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燦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滲透,不僅可以強化學生所具有的跨文化意識以及文化自信,而且對于傳統文化輸出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然而,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實踐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工作存在一系列問題,并呈現出了明顯的可優化空間。
首先,在高職英語教學實踐中,存在著重視語言知識教學、忽略文化意識培養的問題。高職院校英語考核評價體系對教學實踐有著導向作用,而在高職院校英語考核評價體系普遍重視考察學生英語語言素養而忽略學生文化意識的背景下,教學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也呈現出了關注詞匯教學、語法教學而忽略文化導入的傾向。當然,這種傾向的產生也與高職院校英語教材內容具有緊密的關系,即教學工作者將英語教材作為選擇課堂教學內容的依據,較少將教材之外的內容引入課堂教學當中,這導致學生在英語課堂當中難以與文化知識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進行充分接觸。
其次,在高職英語教學實踐中,存在著傳統文化滲透成效不高的問題。雖然許多英語教學工作者認識到了傳統文化滲透工作對于提升學生英語素養所具有的重要意義,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卻存在著一些制約傳統文化滲透成效得以提升的因素。如當教學工作者對傳統文化了解程度不夠或者所開展的文化滲透準備工作不足時,文化滲透工作將難以取得良好成效。即便是教學工作者具備較高的傳統文化素養,但難以找到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的融入點以及融入方法欠缺科學性等問題,也都會制約傳統文化滲透成效的提升。另外,傳統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欠缺連續性與系統性,同樣會導致傳統文化滲透工作難以實現預期目標。
茶文化融入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可行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茶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發揮出推進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優化發展的作用。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體系中,茶文化呈現出了極高的代表性,這不僅是因為茶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因為茶文化與其他優秀傳統文化呈現出了緊密關聯。具體而言,在茶文化發展過程中,儒釋道文化與茶文化實現了相互融合與協同發展,這促使茶文化具備了許多與儒釋道文化密切相關的內容,如儒家所具有的和合思想、道家所崇尚的養生思想以及佛教倡導的感悟人生等,都在茶文化中得到了體現。與此同時,茶文化與其他文化形式的結合,進一步強化了茶文化與其他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關聯,如茶詩歌、茶畫、茶文學等。這些文化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滲透,能夠發揮出我國傳統文化在推進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發展中的一般性功能,如培養學生的文化敏感性與跨文化交際意識,拓展學生文化實業、強化學生文化自信等,這則決定了茶文化能夠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展現出重要作用。
其次,茶文化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能夠進一步拓展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育人功能。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工作中,茶文化所具有的育人價值不僅包含我國傳統文化在推進英語教學發展中的一般性功能方面,而且也呈現出了鮮明的獨特性。如通過引導學生對茶文化進行了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修身意識以及人際交往能力。從修身意識方面來看,歷朝歷代的茶人都將茶視為具有高潔品性的飲品,并促使修身文化與茶文化實現了深度融合,通過挖掘茶文化所具有的修身內涵并將其呈現在英語課堂當中,能夠促使知識教育與德育教育得以協同發展,從而進一步強化英語教學工作所具有的育人價值。從人際交往能力方面來看,茶文化強調在人與人之間塑造和諧的關系,而無論是對這種內涵做出認知還是對各類反映和合思想的茶文化內容進行了解,都可以促使高職院校學生提升自身所具有的人際交往能力,從而為自身身心健康發展構建保障。由此可見,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工作中,茶文化能夠展現出獨特的育人價值,這對于拓展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最后,高職院校所具有的育人資源,能夠滿足茶文化與英語教學工作實現深度融合的需求。茶文化與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工作的融合,對英語教學工作者所具有的茶文化素養及其教學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新時期的英語教學工作者也有能力、有渠道提升自身所具有的茶文化素養,這為茶文化與英語教學工作的緊密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礎。具體而言,高職院校能夠為英語教學工作者提供豐富的培訓資源,而英語教學工作者也可以依托互聯網、新媒體等自主開展茶文化學習以及相關教學案例學習活動,這對從師資素養方面為茶文化和英語教學的融合提供保障具有重要意義。另外,茶文化與英語教學的融合還需要良好的校園氛圍作為支撐,高校則可以依托校內媒體對茶文化進行宣傳,依托校園文化對茶文化進行展現,從而促使學生深處茶文化氛圍當中,進而為茶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奠定良好基礎。
茶文化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滲透,不僅有利于拓展茶文化傳播范圍與傳承陣地,而且對于提升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成效具有重要意義,為此,高職院校英語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對茶文化與英語教學融合路徑的探索,從而為二者協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具體而言,茶文化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滲透,主要要求高校以及英語教學工作者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工作者需要重視提升自身所具有的茶文化素養。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工作者依托茶文化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過程中,需要在教學設計以及教學實踐中發揮出主導作用,而教學工作者所具有的茶文化素養,對這些工作所能夠達到的高度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為英語教學工作者,需要在英語教學中樹立引入傳統文化的意識,認識到茶文化所具有的代表性以及對提升英語教學成效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強化自身對茶文化進行了解與學習的積極性,通過不斷提高自身所具有的茶文化素養,更好地找到茶文化與英語教學之間的融合點,充分發揮出茶文化在推進英語教學創新改革中的作用。在此過程當中,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工作者有必要依托互聯網、新媒體平臺中豐富的資源,自主開展茶文化學習活動,了解茶文化教學案例,并在教學實踐中開展茶文化教學實踐,探索茶文化與英語教學融合的持續優化路徑。當然,高職院校也需要為英語教學工作者茶文化素養的提升創造良好的環境與條件,如高職院校可以圍繞茶文化教學工作拓展英語教師培訓內容,通過推進英語教學工作者經驗交流與協同教研實現常態化,為英語教學工作者教學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另外在英語師范教育工作中,師范院校有必要重視提升傳統文化課程所占據的比例,并將其納入專業考核體系當中,這不僅有利于拓展英語師范生所具有的文化事業,而且也能夠為未來英語教育工作中的傳統文化引入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其次,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工作者需要做好校本教材建設工作。教材是英語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實踐的重要依據。而校本教材建設工作則是推進茶文化與英語教學實現有效融合的關鍵環節。在校本教材建設工作中,英語教學工作者有必要將更多的茶文化內容滲透到教學內容體系當中,確保學生能夠通過教材與茶文化進行更多的接觸,進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茶文化及相關傳統文化的內涵。當然,茶文化在英語教材中的融入,需要避免出現盲目性的傾向,應當以英語教學目標以及文化育人工作開展需求為重要依據,將推動學生英語語言素養與茶文化素養的協同發展作為重要的出發點,在此要求下,英語教學工作者所開展的校本教材建設工作需要考慮學生所具有的學習需求與學習興趣,也需要考慮茶文化內容對于英語教學工作所具有的使用價值。如以茶文化在校本教材中的出現形式為例,教學工作者可以通過同時呈現中外茶文化,依托文化比較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文化敏感性,也可以以閱讀材料的形式呈現茶文化,在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對茶文化做出更多的了解,強化學生對茶文化的英語表達能力等。總之,校本教材建設工作的開展并非是簡單的將茶文化內容加入英語教學內容體系當中,而是要求英語教學工作者能夠精準的找到茶文化與英語教學內容體系的融合點,從而更好的推進二者實現協同發展。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存在著重視語言教育而忽略傳統文化滲透的問題,茶文化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融入,能夠有效優化提升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人文內涵。在依托茶文化開展英語教學創新改革工作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提升自身茶文化素養,做好校本教材建設工作,從而為二者的有效融合與協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