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花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是新時代對于學生的要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于小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學生掌握信息技術核心素養,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在今后的競爭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特殊生融入在普通班級,他們可能在身體機能上有一點缺陷,但通過教師走心的教學,也能融入普通班級的學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做到一視同仁,幫助和呵護特殊生,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及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得到發展。本文將探討在小學信息課堂上如何用愛澆灌、身心共育特殊生的信息核心素養。
關鍵詞:特殊生 愛 身心共育 信息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信息技術的教學在當代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重,這要求教師教授每個學生基本的信息素養。特殊生可能是一些生理上、心理上、行為上存在某些缺陷的人,要想教授給此類學生一些基本的信息技術能力,需要教師采用特別的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關愛學生的身心發展,幫助學生克服自身缺陷,讓這些特殊的學生也能夠適應學校的生活,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本文就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特殊生信息核心素養培養展開研究。
一、與班主任、心理老師溝通,了解特殊生情況
班主任比較詳細了解本班特殊生的具體情況,心理老師也會比較全面掌握全校特殊生的情況。而信息技術課,課程安排每周只有一節,信息老師同時擔任十幾個班級的教學,所以信息老師想要更快地了解特殊生,更高效地讓特殊生在課堂上學有所得,首先需要跟班主任、心理老師多溝通,盡可能多地了解學生的情況,認識學生,并且將學生分類,做好記錄。每一位特殊學生的情況都不一樣,有的學生可能是在聽力方面存在缺陷,有的學生可能是在視力方面存在缺陷,有的學生可能是在肢體方面存在缺陷,有的可能是行為異常,每個學生的情況都不一樣。
二、課前課后主動與特殊生交流,了解他們內心想法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盡可能深入地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教師要想有效的教授一節信息技術課,就要求教師走進每個學生的內心,了解每名學生的情況,成為學生的朋友。特殊學生內心較為脆弱,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較脆弱,并且可能會因為自身有一定的缺陷就不愿意與他人進行交流,他們認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認為自己比別人差勁,進而自卑,而后形成自閉型人格。針對于這樣的情況,老師可以主動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并且為了防止學生產生抵觸的心理,教師可以采用合理的方法。如果教師在交流的過程中,態度非常強硬甚至存在一種瞧不起的態度,那很有可能弄巧成拙。教師在開始談話之前需要端正好自己的態度。可以采用聊天或者談心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幫助學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礙。教師可以在談話的過程中慢慢掌握學生的內心情況,進而慢慢的向學生普及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以及對自身未來發展的作用。學生在談話的過程中,建立正確的課程觀,對信息技術產生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記》里曾經記載了一句話:“親其師,信其道”。在面對特殊的學生時,教師要更加的有耐心,與學生建立親近的關系,并且要做到一視同仁。例如,信息技術老師可以在每節課上課之前的幾分鐘,提前到達班級,或者信息課下課后,和特殊生進行交流,可以咨詢一下他們上節課在學習信息技術的時候遇到的問題或者是自己覺得有意思的地方,這樣不僅做到查漏補缺,還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進而喜歡這門課,促進自身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提高。
三、課堂分層教學,主動巡查指導特殊生
特殊的學生可能從出生開始,便會發現自己與其他人在身體機能上的區別,甚至從小可能會受到不一樣的眼光,除此之外,身體上的缺陷也會讓他們在學習上有麻煩,例如視力有問題的學生也許只能靠聽來進行學習,聽力有問題的學生也許只能靠眼睛來學習,智力障礙的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時候有點遲鈍,這使得他們學習起來有比較大的麻煩。但是上天為你關了一扇窗,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戶,這類的學生可能有異常天賦。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給予這類學生更多的耐心,不能因為這類學生只是一小部分就選擇放棄,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
因為特殊學生的缺陷問題,要求信息技術教師給學生上課之前,做好功課,針對于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備好課,講好課,結合每個特殊學生的特點,設計一個分層教學方案。例如,在第一冊上第11課《多彩風車園》的教學中,教師針對班上存在的特殊學生的認識面較短淺,接受能力較弱,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任務,特殊生完成任務一:通過復制粘貼,拼裝風車屋。普通同學完成任務二:拼裝風車屋和繪制風車。通過這樣分層教學的方式能夠保證特殊生也能夠學到適合自己的知識,并且不超過自己的能力接受范圍,進而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在課堂巡視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筆者經常重點關注特殊生,手把手教他們操作步驟,讓他們學到能力范圍內的技能。筆者還可以呼吁同學們,給予特殊生幫助。在上信息課的時候,特殊生和普通學生同桌,讓他們有疑問的時候可以請教旁邊的同學們。[1]例如,在上信息課的時候,老師下發學習任務:識別電腦桌面上的圖標,五人組成一個互助小組,四個普通學生和一個特殊學生一組,讓普通的學生幫助特殊生學習這一節課的知識。如果這個小組中有一個智力稍弱的學生,可以讓小組長給這名同學講解,解決他的疑問,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特殊生會一步一步的進步,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增強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四、肯定、鼓勵,增強特殊生自信心
特殊學生一般都會存在自卑的心理,他們會覺得自己本來就有缺點,可能就不適合學習,然后對學習產生消極的態度,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可能會不聽課,不跟著老師的步子走,一些行為異常學生可能會調皮搗蛋,影響其他學生,擾亂課堂秩序。要想改善這樣的情況,就要求老師幫特殊生增強自信心,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這些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觀。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問這類學生,在學生回答正確時,讓全班學生鼓掌,鼓勵他們,讓他們知道自己也是很棒的,進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筆者在上課的過程中經常給這類學生鼓勵,提問這些學生,讓他們知道老師是在關注他們的。教師還要善于發現每一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特殊生可能會有一些缺陷,但是他們可能在信息技術方面有很高的敏銳性和洞察力,或者是他們有的可能學習起新知識來特別快。[2]例如特殊生表現特別棒,教師可以提議全班學生以這名學生為榜樣,向他學習。特殊生感受到自己也是有一技之長,就會樹立起努力學習的決心,樹立更強的自信心,在今后的信息技術的學習中,更加的努力學習,進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自己對信息技術的興趣,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五、端正信息核心素養重要性的意識
要想切實改善特殊學生在信息技術課上的學習情況,讓他們能夠認真聽講,就要給這些學生端正信息核心素養重要性的意識。許多特殊生可能連語文、數學、英語這類主要學科的學習都有困難,自然不相信能學好信息技術學科,甚至認為自己學習信息技術沒用,進而放棄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教師要想糾正這樣的想法,就要向學生展示我國社會的發展趨勢。現如今我國的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現代化建設不斷加快,社會已經變成了一個高科技的社會,當代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基礎知識,還有具備先進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小學階段是學生的起始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習可以給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要抓住這個階段的學習時間,幫助特殊學生樹立正確的信息核心素養意識,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信息技術對自己今后的學習、生活有很重要的幫助,從而重視信息技術的學習,在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老師講課,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
結語:特殊生,可能會在生理、心理或者行為上有一些異常,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用愛心澆灌,幫助這些學生樹立自信心,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努力學習信息技術,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為自己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珊珊,王小龍.“互聯網+”背景下初中特殊家庭學生的家庭教育策略及家校合作德育模式[J].新課程.2021(45):13.
[2]俞盈澄.基于創客教育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21(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