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進程中,全球金融市場產生了極大的動蕩,為了進一步降低各類不良因素的影響,促進我國宏觀經濟的穩定發展,就必須要深入探究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的具體表現,以此為基礎促進我國宏觀經濟的改革發展,確保各類因素產生的影響能夠降至最低。因此,該文首先對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的具體表現加以明確;其次,對全球金融市場存在的憂慮展開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中國宏觀經濟的現狀與改革方向。
關鍵詞:全球? ?金融市場? ?中國宏觀經濟? ?改革方向
中圖分類號:F831.5?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9(b)-0185-03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Direction of China's Macroeconomic Reform
MO Peizhang
(Guangdong Innovative Technical College, Dongguan, Guangdong Province, 52396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great turbulence has occurred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further reduce the impact of various negative factors and promote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cro-econom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robe into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s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turbulence, so as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cro-economy and ensure that the impact of various factors can be minimized. Therefore, this paper first clarifies the specific manifestations of the turmoil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Secondly, it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oncerns existing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On this basis, it puts forwar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form direction of China's macro-economy.
Key Words: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Chinese macro-economy; Reform direction
近年來的發展進程中,由于一些重大事件出現,其對于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都帶來了十分嚴峻的挑戰,特別是在2020年期間,全球主要經濟體在上半年的整體經濟指標出現了較為嚴重的下滑情況,在充分發揮政策作用的基礎上,我國經濟運轉開始逐步復蘇。然而,境外的經濟發展情況卻始終十分嚴峻,這也使得全球的經濟陷入到一種衰退狀態中,不穩定性與不確定性持續提升,盡管我國在今年的發展進程中,整體經濟發展較為良好,但世界上不穩定的經濟形勢,也同樣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全新的困難與挑戰。
1? 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的具體表現
站在全球的角度上來看,在2020年的2~4月這段時間內,全球范圍內產生了劇烈的金融動蕩,各種風險資產的價格呈現出一種不斷降低的狀態,其中的代表資產內容就在于全球范圍內的原油價格以及美國股市,而那些避險資產的價格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波動,代表資產主要為黃金以及美元等,經過上述內容的說明可以看出,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正在逐步降低,對應的避險情緒則在不斷提高。而在金融動蕩最為嚴重的階段中,還出現了避險資產與風險資產同步下跌的嚴重情況,簡單來說,就是美國股市與美債同時下跌,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內部產生了一種流動性的危機,各大機構的投資人員為了科學合理地解決流動性短缺這一問題,就只能將自身所擁有的資產進行拋售,而在對風險資產進行拋售的過程中,相應的避險資產也會隨之賣出。而在美聯儲等多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其采取了創新幅度比較大的貨幣政策,從而對全球范圍內所產生的資金流動性問題起到了良好的緩解作用,并且取得了較為優異的效果,其主要表現就在于避險資產的整體價格重新恢復到上漲的狀態中,并且風險資產在價格方面也轉變了原本急速降低的狀態,開始逐漸向著雙向震蕩的方向發展,美股在價格上與出現了反彈。由此可以看出,全球范圍內金融動蕩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方面:首先,重大危機事件在全球的逐步拓展,再加上大多數國家內部的政府部門很難及時應對,這就會加大金融動蕩的發生概率;其次,原油的價格逐步下降,也會使得與能源相關的內容出現震蕩,還涉及了債市以及股市等;最后,則是近年來的發展進程中,美國股市也逐漸誕生了一些與眾不同的特點,比如機構投資人員大規模投資美國股市等,其在極端情況下都會引發一些不良問題的出現[1]。
2? 全球金融市場存在的憂慮
2.1 全球金融市場短期時間內的基本走向
