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艷
“雙高”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1+X”證書制度實施的路徑研究
龍艷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文章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為例,對接“雙高”專業群建設要求,產教深度融合,系統規劃“1+X”證書制度融入專業群人才培養全過程,對群內專業人才培養進行整體設計,開展專業的標準化建設,深化“三教”改革,落實汽車類專業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雙高”;專業群;“1+X”證書制度;實施路徑
高職“雙高計劃”的實施是為了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未來專業的組群將根據區域經濟產業鏈的人才需求進行整合,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為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作出重要貢獻[1]。與此同時,“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即“1+X”證書制度,是一項國家力推、體現職業教育改革新發展方向的重大創新制度,是一項重大改革試點。根據“雙高”專業群建設的要求,在高職“百萬擴招”的背景下,面對高職生源的多樣化,探索“1+X”證書制度如何融入專業建設將是未來高職專業群建設的重點,因此,必須對“1+X”證書制度融入專業建群建設進行整體設計,融入新的職教理念,才能真正落實高職教育改革的目標。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成功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B檔建設單位,是全國汽車運用與維修領域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學校,本文以杭職院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為例,探索“1+X”證書制度實施的路徑。
汽車產業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對能源汽車技術相關的復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目前雖已構建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為龍頭的汽車類專業群,但在專業群內推進“1+X”證書制度融入人才培養的改革的過程中,但是還存在以下問題:
“1+X”證書制度,專業的標準化建設是重點,也是本次“1+X”證書制度融入專業建設的重點,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標準化建設不夠深入,如果專業的標準化建設不同步,一定程度上大大制約“1+X”證書制度融入專業人才培養的進度和效果。
目前汽車學院各專業分別進行了“1+X”證書制度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初步設計,但是由于專業群內缺乏統一的設計和規劃,一定程度上會造成思路不統一、資源不整合、群內不融通、課程不共享的現狀,“1+X”證書制度的工作缺乏系統性,也不符合“雙高”建設對專業群建設整體要求。
“1+X”證書制度在專業群內落地,必須開展“三教”改革。目前大部分專任教師還不清楚“1+X”證書制度如果落實到具體的教學改革中,甚至不清楚“1+X”證書制度背景下“三教”改革具體如何實施,所以目前亟須從新能源技術汽車專業群的整體層面理清課程改革的思路,明確課程改革的標準和方法,讓“1+X”證書制度在“三教”改革中落地實施。
在高職“百萬擴招”的背景下,生源的多樣化并不意味著教育質量的標準下降。“1+X”證書制度,將標準化建設作為統領職業教育發展的突破口,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在一個專業領域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并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緊密結合,推進學歷證書與職業等級證書的有機銜接,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和學生就業能力[2]。
因此,要將“1+X”證書制度融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首先最重要的是要開展專業及專業群的各類標準化建設,依托“1+X”證書制度,對接職業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和國際標準,開展專業標準、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實訓標準、頂崗實習標準等相關標準的建設,只有健全了各類專業標準才能在生源多樣化的情況下做到人才質量“標準化準出”,真正達到國家推行“1+X”證書的改革目標,圖1為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標準化建設的框架。

圖1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標準化建設框架圖
2.2.1構建“基礎課程包共享、‘X’證書課程包共用、專業特色課程包共選”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
“1+X”證書制度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落地,必須打破原有思維,整體上重構課程體系,創新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根據“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要求,按照“崗位描述、任務分析、能力定位、課程固化”的原則,對接與專業群密切相關的“X”證書,開發和重構基于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崗位群的“基礎課程包共享、X證書課程包共用、專業特色課程包共選”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推行群內全面選課制度,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包和考證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復合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建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學分管理系統”對接學校學分銀行,實施群內基礎崗位人才、技能特色人才、創新創業人才的差異化分類培養,達到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實現學歷教育和技能認證全程融通。圖2為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建設框架。

