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不少同學面臨這樣的問題:平時解題速度就很慢,考試的時候就更慢了。怎樣訓練才能提高解題速度呢?的確,現(xiàn)在的考試不僅要考你會不會做題,而且要考你做得熟不熟、快不快。據調查統(tǒng)計,因為時間不夠,導致學生直接丟失的分數達人均30分左右。很多學生都會因為時間問題導致大量丟分,比如,完全沒有時間做,或者因為時間緊做得不全……從這個角度講,提高做題速度就等同于提高分數。
那么怎樣才能在平時通過訓練提高做題速度呢?大家不妨參看以下幾種方法。
1.限時練習法。比如,做練習卷的時候,有一組10道的選擇題,可以用鬧鐘根據個人情況給自己設定10分鐘的做題時間,看自己能否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按要求完成。通過有意識的訓練,對提高自己的做題速度是很有幫助的。
2.分類對待法。在做練習題時,要注意用不同的方法做不同類型的題目,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做題速度。例如,在選擇題訓練上應該減少死記硬算,把思維和技巧擺在第一位。要充分利用題目和選項之間的暗示,多比較、少“計算”,比如,使用特殊值的代入、選項的代入、多用排除法等。然后是簡單題和中等題,我們要善于總結做題過程中的思維和做題步驟,把這些相似點總結出來,就可以應用到各個題型中從而節(jié)省時間。
3.規(guī)范草稿。在做題時強迫自己規(guī)范好草稿,不要東一塊、西一塊地亂寫,最好能把草稿當成作業(yè)來寫,這樣做可以大大減少檢查時花費的時間。
關于如何用好草稿紙,清華尖子生是這樣做的:
用好草稿紙其實很簡單,關鍵是養(yǎng)成習慣。我用草稿紙時,在每個題的前面都寫上題號,像作業(yè)一樣。不要小看這個細節(jié),做好這一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你的思路清晰。在做完第一遍回頭檢查時,一看草稿紙,那些認為一定不會出錯的題就沒必要再算一遍了,只對沒把握的題目檢查即可。若第二遍同第一遍一樣那是最好了,若不同,你就可對照兩遍做的仔細分析到底哪一步出錯了。這樣做省時省力,還能保證正確率。
4. 除了上述方法,我們還要熟記概念、公式,避免在考試的時候再次推導。
(摘自《北大清華狀元都掌握的100個學習細節(jié)》,新世界出版社,王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