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華 包文昊
摘 要:道路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發展與民眾出行,需要清楚道路在民眾生活方面起到的作用,關注城市道路規劃設計,研究城市道路在當下應用方面存在的問題,重新規劃道路設計內容,解決城市道路在使用中存在的擁堵與安全性問題。下面整理我市城市道路投入運營后出現的問題,反思道路規劃設計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針對性改進對策。
關鍵詞:城市道路;規劃設計;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S731.8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近年來城市建設工作在持續跟進,為了滿足城市機動車通行需求,機動車道拓寬與道路改建工作持續進行著,慢行交通建設理念也得以在城市道路建設中體現。然而,關于慢行交通建設管理工作沒有獲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在當下進一步完善道路慢行交通體系,研究這段時間出現的安全性問題。從多角度出發給出提高城市道路規劃設計合理性的方法。與此同時,需要發揮地方交通管理部門的職能作用,提高秩序管理水平,為城市大眾出行創造良好的條件。
1 城市道路規劃設計問題的分析
1.1 道路橫截面設計
從慢性交通理念下分析我市城市道路建設情況,發現在道路橫斷面設計方面與慢性交通理念相悖。路段不通難以滿足大眾出行需求,在出行量大的區域,非機動車道數量較少,出現此類情況可能受到道路建設期間拆遷不到位等因素的干擾,導致路段部位非機動車道并不連續且數量較少,無法滿足民眾出行需要。另外,路口車道也不能滿足城市居民的使用需求,路口車道缺失,在路口建設中設計人員考量不足,沒有發現非機動車道連續線設計的重要性。受到當地建設工作的影響,地方土地在征用方面出現問題,導致路口非機動車道缺失[1]。
1.2 道路品質較低
非機動車道過于狹窄,在設計過程中并沒有統一路面鋪裝。道路使用一段時間后便出現棱角碎裂、車擋密集、路口有坎子等問題。停車設施與立體過街設施配置不健全,此類因素也直接影響到道路使用的體驗感。
1.3 道路紅綠燈裝配
城市道路設置需要從行人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數方面進行考量,在紅綠燈的指揮下,保障道路得到合理的應用,使道路擁有較高的通行效率,可以防止出現城市交通擁擠的情況,也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的次數,使車輛可以快速通過紅綠燈。城市道路建設過程中,在較為偏僻的三岔路口或一般路口,沒有發現交通事故出現減少的趨勢,反之各處路口交通事故發生率出現一定程度的增長。在此種情況下難以保障城市行人人身安全,也不利于該路段的交通運輸,會為城市經濟發展帶來不良的影響。為防止交通事故頻繁發生,需要在道路建設期間增加對十字路口等位置的關注度,合理的增設紅綠燈。然而,增設紅綠燈后并沒有根據道路通行需求合理設置換燈時間、由于換燈無規律,不能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反而會出現擁擠的情況。由于道路紅綠燈裝配方式沒有從實際層面考量,不僅會降低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同時還會引發道路安全問題[2]。
1.4 城市道路的布局
城市道路建設集中在繁華地帶,在此過程中對周邊道路建設工作關注程度不足,使城市發展并不協調。部分地區由于處在非繁榮地帶,道路建設進度遲緩。城市周邊道路雖然處于非繁華區段,但是會對中心高端道路形成一定的影響,如果不能關注周邊道路建設工作,難以提高中心道路的使用效率,無法發揮繁華區域道路的實際價值。在當下需要關注城市交通發展情況,針對周邊交通狀況不佳的情況,發現其對城市整體交通形成的影響。目前,我市大部分城市道路建設工作在持續進行,且道路整體水平也有所提升,但是仍有很多城市在道路規劃布局方面存在一定問題,會影響到城市建設,難以滿足大眾出行需要[3]。
2 城市道路規劃設計的改進路徑
2.1 提升道路橫截面設計的合理性
在城市道路設計方面于慢行交通理念下,結合道路周邊情況以及道路建設要求進行綜合考量與判斷,提升交通系統的整體品質,合理的增添交通設施。在施工中將提高出行效率與安全性作為道路整體規劃設計的重要目標,在此前提下進行設計,保證機動車順利出行。此外,需要關注步行環境,確保非機動車也能良好的出入,在此需求下設計橫斷面。關注斷面高程與路權設置,選擇斷面隔離、獨立慢行車道、綠化隔離等方式,可以合理的劃分道路,為機動車、行人與非機動車出行創造條件[4]。
在道路工程建設中針對于新、擴建、改造等工作,在慢行交通理念下合理設計方案內容,關注三權分離的理念,將以機動車為主的設計理念逐漸調整為兼顧慢行環境與車步的理念。從安全層面考量,合理的設計道路空間,同時必須保障交通出行參與者在交通資源使用占有方面具備公平性與平等性。在道路設計期間需要將交通參與者出行體驗作為道路規劃設計的主要內容,在該目標下分析道路設計要點,創造具備吸引性、舒適性與安全性的慢行交通,將其作為城市其余道路的建設范本[5]。
2.2 提高道路品質
在當下需要從民眾出行安全的層面出發,合理設計道路空間,獨立設置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選擇物理隔離的方式,從而達到獨立路權的目的,為大眾提供良好的出行體驗。人行道在設置時排除設施帶寬度,合理設置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在設置方面,為提高道路使用效率,選擇零高差降坡的方式處理非機動車道路口。
