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蕓
做編劇20 多年,我總結了很多可以運用到生活中的智慧和體會。接下來,我給大家講四個小故事。
幾年前,我的一個朋友想舉辦企業年會。他想邀請一位國內著名的作家到現場助興,于是找我幫忙。
他說,他給對方發了邀請函,但遲遲沒有下文。這位作家是國內一線作家,他的作品我朋友很是喜歡,想借機會結交,但是出師不利。
我給了他一個建議。我說,一般作家都很看重自己的作品,你去買幾本對方的書,認認真真看3 遍,最好能找出幾個錯別字。然后你再給對方誠懇地寫封信,把這些錯別字列出來,以我對作家的了解,他一定會回復的。
結果,對方真的去買了書,果真找到了一個錯別字,我又幫他找到了兩個,隨后我的朋友給大作家寫了一封信,言辭誠懇。
最終,意想不到的結果出現了,大作家來參加了這個年會。我的朋友喜出望外,瞬間在集團董事長面前“揚名立萬”。
前年我坐高鐵出差時,認識了鄰座的姑娘。她很優秀,在英國讀研究生,學的是醫學。
我們自然地聊到了她的男朋友,對方是個美國人,而且服過兵役,兩人就讀于同一所大學。
她很苦惱地詢問我,為什么戀愛這么令人煩惱?她說,對方幾乎不怎么聯絡她,她自己也沒有感受到戀愛中的快樂。
我問:“你有他的照片嗎?”她打開手機給我展示美國男友的照片,是一張單人照。
于是我接著問:“ 你們為什么沒有合影?”姑娘苦笑著說:“男友不喜歡合影。”
這時,我發現了一些問題。美國是全志愿兵役制度,也就是說,選擇參軍的人,不僅可以拿到滿意的薪水,退役后還可以申請就讀美國任意一所大學。
既然有機會在美國上最好的大學,而且學費還是作為美國公民的優待價格,他為何要去英國讀學費高昂的大學呢?難道是美國沒有這個專業嗎?不是的。
我隱約感覺這個美國男友有問題,他可能有戰爭后遺癥,不想待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他很恐懼和緊張,而且在留學期間沒有一位親友來探望過他,這個很反常。沒準他在戰場上誤傷過自己的戰友,而這位戰友可能去世或者重傷,他心里極度內疚、自責,想逃離那個可怕的地方。
如果我的猜測正確的話,他可能還有別的傾向,比如暴力傾向;他怕別人探究他的內心,也討厭別人詢問他的過往,因為他在過去經歷了很多痛苦。但我沒法一一把自己主觀的猜測告訴這個姑娘,我只能說:“他不適合你,盡快分手吧。”
姑娘問為什么,我說:“你回去后試著問問他的過去,看他愿不愿意跟你聊,看看他情緒是不是激動。”分手時,姑娘要走了我的電話。
這件事我很快就忘記了。大概半年后,我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詫異間意識到這是那個高鐵上偶遇的姑娘。對方跟我聊了一個半小時,大概意思就是我當時的猜測是正確的,美國男友確實很恐懼別人問他的過去。在她詢問后,對方暴怒之下打了她。那一刻她回憶起我的話,似乎明白了什么,迅速選擇了分手。
這時,我才告訴對方我的種種猜測,姑娘很感謝我,也很佩服我識人的敏銳。
第三個故事發生在2019 年,那時我入選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 周年藝術名家系列郵票人物。和我聯系的是一位在郵局工作的女性,大概30 多歲,離異多年,有一位男友,男友比她大十幾歲,兩人計劃結婚。
有一次我無意中聽到他們在講電話,男方說今晚會回去吃飯,然后又強調說千萬別燒洗澡水,冷水就可以了。最后一句話還反復強調了三遍,這讓我很詫異。
