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若芷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茶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瑰寶,在中國及世界文化史中均享有盛譽,茶文化學習對社會文化發展具有促進意義。而從教育層面來看,將茶文化融入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能彌補英語教學中文化缺失的部分,并通過分析中西方茶文化信息、內涵的不同,不斷增強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因此,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實施中,應重視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以茶文化融入為導向,促進英語教學的革新,推進高職英語教學實施。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通過明確跨文化能力的內涵及構成要素,能為高職英語課程教學的革新提供保障,也為高職英語教學指明明確的方向。國內外學者通過對跨文化能力的研究,一致認為跨文化能力包含認知能力、知識技能、情感品質三個維度。而跨文化能力的構成要素為知識、技能、態度、思辨四個維度。在高職英語課程教學實踐中,跨文化能力的培養,應從知識內容、文化內容、社會內容、生活內容角度出發,為學生搭建實踐技能及理論知識獲取的平臺,使學生從中獲取英語知識內容、英語知識技能、英語思維能力、英語品質以及英語文化等等,最終使學生具有跨文化能力。而學生的跨文化能力,需要立足于文化知識,這包含英美文化及中國文化的課題融入,即在文化比較的視域下培養學生的跨文化能力。這也為茶文化融入到高職英語教學中及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提供保障,體現了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
在社會發展進程中,尤其是在“一帶一路”戰略思想的推進下對學生發展有了新的要求,跨文化能力也成為高職英語教學的培養目標之一。而在培養學生跨文化能力時,茶文化在其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基于跨文化能力與茶文化之關聯,在高職英語課程教學中,將茶文化進行融入,以文化信息為導向,結合中西方茶文化思想、茶文化精神,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借助中西方茶文化信息,知曉英語語言背后的文化信息差異,從而更理解各個國家的民俗與文化差異。同時,在課堂上通過明確茶文化與這些文化信息的關聯,培養學生跨文化能力。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也助力于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使學生有更好的文化素養,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培養質量,幫助學生在未來進行優質就業。
以茶文化為導向開展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式,將以跨文化能力為培養學生的目標,促進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將茶文化融入到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對促進英語課程教學體系的變革,包含英語教學目標、英語教學模式、英語教學內容、英語教學設計、英語教學理念、英語教學宗旨等提供助力。例如:將茶文化融入到英語教學中時,以跨文化能力培養為目標,促進英語教學內容的豐富,在教學實施中,教師既傳遞語言知識內容,也立足于文化,傳遞中西方茶文化信息,幫助學生理解文化信息,將茶文化的思想教給學生,增強學生文化自信,使學生發揮自主性,促進茶文化的進一步傳播。同時,學生在茶文化的英語教學熏陶下,具有跨文化意識,在今后的工作以及發展領域中,更能自覺傳遞文化信息,彰顯高職英語教學實施的有效性。
3.1.1 營造文化育人氛圍。在高職英語課堂中,以茶文化為基礎,促進改革式的跨文化教學,能實現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同時,提升文化認知度,在高職院校的英語課堂中,融入茶文化信息,營造文化育人的氛圍,使學生在課堂上多獲取文化信息,也促進高職學生整體文化素養的建構。例如:高職院校在英語課程教學中,傳遞茶文化信息,促進學生對中西方茶文化的理解,從而為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及整體校園文化育人氛圍的形成奠定基礎。
3.1.2 樹立國際化教育思維。英語作為一門通用語言,在時代發展進程中,其教學的實施有助于學生樹立國際化教育的思維。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樹立國際化的教育思維,更能助力于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基于此,英語教師自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樹立國際化的教育觀,并發揮自身教育的引導性,將國際化思想、理念融入到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全過程,加強學生的跨文化教育,使學生具有國際化的文化觀念、文化思維。在此基礎上,達成對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目標。例如:以中西方茶文化的學習,促進學生英語語言交流思維的提升,使學生在語言輸出的情況下,多考慮交流對象的文化背景與文化差異。在此背景下,教師可為學生打造語言輸出的不同情景,以文化作為背景,不斷地增強學生跨文化語言能力,避免出現因文化誤區導致的語言使用中的錯誤。
3.2.1 生活內容。學生英語學習的目的是運用英語,而要想提升學生英語語用能力,需要立足于生活,以生活中的英語文化信息為基點,開展生活化的英語活動,使學生能融入到其中,借助學生所熟悉的內容,進行有效的英語語言實踐。例如: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以茶文化為基點,開展茶文化活動,創設生活中的茶文化情境,使學生進行有關茶信息的交流,從中獲取生活中的茶思想、茶精神,促進學生成長與發展,提升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
3.2.2 文化內容。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課程,語言的應用需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進行。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重視茶文化信息的融入,也需要關注與茶文化相關的文化信息的融入,諸如西方文化、本土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歷史文化等,以這些文化為導向,促進學生跨文化能力的提升,才能達到豐富英語教學內容的目的。同時,文化素養學習,可根據學生的發展需要,加入學生發展需要的文化內容。如愛國主義文化、信念文化等,使這些文化的學習更為立體化,培養學生綜合品質與素養。
3.2.3 新聞內容。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可以融入新聞信息內容。這不僅能豐富英語語言信息,也能助力于學生跨文化能力及國際化思維的養成。例如:在英語教學中,既融入中國新聞內容,也融入國際新聞信息內容,尤其是關于茶文化的新聞信息內容,針對一些新聞熱點,引領學生探究新聞信息,闡釋自身的觀點,發展學生思維,促進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
3.3.1 創設英語情境。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可通過創設茶文化的情境,來培養學生跨文化能力。通過茶文化情境的創設,為學生提供語言交流及對話的主題,讓學生圍繞語境來探究、實踐、分析英語語言信息,從中獲取所需的英語能力、英語思維、英語文化知識等。例如:教師可根據英語教學信息,開展茶貿易活動,創設茶貿易情境,讓學生進行茶品的商貿活動,從而增強學生英語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跨文化的交際能力與意識。
3.3.2 翻轉課堂教學實踐。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為茶文化的融入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提供保障。在翻轉課堂式教學中,開展英語茶文化教學活動,整合英語多個教學環節,根據學生發展需要,為學生構建系統性的英語教學體系,使學生從中既獲取英語信息,也進行英語實踐。例如:在英語翻轉課堂教學開展中,以茶文化為融入基礎,以學生跨文化意識培養為目標,做到課前鼓勵學生自主預習茶文化知識,課上組織學生主導英語語言實踐,從而培養學生跨文化素養,為學生未來的語言運用自主化提供契機。而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能對課堂教學進行延伸,使學生在信息化教學中良好的學習,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3.3 小組合作學習實踐。用小組合作模式學習,即引導學生自主化、合作化學習。而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引領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在彼此交流與合作中,深化對英語課程信息的理解及對文化內涵的熟知程度,增強學生人文素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例如:在英語教學中,以跨文化能力培養為目標,開展茶文化主題小組活動,引領學生圍繞主題開展合作性討論、實踐,從中獲取英語語言信息,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
跨文化能力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實踐,能進一步明確學生跨文化能力培養的內容及要素。本文立足于茶文化,將茶文化融入到高職英語跨文化教學中。茶文化的融入既能豐富英語語言知識,也能促進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包括跨文化交際能力、跨文化思維能力、跨文化合作能力等,達到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教學的有效革新。因此,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重視茶文化的融入,可以培養學生跨文化能力,促進英語教學的改革,從而提升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教學實施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