的新建工程為咨詢企業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機會,促進了工程咨詢企業的競爭與發展[3]。
國外的工程咨詢業開始于19 世紀中葉,先后經歷了個人咨詢階段、合伙咨詢時期和綜合發展時期三個階段。隨著經濟全球化,建設項目的規模程度和復雜程度不斷增大,對項目的管理精度要求也越來越精細。國外一些大的工程咨詢公司紛紛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拓寬自己的業務范圍,嘗試集成化管理,給客戶提供更全面、更專業的咨詢服務。例如,AECOM 設計公司在保持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不斷完善業務體系,拓展服務終端市場,通過業務互補、資源整合推動企業的多元化發展,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經過多年發展,國外的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已經發展趨于成熟。我國全過程工程咨詢概念提出較晚,還處于窗口期,國際化程度低,不利于目前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環境下參與國際競爭。
在政府投資項目中推行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更有利于該模式的早期形成,也方便后期該模式在其他項目中的推廣。全過程工程咨詢涵蓋了前期決策、設計、招標代理、工程造價咨詢、工程監理等業務范圍,有利于結合“三控一協調”來分析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的優勢所在。
第一,組織協調方面。全過程工程咨詢企業宜采用直線職能式組織結構形式,對其全面管理和協調方面要求較高,相對于單一專業咨詢,降低了業主項目管理要求和工作量,保證了信息的有效及時溝通,避免了各專業服務人員欠缺橫向專業知識,減少因專業不通導致的設計變更。第二,質量管理方面。各專業統一目標,將外部問題化解為內部問題,加強專業間的銜接需求,減少不必要的工作。在成本管理方面,單一專業咨詢各環節割裂,交易次數增加,導致相應的交易成本隨之增加。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模式將減少交易成本,由于減少了變更的產生,同時也會有效控制工程總投資。第三,進度管理方面。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模式可以利用快速路徑法壓縮工期,打破單一專業咨詢上下游鏈條模式,減少溝通時間,縮減建設工期[4]。
現有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中的一些傳統觀念,導致工程咨詢鏈條各專業分割,每個專業各自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各司其職,長期已經形成利益保護思想的壁壘,難以瓦解,造成在全過程工程咨詢模式中無法做到統一聽從指揮,協調難度大,需要有完善的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的技術標準、合同體系、管理體系、制度體制。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模式貫穿于工程項目全壽命周期,涉及的范圍廣、專業領域多、管理內容多,需要企業有復合型管理人才。而目前我國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這一行業劣勢較明顯。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政府投資項目區別于非政府投資項目,在開展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模式有著先行條件,可以為后續全方面開展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提供經驗和指導。這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存在著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
政府相關部門應該積極建立并完善全過程工程咨詢的管理制度,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做好市場資質準入管理、招投標監督、參與主體責任界定、誠信體系的宏觀引導和管理。制定切實可行的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模式和監管模式,頒發詳細、規范、可操作的收費標準、技術標準、合同示范文本,明確工程咨詢服務的范圍、內容和深度,以及各參與方的權利和責任等。
目前,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由綜合能力較強的中、大型咨詢企業單獨實施,二是由招標代理企業、勘察企業、設計企業、監理企業或者工程造價咨詢等多家企業組成聯合體實施。目前,我國的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模式還處于窗口期,大型工程咨詢企業可以與橫向和上下游咨詢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做優做強,中小型工程咨詢企業可通過建立戰略聯盟來提升自己的整體實力,加強單項業務能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做精做細。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源于企業的核心人才。單一的專業咨詢存在著服務人員欠缺橫向專業知識的弊端,而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模式涵蓋了前期可行性研究、工程設計、招標代理、造價咨詢、工程監理、施工管理、竣工驗收及運營維護等多個階段和多個專業,因此需要懂設計、施工、法律和經濟方面知識的綜合型人才。
AI 人工智能、BIM 技術、虛擬仿真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化新技術已經逐漸滲透到建筑行業。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企業應該充分利用BIM 和裝配式技術,將各個參與方集中到平臺進行管理,搭建集中管理信息化平臺,解決信息集成問題,避免信息“孤島”現象發生,提高設計和施工的效率與精細化管理水平,降低全生命周期運營維護成本,增強投資效益,提升行業現代化水平[5]。
國外的全過程工程咨詢業務是在市場競爭中自發形成的,起步較早,一些大型的國際工程顧問公司,例如ARCADIS 已有百余年歷史,這些公司規模大、經驗豐富、市場競爭力強。而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在我國的發展還處于窗口期,因此各咨詢企業要與國外大型工程顧問公司學習管理理念、實施方法和技術手段,吸取經驗、加深合作,全面提高企業自身的工程咨詢業務水平,實現核心競爭力的培養。

表1 政府投資項目開展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SWOT模型矩陣
機會(O)SO 戰略:構建企業戰略聯盟,鼓勵招標代理企業、勘察企業、設計企業、監理企業或者工程造價咨詢等企業以并購重組等方式發展。WO 戰略:建立健全全過程工程咨詢管理制度完善全相關政策法規,制定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模式和監管模式,頒發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收費標準、技術標準、合同示范文本等。
威脅(T)ST 戰略:加強國內外合作交流積極學習國外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先進理念和技術手段;吸取經驗教訓,尋求國際合作,提高核心競爭力。WT 戰略:綜合型人才+ 新技術培養懂設計、施工、法律和經濟方面知識的綜合型人才,運用AI、BIM、虛擬仿真、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提高核心競爭力。
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模式是工程咨詢業持續發展的結果,而根據目前發展現狀來看,我國全過程工程咨詢業務體系構建任重道遠,在面臨良好經濟環境和政策引導的同時,也面臨著國際競爭和國內挑戰。在國家宏觀政策下,要在政府投資項目中首先推行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模式,并進一步推廣到其他項目中,需要各個部門的配合。首先,政府層面要結合行業各項政策文件,進一步建立并完善全過程工程造價咨詢服務的各項具體管理機制,確保該模式政策順利、有效地推行;其次。企業層面要深入剖析自身現有的核心競爭力和弱勢,采取構建行業間的戰略聯盟、儲備復合型人才、引入現代化信息技術等方式,不斷尋求適合自身發展的有效途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