為了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在慢行交通理念下結合實際情況設計。道路所屬區域的交通部門應該關注慢行交通體系建設工作,為提高交通體系出行品質,應該增加對道路建設工作的干預力度。對城市次干道或是在此等級以上的項目,在項目規劃期間要求施工單位征求交通部門意見。交通部門審核施工方案,確保方案合法合理,合規采納對方意見。如果在審核對方建設方案時,發現對方方案存在問題,不具備可行性。通知施工單位調整施工方案,由此可以為非機動車、行人與機動車提供質量優良的道路,使各方能夠安全出行,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
在慢行交通體系建設方面,由市城建局帶頭,與市規劃局、市城管委、交管局溝通。在多方共同研究下編制出符合地方發展的慢行交通體系,為該體系設置相應的標準。在道路工程施工結束后,由市城建局驗收。此外,與交管部門聯系,經過多方論證保證慢行交通體系建設工作達到驗收標準才會接收項目,如果在驗收中發現項目存在問題,要求建設單位快速整改并接受下次驗收。
2.3 合理裝配紅綠燈
紅綠燈安設在道路中是為了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使道路上的機動車可以有序運行。紅綠燈能否正常轉換,成為道路車輛是否擁有良好行駛狀況的主要因素,交通部門需要加強對各路段紅綠燈的控制力度,應該實地勘察并且關注紅綠燈地點設置是否合理,科學的匹配各路段的紅綠燈數量。紅綠燈一方面關系到道路通行效率,同時也是安全控制需要關注的內容。道路投入使用后,發生交通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對社會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交通事故與紅綠燈設置不合理有一定的關系,為提高紅綠燈換燈時間的科學性,需要掌握道路交通情況,在安全的維度下進行設計[6]。
實地勘察收集地方車輛行駛信息,了解路段車流狀況結合掌握的數據,為道路配置紅綠燈裝置。安裝紅綠燈后還需要加強紅綠燈轉換控制力度,發揮紅綠燈在交通指揮方面的價值,防止因紅綠燈設置失誤,引發交通事故。通過紅綠燈裝置,確保機動車、非機動車與行人按照要求行動,對道路交通安全有良好的維護作用。
2.4 科學規劃道路布局
道路建設對城市發展有巨大的影響,設計城市道路必須從多個層面出發,設計人員需要在安全與慢行交通理念下,掌握實際狀況,清楚城市交通狀況與經濟發展情況,合理的設置道路、科學的布局,發揮道路的最大價值。在道路建設期間需要關注自然環境保護工作,通過科學的控制手段,防止城市自然植被因道路建設工作受到損害。在科學的維護方式下,可以完成道路建設工作,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在道路布局方面必須關注過往周邊道路不受重視的問題,需要在城市道路規劃方面發現周邊道路與中心繁華區道路間的聯系,從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層面推進周邊道路建設工作,使區域道路連成一個閉環系統,滿足城市內部人群出行需求。
在城市道路規劃方面,應該改變傳統將關注點集中在中心道路方面的設計觀念,需要從整體層面出發。在城市發展的維度下設計道路規劃方案,使城市道路滿足區域發展需求,為城市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設計人員在此視角下布置道路空間,按照道路建設原則,調整規劃設計內容,提高道路規劃設計的合理性。
3 結語
道路對城市經濟與民生發展均有巨大的影響,應該圍繞城市道路進行規劃設計,由此可以提高城市道路建設水平,為城市經濟發展帶來可觀的效益。在道路建設過程中,地方交通部門需要高度關注道路規劃設計工作,要求施工單位在道路規劃階段呈交規劃方案,由交通部門審批確定無誤才能按照方案施工。在交通部門加強道路設計管控力度的前提下,施工單位需要清楚城市大眾在交通方面的需求,在慢行交通理念下綜合城市路況合理設計道路空間,為機動車、非機動車與行人均帶來良好的出行體驗。
參考文獻:
[1]周萍.淺談城市道路綠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園藝,2020(11):217-218.
[2]朱鵬志.城市街道設計中乘車空間相關問題與對策研究[J].智能城市,2020(10):35-36.
[3]劉卓榮.城市市政道路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建筑·建材·裝飾,2020(7):130+136.
[4]董金民.城市道路綠化建設問題及發展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20(6):63.
[5]樊宏哲.以“智慧城市”為導向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統空間規劃方法探討[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20(5):27-28.
[6]簡婧.基于慢行交通體系的城市道路與交通規劃[J].城鎮建設,20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