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芳



【摘要】在常規課堂的作文教學中,發現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不足,不能調動自身的思維、情感、經驗等,從而造成作文教學的效果差強人意。為了提高作文教學的效果,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筆者采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把“1+X”群文閱讀的教學理念運用到寫作教學中,探索出三種作文教學的新模式,以期為作文教學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線上線下融合;初中語文;“1+X”作文教學模式
一、問題的發現
在線下的寫作教學中,筆者嘗試過“題目+范文”“情景+活動”等作文教學模式,發現教師在課堂上聲情并茂講述,學生反應冷淡,觸動少。在寫作時,學生不知道如何寫,更是缺乏寫作技能的運用,寫出來的文章味同嚼蠟。經過反思發現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沒有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寫作是運用掌握的寫作技能的個性化創造活動,學生的內驅力不足,不能調動自身的思維、情感、經驗等,從而造成學習效果差強人意。因此,為了解決學生作文缺乏寫作技能運用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寫作內驅力,提高作文教學的效果,筆者嘗試線上線下融合,進行“1+X”的作文教學,探索出三種教學模式。
二、“1+X”作文教學的內涵
“1+X”:“1”指的是一個寫作技能?!癤”指的課內、課外多個包含“1”寫作技能的文本。
線上線下融合的“1+X”寫作教學: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先進行“1+X”的在線學習寫作技能,通過自主學習達到識記和理解知識的層面,然后老師根據線上學習的情況,課堂上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評價、寫作等活動,指導學生開展寫作實踐的教學方式。
三、實施線上線下融合的“1+X”作文教學的原則
1.課前,充分發揮學習自主性的原則
無論是線上線下的課前學習,都要調動學生的自主性,但這種自主性,不是隨意的、無序的,而恰恰相反,它是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法指導的,也就是說在“1+X”中,不僅僅要明確“1”,還要給出“1”的學法指導,讓學生在視頻、任務、導學案等指引下進行有目的探究。因此,教師給學生發布的課前學習任務,目標要明確集中,學法指導要具體且易于掌握,不能過重,不能過難,增加學生負擔。
2.課中,教師要擔當好“引導者”的角色
實施翻轉課堂,教師要做好學生身邊的導師。這三種的教學模式把學習寫作技能放在了課前,把學生最難的“寫”放在了課堂。因此,在實施翻轉課堂之前,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反饋的數據或信息,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在翻轉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討論、交流,在學生寫作過程中給予指導,切實幫助學生克服寫作中的難題。
3.課后,搭建展示的平臺
利用好線上線下的優勢,搭建習作展示交流的平臺。在寫作中,學生只有體驗到了寫作的樂趣,才會喜歡作文課,甚至喜歡寫作。在線上搭建展示的平臺,讓學生的作文評價實現多向互動。這樣,不但鞏固所學知識,還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判斷、鑒賞等能力,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四、線上線下融合的“1+X”作文教學模式
1.微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基本的流程是:教師備課、錄制微課——學生觀看微課、完成導學案——教師進行二次備課——課堂討論、交流、寫作——課后提升、遷移。以筆者教授“寫出事件的波瀾之巧設懸念”的寫作技能為例,具體操作見表1:
可見,這種教學模式經過了“三備三學”,貫穿了學生學習的課前、課中、課后的三個階段,實現寫作教學的“學習——鞏固——遷移”螺旋式上升。
2.探究學習+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探究學習是一種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問題和興趣的學習和教學方法。見圖2:
比如筆者教授“以小見大”手法時,先提出一個主問題“探究以小見大的寫作規律”,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在網絡上搜索相關的資源,然后小組的成員把自己找到的資源發在小組學習群,小組經過討論確定研究的內容。例如,有個小組找到了《蟬》(小思)、《貝殼》(席慕蓉)、《報秋》(宗璞)、《生命的胡楊》(巴圖爾)幾篇文章,這個小組確定的研究主題為“小事物——大道理的寫作方法”,隨后制作了課堂展示的微視頻,與同學分享探究的成果。
進行翻轉課堂時,教師組織學生課堂展示,充分引導學生互動交流,讓學生對自己的探究成果進行反思,形成對“以小見大”的內涵、類型、寫作規律等全面的認識。最后,筆者挑選了具有代表性的好、中、差各個層次的習作共10篇,推送到線上,讓學生進行評價,加深知識掌握。
3.任務驅動+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教師根據學情設計學習任務清單,學生根據學習任務完成課前的自主學習。這個過程可以通過圖書館、學習參考資料、與同學交流等線下收集資源,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資源,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通過收集學生的任務單、查看網絡數據等了解學生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備課。例如筆者教授“讓人物鮮活起來”的專題時,先確定“1”——學習欲揚先抑的手法,并制作學習任務單讓學生進行探究(任務單見表3、表4)
以上三種作文教學模式是將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產物,是作文教學的新探索。三種教學模式都運用了“1+X”的理念以及線上教學與課堂教學的優勢,讓學生在“1+X”的理念指導下,開展寫作自主探究活動,整個過程貫穿于學生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寫作的熱情和興趣,提高了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本文系東莞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基于線上線下融合的初中語文“1+X”寫作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美)羅伯特·M·卡普拉羅,瑪麗·瑪格麗特·卡普拉羅,詹姆斯·R·摩根著.王雪華,屈梅譯.基于項目的STEM學習:一種整合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學習方式[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16.
[2]田愛麗.基礎教育慕課與翻轉課堂教學理論和實踐[M].北京: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01.
[3]于澤元,王雁玲,石瀟.群文閱讀的理論與實踐[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