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
要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躺平”“凡爾賽”“內卷”“雙減”“飯圈”。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應邀在線出席“旅游和人文交流”主題論壇開幕式,結合當下中國流行的七個“熱詞”,向美國公眾介紹中國的最新發展情況和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羽生結弦粉絲們,我看到有日本民眾發聲:“現場加油,就拜托中國觀眾了。”交給我們吧!
——為預防新冠肺炎,保證參賽各方安全,國際奧委會決定北京冬奧會不向境外觀眾售票,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日本網友的熱切期待
當時國家號召年輕的學子們去“喚醒沉睡的高山”,深深地震撼了我……“嫦娥一號”頭一次離開地球被月球捕捉,我和孫家棟兩個老頭抱在一起哭,反反復復一句話“繞起來了”“繞起來了”,未來我們要飛得更遠,要去木星,要向太陽系的星辰大海挺進。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回憶一生中最激動的時刻
名氣并不重要,最大的成就感來自于,你是第一個發現了自然未知中某個環節的人。
——中國女科學家胡海嵐榮獲第24 屆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
今天飛行展示的殲-20 用上了中國心,這個心,是心臟的心。
——近日,第十三屆中國航展開幕,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自豪地說。此次航展是殲-20 換裝國產發動機后首次公開展示
即便32 歲,也還可以擁有體育的時間,還可以跑得很快。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告訴更多年輕人,不要被一些既有的觀念限制,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創造。
——老將蘇炳添奪得全運會田徑男子100 米冠軍后表示
有人說,自己看完電影后一直沒走,想著也許還會有“彩蛋”,但坐了很久,什么都沒等到,只好離開。走出電影院,看到外面燈火通明、高樓林立,想來這便是最后的“彩蛋”。
——電影《長津湖》熱映,有網友如此感慨
我的孩子,如果可以/ 我想告訴你,世間的一切奧秘/ 告訴你山川大河,日升月落/ 光榮和夢想,挫折與悲傷/ 告訴你/ 燃料是,點燃自己,照亮別人的東西/ 火箭是,為了夢想,拋棄自己的東西/ 生命是,用來燃燒的東西/死亡是,驗證生命的東西/ 宇宙是,讓死亡,渺小的東西……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中的《詩》部分由章子怡執導,講述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發射背后,一個普通航天家庭鮮活而感人的故事
因為他毫不妥協并充滿同理心地深入探索著殖民主義的影響,關切著那些夾雜在文化和地緣裂隙間難民的命運。
——2021 年諾貝爾文學獎花落坦桑尼亞小說家阿布拉扎克·古納。古納的作品主要以殖民主義和流散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身份危機為題材
43.85 億元
2021 年國慶檔總票房43.85 億元,僅次于2019 年同期創下的44.66 億元票房成績。其中,電影《長津湖》表現突出,累計票房34.09 億元,打破中國影史國慶檔影片累計票房、中國影史國慶檔影片單日票房等多項紀錄。
90%
《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近日發布,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顯著成效。90% 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1% 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得到有效保護。朱鹮野外和人工繁育種群超5000 只,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增加到1864 只,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增加到300 頭左右。
“小康美好生活,是人民創造的;小康壯麗史詩,是人民書寫的。”近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全面小康》白皮書,記錄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程,介紹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探索實踐,分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經驗。
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此次任務將是空間站階段的第二次載人飛行,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將搭乘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展開為期6個月的太空生活。
近日,全國多地拉閘限電,讓“能耗雙控”成為熱詞。“能耗雙控”主要指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其目的是節約能源、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倒逼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高綠色發展水平。
網絡熱詞,發源于20世紀90年代,原本指的是朋克音樂中的一個小眾流派。在當今互聯網語境中,它更多是作為emotional(情緒化)的縮寫,被大家用來指代平日會時不時出現的情緒化時刻。
近日,教育部發布意見,要求因地制宜、分類劃定、逐步提高藝術類各專業高考文化課成績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引發社會關注。
@光明日報:藝術人才需要天賦,但也需要扎實的文化素養。如今一些演員明星等離開了團隊就不會說話,病句、錯字連篇。語句都寫不通順,卻能夠日進斗金,成為大眾偶像,豈不謬哉。它將向全社會傳遞一種怎樣的價值觀,又將怎樣誤導青少年的人生選擇?所以要求提高藝考文化成績是向全社會傳遞一種尊重文化、尊重知識的價值導向。
@中國青年報:藝考生文化課成績要求相對較低,本是他們要花費更多時間與精力在專業訓練上導致的結果,而不應成為其選擇藝考之路的原因。如若因果倒置,實非教育公平之本意。本次改革明確對藝術類專業進行分類錄取,尤其是針對一些不需要參加考試的專業,直接根據高考文化課成績進行擇優錄取,從而摒棄“藝考捷徑路”等浮躁心理,讓藝術教育更加公平和扎實。
2021年夏秋季節,從河南到山西,我國北方地區屢屢遭遇強降雨,部分地區降水仿佛開啟“包月”模式,下個不停。根據中國氣象局統計,9月份北方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1倍,為歷史同期最多。與此同時,南方多地的高溫也創造了紀錄。很多網友直呼自己地圖拿反了。對此,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任國玉表示,造成這種區域性極端氣候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北半球和東亞地區大氣環流表現異常,冷暖空氣的南北交換劇烈、頻繁。此外,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表現也十分異常,強度偏大,脊線位置偏北、偏西,加上來自海洋的水汽充足,致使雨帶長期滯留在四川盆地到華北和東北一帶,而南方在副高控制下晴朗少雨,炎熱干燥。
《無窮之路》
不足10人的團隊,走過國內14個脫貧地區,拍攝出豆瓣評分高達9.6的脫貧紀錄片……這就是香港無線電視臺(TVB)推出的《無窮之路》。
據制片方表示,香港常聽說內地有很多貧困縣,但不了解到底怎么貧困,脫貧攻堅成功后,又是怎樣的。于是,主持人陳貝兒作為一名香港普通市民,懷著好奇和景仰,親身體驗了當地居民脫貧前后的生活方式。例如,她手持GoPro,用6小時攀爬了四川阿土列爾村的2556級峭壁鋼梯,彈幕上直呼“腿軟了”,但此前,這里只有原始的藤梯,2016年,政府出資百萬,藤梯變鋼梯,4年后,鋼梯變樓梯,懸崖村全村喬遷到政府出資蓋的安置社區……
真實的體驗,是TVB對《無窮之路》最主要的定位。制片方說:“紀錄片是不會說謊的。有些人很喜歡質疑中國的成就,所以要更加確保內容的真實性。”未來,TVB紀錄片將繼續聚焦內地,讓香港人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央的政策,跟隨內地發展的快速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