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君
(揚州職業大學,江蘇 揚州 225009)
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立于世界文化浪潮的根本,若拋棄傳統,那就丟掉了賴以生存的精神命脈。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高職教育應盡的義務。茶文化作為其中的代表,將其融入高職院校德育,對于改善德育思路,改進德育教育方式,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有特別的意義。
中國是茶的原產地,是茶的故鄉,國人對茶有特殊的情感。茶素來有“國飲”之稱,隨著社會的發展,茶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已超越原有的物質屬性,詮釋了更多精神層面的象征。人們研究茶并賦予其諸多意義,就有了茶文化的誕生。中華茶文化是經過演化而融合的,是豐富多元的。
廣義的茶文化是指人們所創造的一切與茶有關的所有物質成果和精神文化的綜合。茶性、茶道、茶德、茶藝及一切與茶相關的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也豐富了茶文化的內涵。中國傳統的茶文化繼承了儒家、道家、佛學的精義,融入倫理、哲學、道德等內容,豐富了其內涵,也擴大了其影響力。茶文化蘊含了許多“和”,主要包括和諧、平和、和美、和敬等含義,其中主要是和諧。茶文化中“和”的思想包括儒家、道家和佛學思想的同時,也包括人們對待事物的方式和態度,對人的內心世界有很大的影響。
高職德育影響是指高職教師通過自身的言語和行為影響高職學生道德認知和實踐,最終讓高職學生成為有德性的人。這種影響的發揮一般通過教師的道德示范來實現。
高職教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主陣地,在高職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中的茶文化有利于加強高職學生對多元文化的理解,也更利于高職教育質量的提升和社會的穩定發展。
有教育學者認為,教育的育人功能主要體現在對人和對文化兩個方面的影響上。教育對文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上;教育對人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和“材”。成人更看重道德素養的培養,是成材的前提。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學習和教育的方式也在發生變革,如何確保高職學生在新時代下形成正確的道德理念和價值觀就顯得尤為迫切。在高職教育中,將茶文化中的優秀思想滲透到課堂教學或實踐活動,培養高職學生形成正確的倫理道德觀念,可以規避智能時代可能帶來的道德風險。
傳統文化向來看重道德素質的培養。孔子主張培養圣賢君子、仁人志士;孟子認為要涵養德行,堅持最初的良知,保持仁義禮智“四端”;朱熹認為教育應明人倫,恢復受教育者的善性。茶文化注重內在修養,利于幫助高職學生更好的建立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是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又一文化資源。
茶文化融入課堂為高職課堂教學提供一種新的文化情境,便于高職學生理解更深層的知識。學習的作用不僅局限于知識的獲得,更為重要的是世界觀、價值觀的養成。茶文化融入教學是教育內容更加廣泛的訴求,也是對教育民主的訴求。
茶文化融入教學中可以改變單一的知識學習方式,多種活動提升教學體驗,提升課堂教學的成效。高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更多了解茶的相關知識,了解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傳統文化,了解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勤勞勇敢的民族精神,了解傳統民族文化的內容和深遠的國際影響力,了解優秀傳統文化旨趣,進而多培養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領會中國人的審美情趣、和合精舍和中庸思想,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增強民族自信。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出了關于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傳承和創新的一系列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處理好繼承和創造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的轉化和創新性的發展,為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指出了發展方向,也為茶文化的發展指明了道路。青年學生是向世界傳播茶文化的中堅力量,將茶文化融入高職教育,可以推動茶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價值觀念文化間的競爭和沖突日趨激烈,文化軟實力成為大國間競爭的關鍵。我們通過運用新觀念、新技術,創新文化內容及傳播形式,讓高職學生認識到創新是文化傳承的關鍵,通過參與傳承活動激發高職學生的“四個自信”,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增強學生的民族情感和愛國精神。
茶文化向來重視人際關系,高職學生參加各類茶文化活動,可以將學生從虛擬的網絡世界中拉出來,回到現實面對面的人際交往中來,通過交流對茶文化的感受和心得,建立起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同學圈,增進同學感情的交流和溝通。同時高職學生在各類的茶文化活動中,又能更好的學會處理同學人際關系,提高社交能力,為以后步入社會恰當處理同事關系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是文化的繼承者和發展者,要將傳統茶文化有效融入高職院校,就需要提升高職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一是要提升高職教師將傳統茶文化融入課堂的認知與方法。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要融入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素養,同時還要掌握將傳統優秀文化融入課堂的方式方法,這就需要通過培訓來提升高職教師將文化融入課堂的技能。二是加強高職新教師的職前教育。高職教師如果對傳統文化認識粗淺,就很難將傳統文化系統的融入相關課程中,會出現浮于表面難以深度融合的情況。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需要高職教師職前就開設相關的通識課程,系統學習相關知識,入職后根據高職專業需求和自身實踐經驗再次學習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實現高職專業與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三是組織高職教師開展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堂的教研活動。一方面需要高職院校制定政策重視傳統文化融入實踐教學,另一方面需要發揮高職教師的主動性,穩步提升自身文化素養。
激發高職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將茶文化有效融入學習的重要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正是說明了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在選擇知識點進行重構時要充分考慮到高職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文化背景,找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讓“我要學”代替“要我學”,結合高職學生的文化底蘊,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新的文化知識。學習過程中,高職教師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文化理解和感知,在文化的熏陶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一是開設茶文化實踐中心。高職院校注重培養學生技能,在茶文化實踐中心可以學習茶道和茶藝,將課堂知識應用于實踐,提高技能水平。有條件的高職院校還可以將茶館作為創新創業基地,弘揚傳統茶文化的同時,也積累了創業經驗。二是組織茶文化社團活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是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建立茶文化社團便于高職學生定期組織茶文化活動,是茶文化互動交流的良性平臺。社團還可設立表演隊,組織定期茶道、茶藝表演,吸引更多學生關注茶文化,并喜歡上茶文化。
綜上,優秀傳統茶文化蘊含豐富的高職德育資源,是高職學生常規德育的補充。因此,在高職校園弘揚具有潛隱式的德育功能的傳統茶文化并進行茶文化的學習和相關教育活動,可以創造良好的高職校園文化環境,將茶文化活動融入高職校園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