我問對方:“洗澡水不都是熱的嗎?誰會喜歡洗涼水澡啊?”她撲哧一聲笑了,說對方洗涼水澡已經十幾年了,早就養成習慣了,改不了,一洗熱水澡就渾身不舒服,會出紅疹,還會生大病。
我聽完之后心里咯噔一下,但是什么也沒說。我不由想起那年去巴西時遇到的一位“寶石掮客”。他來自津巴布韋,在中國坐過牢,而且在監獄里養成了洗涼水澡的習慣,出獄之后就改不了了,一沾熱水就渾身不舒服。
由于和她不是特別熟悉,我什么也沒多說,只是建議她把對方的這個嗜好跟自己的媽媽聊聊。后來,等她給我送郵票的時候我才聽說,她的媽媽查到了女兒未婚夫的前史,不但有前科,而且坐過牢。
我明白自己的判斷被證實了。這件事就這么過去了,但是當事人從眼神中流露出的感激我一直忘不了。
可能作為普通人,遇到生活中的難題或吃了一些虧,大家一般會打碎牙往肚里咽,然后自我安慰。但是作為職業編劇,我自認為自己的知識結構層比較豐滿,知識面也很寬廣,一般的謊言在我面前都會被輕易戳破。
第四個故事,是我給一位鄰居出主意,讓她女兒上學的費用一下省了4 萬。
她是一位單親媽媽,離婚后一直心情抑郁,得了乳腺癌。在遭遇了身體和經濟壓力的雙重折磨后,她還面臨著女兒上小學的事,需要交8 萬元的建園費,這位媽媽拿不出來。當時我是她的鄰居,她聽說我的職業后找我幫忙,問我有沒有一些人脈。我說與其求人不如求己,并給對方策劃了一本相冊,還配上了文字。
與其說是策劃,不如說就是把這位媽媽的一些照片整理成一個圖片版的故事。
一開始是一家三口的幸福合影(配文字:幸福的家庭),然后依次是離婚證的照片(配文字:破碎的生活),乳腺癌手術的照片(配文字:災難的降臨),手術的愈后照片(配文字:生活的烙印),女兒兩次生大病的照片(配文字:小棉襖的不堅強),女兒母親節給媽媽畫畫的照片(配文字:最美的禮物),最后一張是高昂建園費通知的照片(配文字:媽媽的眼淚)。
我告訴對方:“你拿著這些照片去找校長,然后告訴他你的困難,以及女兒對上學的渴望,接著你看看他的態度,事情應該會有轉機。”
果然,這位媽媽事后告訴我,她去找了校長,校長看完這本相冊后,終于同意減免她一半的建園費用。
如果你可以用你的知識去幫助別人,那種喜悅和成就感是無法用文字形容的。回想自己這么多年,從一個青澀的學生成長為一個久經沙場的資深編劇,不單單是知識的儲備提高了,實戰的能力也得到加強。這么多年來,我的采訪對象累計5000 多人,這些人中干什么職業的都有,我覺得和他們聊天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既能增長知識,又了解了世界。
記得很久以前采訪過一位“樹癡”,他唯一的嗜好就是滿世界地尋找瀕臨滅絕的樹木,然后花高價買下,自己把它運回養起來。我參觀過他的園林,里面種了上千種植物,簡直就是一個植物園。在采訪中,他曾經說過一句話:“樹是有生命的,移植的時候要尊重它的方向感,如果搞錯了,那么它就會死。”
正好朋友送我一株紫薇樹,紫薇是雙子葉植物綱、千屈菜科,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 米,花開時節,滿樹飄香,艷麗無比。
當把它栽種在土壤時,我忘記了“樹木也是有方向感的”這句話,不到一個星期,這棵紫薇樹就快死了。于是我趕緊打電話,向那位“樹癡”求救。在對方的幫助下,我調換了方向,移走了周遭的兩棵植物,紫薇樹才得以存活下來。
生活處處皆學問,課堂不必拘泥于形式。一個三四歲的孩子、一個白發蒼蒼的清潔工、一個寵物店的小老板,都有可能在某個專業問題上成為我們的老師。我愿意傾聽,也愿意為一切正確的事情做出改變。
(摘自“我們是有故事的人”微信公眾號,黃雞蛋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