圖2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建設框架圖
2.2.2構建“1+X”證書制度融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的實施框架
“1+X”證書制度融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必須基于專業群的整體設計思路,從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實施方案的設計、課程考核方案的設計等方面具體實施。首先,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時群內專業要共同選擇符合專業特色的汽車領域“X”證書,做到課程體系與等級證書的對應。其次,在課程設計時重點要做好課程實施和考核方案與“X”證書的對應,重點是要開展“課證融通”的課程建設,做到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對應,課程安排與考證安排的對應,其中課程的實施方案以及翻轉式實訓的設計和設備工具都要密切結合“X”證書的要求。課程考核方案的設計要做到課程考核與證書考核的對應,盡量與“X”證書的考核達到同步,包括考核內容、評分細則、考核形式等方面要做到標準對接,考核的標準化,才能保證“課證融通”課程的落地實施。圖3為“1+X”融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的實施框架設計。

圖3 “1+X”融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的實施框架設計圖
2.2.3以“五新四化”為導向,開展教材與教法改革
“1+X”證書制度融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的重點工作是圍繞“五新四化”深入開展教材與教法改革。“五新”是指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管理的融入,“四化”是指可視化、數字化、虛擬化、平臺化的建設。
(1)開發對接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新形態教材。為了讓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有機融通,專業群要做好專業教學標準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銜接工作,做好專業教學內容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內容的協同組合工作,開發適合教學、培訓的教材,構建對接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新形態教材。
1)重構教材的內容。對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能力要求、標準內容、教材及學習資源、考核管理、證書發放等相關內容進行深入學習、系統研究,分析現有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減少重復教學的內容,理清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內容已納入專業教學內容的部分和未納入的部分,及時根據新的標準按照“五新”的原則動態調整教材內容[3]。
2)開發新形態教材。隨著新能源技術革新、產業升級,新的技術、工藝、規范、要求將不斷出現,對接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新”教材也要動態更新升級,根據教學的要求及時開發新形態教材,編撰基于工作過程、真實項目新型活頁式、手冊式教材。
3)建設工程教學中心,課程資源中心。按照“四化”建設標準,依托工程教學中心,開展教學資源可視化、數字化、虛擬化、平臺化的建設,重構教學時空,建設虛擬工廠等,推動課堂革命。與汽車行業大企業合作,利用校內的協同創新中心開展企業真實項目教學,同時采用虛擬仿真、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在校內建立汽車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虛擬仿真實訓室和虛擬工廠,模仿汽車企業生產環境,開展仿真實訓項目。通過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升級教材和教學資源建設,通過虛擬與現實的結合,促進教與學、教與教、學與學的全面互動,使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更加高效,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探索基于“導生制”團隊協作的模塊化線上線下翻轉式“新”教法。在“課證融通”“學分成果認定、積累和轉換”的背景下,我們不僅要面對各種層面的學生,還將對社會成員展開培訓;高職擴招后,職業院校的學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生源文化、技能、年齡差異較大。針對這些情況,需要重塑課程實施路徑,推進基于真實項目化、模塊化、導生制的多形態教法改革,探索基于“導生制”團隊協作的模塊化線上線下翻轉式“新”教法,利用模塊化的彈性、靈活性,選拔優秀的學生組建“導生”團隊,利用校企合作、專兼結合的教師團隊協作共同完成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培訓內容與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有機融合。圖4為“導生制”團隊協作的線上線下翻轉式課程設計實施框架。

圖4 “導生制”團隊協作的模塊化線上線下翻轉式
課程設計實施框架圖
1)全面開展模塊化教學。打破傳統學科教學的模式,根據“X”證書考核要求,引入考證的模塊內容,將教學、培訓內容進行模塊化設計,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學習過程與生產過程相結合。
2)組建“導生”團隊和“導師”團隊。“導生”由優秀的學生組成,成為學習團隊的負責人,輔助教師開展線上答疑和線下實訓指導。“導師”團隊根據團隊成員自身特長、優勢,協同合作教學,成員之間職責分工明確,分工協作進行模塊化教學,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
