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對大多數人來說, 上數學課就是一種眾人皆醒我獨醉的感覺。因為一上課,老師和同學就把發動機開到最大:
我題目還沒抄完呢,學霸就已經說出了答案。一條輔助線之后,我和學霸之間仿佛隔著道銀河。
數學課上彎腰撿了下筆蓋,起來后就再也沒有聽懂過。
眼睛一閉一睜,黑板就被寫滿了。
看著一堆英文,我以為自己上的是英語課,結果最后數學老師把它們算出了一個數字。
總之,上數學課就是老師以接近5G 的速度在傳輸,學霸以Wi-Fi 的速度在接收,而我的2G速度經常掉線,搜不到也連不上,最后自動關機了!
對大多數人來說,數學課就像南孚電池,一節更比六節長,我們都是這樣熬過數學課的:
全程盯著老師,根本不曉得他在說什么,但只要他一個眼神瞥過來,就堅定地對他點頭!
上數學課時,我把這一周的早、中、晚餐都想好吃什么了。
我曾經盯著飛進教室的蜜蜂,看了一節課。
上數學課為避免錯過老師的講義,我拿出手機拍照,記筆記不如拍照快。但隨后稍微玩了一下手機,導致最后只拍了一張寫著函數的投影頁面。
最喜歡老師上課時批評其他同學,這樣不僅我的精神好了,而且還能很快地度過五分鐘!
一到數學考試,我才深深地明白,全靠數學給我的打擊,才有了現在這么堅強的自己。
上課時,我感覺自己好像是懂了,考試時,我感覺這題出得有問題。
老師說不會就跳過,可我一跳就根本停不下來……
做數學選擇題我只有兩種感覺:怎么感覺四個選項都對,或者怎么感覺沒有正確答案?
每次考數學,找試卷翻得很投入,找啊找啊,終于找到一道題會做了!
你們經歷過那種認真答題還沒有蒙的分數多的絕望嗎?
有一種儀式感叫:不管這道數學題會不會,都要瀟灑地先寫上一個“解”字,那一刻感覺仿佛擁有了全世界。
總的來說,數學考試就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140 分看人品。
數學考試后的評講,就相當于老師在帶領我們遨游數學的海洋,最后他上岸了,而我卻溺水了。
講評數學試卷時,老師問:“都懂了沒有啊?”我不敢點頭,怕老師叫我起來再講一遍;也不敢搖頭,怕老師給我單獨講一遍。
我辛辛苦苦寫了一整頁草稿紙的題,老師評講時卻說:“這題這么簡單就不講了,浪費時間,來我們直接看最后一題。”
每次老師說接下來找同學說一下這道題的解題思路時,我就會突然驚醒。
經常是老師已經把題都快講完了,而我連角1、角2 都還沒找到……老師:“又是一道送分題啊!”我:“要不起……”
總的來說,每次聽完講評我都感覺自己看了一部沒有字幕的美劇。
(摘自《時代青年·哲言》2021 年第8 期,劉玉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