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覲麟 黎文婕
每當臨近雙十一,家中養有三只貓一只狗的小嘉,就會開始做功課,為家中的“主子”們囤一波口糧和生活用品。“雖然平時也找得到價格合適的貓車,但是遇到這種大促時加碼囤貨已經成為了鏟屎官的自我修養之一。”小嘉調侃道。
可大概從三個月前開始,小嘉發現往日信任的貓糧代理、網店統統不太容易買到平日常賣的進口糧。其中,一款名為“福摩”的貓糧缺貨已久,哪怕是網店上有貨的賣家大多只有評價稍遜的幾種口味,日期也不夠新鮮。
相熟的貓糧代理告訴小嘉,現在很多人都不做福摩了,所以到處缺貨。還有一種說法是現在連保稅港都沒貨,所以部分商家開始真假參半出售。
而絕大多數像小嘉一樣的鏟屎官購買貓糧的心態,都是健康營養比什么都重要。在購買進口糧越發困難的情況下,小嘉也發現,不少鏟屎官開始轉向研究國產貓糧。
高爺家、誠實一口、藍氏、純福、坦克小希、阿飛和巴弟、鮮朗……打開社交平臺,五花八門的國產貓糧品牌已經開始“屠榜”。無數文案中都開始提到一個觀點:國產糧崛起。
但盡管如此,小嘉依舊很難下手,“這些種草文虛虛實實,很難讓人分清到底是廣告還是真心推薦。”
pidan融資信息(來源:愛企查)
除了消費者,資本的目光也開始聚焦于國產寵糧和貓砂品牌。
其中,據愛企查提供的工商信息,“pidan彼誕”自成立以來,在獲得由啟賦資本獨家投資的種子輪融資后已完成五輪融資;瘋狂小狗則已獲得3億B輪融資……
在資本的助推下,越來越多新的玩家涌入。
其中,大部分品牌仍依靠代工模式。據“新零售商業”報道,網易嚴選、有魚、嘉傳、高爺家、pidan等近600個品牌的寵糧與零食是由漢歐代工;里兜、江小傲等300多個品牌則由福貝代工。但也不乏傳統代工廠自建品牌,比如曾經為雀巢代工的乖寶,在2014年推出了自主品牌麥富迪,福貝的自有品牌比樂還進入了今年6·18的天貓寵糧銷量頭部榜單。
而這些新晉的國產寵糧和貓砂品牌,能夠讓新一代的養寵人取下有色眼鏡并為此買單,除了國產品質的確有所提升外,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是,這些品牌們在營銷上費了不少功夫。
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養寵人對寵糧和貓砂的討論并不少見。
“一旦有了爆款,品牌影響力就得以擴大,再推其他品類的產品也會變得容易。”一家寵物用品店的店主瀟瀟表示,國產寵物品牌的確很懂消費者的心理。
在進口糧頻頻爆雷、市場真假混賣以及貨源短缺的大環境下,曾“隱身”于進口品牌陰影之下的國產寵糧似乎終于有了出頭之日。互聯網營銷的黃金時代更是給了國產寵糧一次迅速走上捷徑的機會。但說千遍道萬次,國產寵糧突圍的根本,依舊是品質,而非營銷。
Z世代養寵不僅注重精細化、科學化,還十分愿意為寵物的吃喝玩樂、生老病死買單。瞄準這部分群體的國產寵物品牌借此有了騰飛的機會。
國產貓糧品牌“高爺家”在自己的知乎專欄上說過一句話或許是個解答:“兩年前入行時,聽到前輩說過,在中國做貓糧這個行業,好好做,一年賺100萬,不好好做,一年賺1000萬。”
盡管農業農村部曾在2018年發布了包括《寵物飼料管理辦法》《寵物飼料生產企業許可條件》等6個相關規范性文件,但有從事寵物繁育行業的相關人員對電腦報表示,“其中多項規定仍然停留在將寵物食品約等于動物飼料的階段,監管力度和食安標準都還不夠。因此有的國產寵糧品牌甚至可以在配料表上模糊自己的原料,或者添加肉骨粉、羽毛粉等劣質原料。”
國內寵物市場的確有一絲野蠻生長的氣息。
不過,國內多年來積累了配方和技術上的優勢,也有業內人士曾提到“中國有世界一流的微生物技術幫助貓咪先天薄弱的胃腸道提高抵抗力”。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對飼料用肉要求最嚴格的國家之一。
只是目前低成本+好營銷比高成本+差營銷更能賣出高價、得到目光,也就使得更多品牌卷進這場混戰。但真正想要與進口品牌一決高下,質量、監管、配方、營銷,可謂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