3)全面推進信息化教學改革,開展線上線下翻轉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利用大企業合作、工程教學中心、產教融合協同創新中心,用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現代信息技術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創新。
4)全面推行補救教學。“課證融通”的課程建設必須開展補救教學,在線上未通過的同學必須通過反復學習達到要求后才能進入實訓任務的學習,對于實訓任務未通過的學生必須通過補救教學讓其達到考核的要求才能開展下一環節的學習。這一方法也能實現學生學習程度不一樣,但是最后達到的技能要求一樣的目標。
按照專業群來構建校企合作、專兼結合的“新”教學團隊,打造一支能精準把握1+X證書制度相關理念,掌握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有機融合的方法,滿足新技術、新技能培養需求的教師隊伍。
2.3.1打破教師專業歸屬,重構“新”團隊
站在專業群的角度重新規劃師資團隊,通過“引”“培”等方式按照課程建設專業化團隊,團隊成員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年齡結構合理規劃,教師間專業能力形成互補,既包含對接市場需求、掌握新技術、新工藝企業工作經驗豐富的教師,也包含掌握信息技術,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既包含校內全職教師,也包含企業兼職教師。
2.3.2豐富“雙師型”教師的內涵
“1+X”制度下專業群要聚焦“X”證書,加強與培訓評價組織的溝通合作,深入對接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依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師的資質要求,構建汽車類專業的“雙師”的標準,并作為“雙師”教師的重要評判依據。
2.3.3實施創新新型團隊提升工程
深入開展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培訓、專業教學標準培訓、課程開發培訓、教學法培訓、最新汽車技術培訓等,全面提升團隊成員教學、培訓能力。同時針對專業負責人、骨干教師、青年教師和企業教師分別制定不同的培養計劃,重點打造名專業負責人、教學團隊帶頭人、創新團隊帶頭人、教學名師和企業名匠。
2.3.4校企共建“雙師”團隊
依托與汽車大企業合作,借助協同創新中心的企業駐校員工,構建一支掌握行業最新技術、工藝、規范、要求的企業兼職教師團隊,通過“雙師結對,身份互換”打造校企合作、專兼結合的“雙師”團隊,全面提高專業師資團隊的教學與培訓能力。
“雙高”建設背景下“1+X”證書制度融入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在以下方面進行創新和突破,一是觀念革新,通過“1+X”證書制度來標準化規范專業的“多元化準入,標準化準出”,這將對職業教育帶來深刻的革命;二是方法革命,以專業群構建課程體系的思路,這對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也將帶來顛覆性的革命;三是實施層面創新,構建完整的“1+X”證書制度融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的實施框架,將對“1+X”證書制度具體實施起到有力的推進作用。
探索實施“1+X”證書制度融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為國內“1+X”證書制度融入汽車類專業群人才培養打造實施樣本;新能源汽車專業群標準化建設對其他汽車類專業群標準化建設提供理論和實踐案例,“1+X”證書制度融入專業群人才培養實施的具體實施方案,具有可復制和推廣作用。
[1] 柴草,王志明.“雙高”建設視域下高職教育內涵發展的困境與出路[J].成人教育,2019,39(11):59-65.
[2] 王升平.基于1+X證書制度試點的汽車職業技能證書構建[J].時代汽車,2019(17):61-62.
[3] 柯霜.1+X證書制度下職業院校教師、教材、教法改革[J].河北職業教育,2019,3(05):10-12.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Implementing the “1+X”Certification System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Group in the “Double High” Background
LONG Yan
(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Zhejiang Hangzhou 310018 )
This thesis takes the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group as an example,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ouble high” professional group construction, deeply integrates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systematically plans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into the entir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group talent training. Cultivate the overall design,carry out professional standardization,deepen the“three educations” reform, and implement the training goals of composite talents for automotive specialties.
Double high; Professional group; “1+X” certification system;Implementation path
A
1671-7988(2021)22-183-04
G71
A
1671-7988(2021)22-183-04
CLC NO.: G71
龍艷(1981—),女,副教授,就職于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
浙江省“十三五”第二批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雙高”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1+X”證書制度實施的路徑研究》(項目編號:jg20190758)。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