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召開,顧誦芬院士、王大中院士獲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該獎的頒發是科技界的盛事,每年獲獎者不超過2名。自設立至今,共有35位科學家獲獎。顧誦芬是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我國飛機氣動力設計的奠基人、航空科技事業的引領者。他領導設計的戰斗機殲8和殲8Ⅱ,在我國航空裝備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王大中是國際著名的核能科學家,在核能技術研發領域耕耘幾十年,參與和主持建設的每一座反應堆都對我國核能技術的創新與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2021年11月7日,王亞平出艙進行太空行走,這是中國女航天員首次出艙進行太空行走。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專家介紹,由于力量、身高、臂長等生理上的差異,女航天員出艙比男航天員更困難。王亞平對自己要求嚴格,經常加班加點訓練,使得這次出艙活動圓滿完成,這對于太空探索意義重大,尤其是為人類未來可能在太空生活獲得了更全面、更可靠和更實用的科學證據。前美國航天局女宇航員凱蒂·科爾曼曾祝福王亞平:“當你望向窗外,浩瀚星辰與地球同時映入眼簾,包括我在內,數以億計的女性此時正與你一道望向窗外。”

近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決定授予肖文儒同志“時代楷模”稱號。肖文儒現任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從事礦山安全生產和應急救援工作38年,從普通礦山救護隊員成長為杰出的礦山救援指揮專家。他先后參加、指揮和指導礦山、隧道、山體垮塌等事故災難救援700余起,多次冒險深入災難現場,在多起重特大事故救援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成功解救被困群眾1000多名。他牽頭或參與制定管理規定、完善救護規程,探索救援技術、培養業務骨干,有力提升了應急救援科學化專業化水平,為提高我國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維護社會公共安全、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不久前,貴州遵義某小區一座23層民宅起火。考慮到有人員還沒有疏散,95后民警朱傳紅一次次冒著滾滾濃煙沖進火場,一層層大聲呼喊仔細查找,有序引導滯留群眾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快速撤離現場。當樓層搜索基本完畢、救援隊伍準備撤離時,體力透支的朱傳紅不慎吸入了大量濃煙。她隱約聽見身后有呼救聲,來不及思考的朱傳紅再一次冒著滾滾濃煙沖進火場,大聲呼喊仔細查找。最后,大火被消防隊員徹底撲滅,而朱傳紅經醫務人員緊急處理,身體已無大礙。

張自軒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升旗儀式的擎旗手,最近他的故事感動全網。從今年3月接到這一任務,他集中訓練100多天,每天訓練11個小時。旗桿和旗加起來重約30斤,為確保行進過程中不出現絲毫晃動,張自軒總是在旗桿一頭掛上兩到三個灌滿水的軍用水壺,扛著這些重量正步行進五公里以上。他說:“人們總說看我們升降旗非常感動,其實大家的目光、情感同樣觸動著我們。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與重托,需要我們拼盡全力去捍衛它,就像我們的隊訓一樣——護衛國旗,重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