全球經濟市場在短期時間內的走向,其主要有4個方面內容的預測:首先,雖然美股的具體指數呈現出一種較為顯著的反彈狀態,但這并不代表美國熊市徹底結束,在后續的發展階段中,其內部所產生的動蕩很有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其次,美國在企業債市場當中,由于各種不良因素所產生的影響,其內部依然存在著一些隱蔽程度比較高的風險。再次,東歐主權債市場當中同樣有著隱藏風險,稍有不慎就會激化金融市場的動蕩。最后,由于世界范圍中,一些新興的市場國家呈現出了一種比較嚴重的資本外流現象,這就導致金融危機爆發的風險依然存在[2]。
2.2 全球金融市場中期存在的風險
首先,在世界范圍內,一些經濟發達國家進行了大量的印鈔,出現這種行為就意味著全世界都已經進入到了負利率的發展階段當中,而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很容易會出現全新的經濟風險;其次,大部分國家都準備采取拓展性的財政政策內容,而截止到目前,G20國家的財政救市計劃占GDP的規模平均是8%,最高的大概有15%~17%。這意味著這些國家的政府債務未來會有非常顯著的上升;最后,在過去10年時間的發展過程中,全球范圍內部所出現的不公平現象呈現出一種上升的狀態,債務水平以及不平等程度也在持續提高,甚至整體財富不平等的狀態,已經與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結束時并沒有太大差異[3]。
3? 中國宏觀經濟的現狀與改革方向
3.1 中國宏觀經濟的現狀
在近年來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GDP提升速度呈現出一種中下行波動的格局,大約從原本的12%逐步降低至6%。而站在整體的角度上來看,過去幾年在消費方面的貢獻正在逐步提升,整體投資的貢獻力也在降低,特別是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當中,“三駕馬車”都呈現出一種負的貢獻狀態,消費方面的負貢獻特別突出。首先為消費方面,在過去10年的發展過程當中,社會消費品的整體零售額度增速狀態不斷降低,大約從原本的15%降低至8%左右。而引發消費增速降低這一情況出現的具體因素,主要與以下兩點內容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第一點就在于近年來的發展中,城市與鄉村中群眾的自主支配收入提升狀態正在降低;第二點則在于居民部門的杠桿率的上升速度比較快,在目前發展趨勢中,消費增速要從原本的負載狀態轉變為正常狀態仍舊需要一些時間,整體2020年度的消費增長,其與預期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也導致報復式消費等現象很難出現。其次為投資方面,在我國的投資當中,其主要為3個方面,分別為房地產業、基建業以及制造業,這三者加起來大約占據了總投資的80%左右。因此,在近期的發展進程中,投資速度必然會逐步提升,并呈現出一種穩步發展的態勢。最后為凈出口,我國的進出口的整體增速同樣在下降,出口增速方面的下降要明顯高于進口增速,這也引發了貿易順差收縮的問題出現,在嚴重情況下還出現了貿易逆差,而在后續的發展進程中,雖然進口的增速逐步降低,但出口方面的增速卻出現了較為顯著的反彈狀態,而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之所以出口增速態勢較為優異,是由于之前的一些外貿企業中存在著一些累積的訂單沒有順利完成,這也使得一些企業在復工復產過后,都會對這部分積累的訂單加以處理,但在新增訂單數量方面的萎縮速度則比較快,這也代表著我國的出口企業仍舊面臨著較為嚴峻的挑戰[4]。
3.2 中國宏觀經濟的改革方向
在中國宏觀經濟的改革方向方面,就應當在貨幣政策、結構改革以及財政政策這3點內容來看,在貨幣政策當中主要有以下3點:第一點為降準,目前已經進行了多次降準,但中小型金融機構內部的降準空間已經受到了限制;第二點則是降息,降息主要就是降低企業的貸款力度,但在調整存款利率方面卻仍舊存在著較高的不確定性;第三點就是公開的市場操作,公開市場的操作必然會更加頻繁,操作幅度也會逐步提高[5]。而其中值得注意的則在于,早在2020年3月,貨幣政策就已經開始發力,但在經過多次降準過后,小型銀行的準備金率僅僅只維持在6%,甚至達到了歷史的低點,很難進行再次降準,但大型商業銀行卻仍舊擁有著降準的空間。而在結構改革方面,近期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政府部門出臺了許多與結構改革相關的政策內容,必須要進一步強化市場定價以及促進要素方面的自由性流動,而其中的要素具體包括了勞動力、金融資本、數據以及土地等多方內容,但數據這一要素則是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的,需要市場進行重點關注。在財政政策方面,2020年屬于發力的重要階段,也會直接應對產生的沖擊,而財政政策的重點就在于轉移支付,這也是對那些受影響較為嚴重的企業以及家庭所展開的補貼,而后才是各類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在這一點與2008年的金融危機有著極大的差異[6]。
盡管在當前的發展進程中,我國經濟發展相對平穩,但在整體世界范圍內,金融市場產生的危機卻仍舊十分嚴重。因此,這就需要根據全球經濟的具體發展態勢來適當調整宏觀經濟政策,為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東興.疫情沖擊下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形勢分析與對策[J].中國發展,2020,20(4):41-48.
[2]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課題組,劉曉光,劉元春,等.疫情沖擊、修復調整與基礎再造的中國宏觀經濟[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20(8):? ? 12-31.
[3] 張明.疫情沖擊下的全球金融市場與中國宏觀經濟[J].金融市場研究,2020(6):2-10.
[4] 張生玲,吳自豪.疫情沖擊下的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研判[J].中國經濟報告,2020(3):15-23.
[5] 李正輝,鐘俊豪,董浩.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宏觀金融效應的統計測度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21,41(8):1897-1910.
[6] 鄭丁灝.相互依賴、機制變遷與全球金融治理——基于國際經濟法與國際關系的交叉視角[J].國際經濟法學刊,2021(1):69-86.
作者簡介:莫佩璋(1989—),女,本科,研究方向為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