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軍
摘要: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形勢下,居民生活質量獲得顯著改善,玉米作為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其市場需求量也持續增加,帶動了玉米種植行業的發展,在寧夏南部地區,玉米已經成為當地經濟建設的重要產業。因此,想要提升玉米種植的產量和品質,則要合理應用優質高產種植技術,進而實現既定的種植效益,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玉米種植;高產優質;種植技術;分析
玉米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其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對種植環境沒有較高的要求,在我國各地廣泛種植,尤其在寧夏南部地區,其種植面積持續增加,已經成為當地經濟建設的重要產業。隨著市場對玉米產品需求量的持續增加,想要保證玉米種植產量和品質,則要采取科學的種植技術,進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種植戶要轉變固化的生產思維,積極引進新技術,提升玉米品質和種植效益。
1 科學選種
在開展種植生產之前,種植戶要科學選種,根據寧夏地區的土壤特點和氣候環境,保證玉米品種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首先,選種要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根據當地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種植的品種,品種要具有較強的抗倒伏能力和抗病能力,可結合寧夏地區較為流行的疫病有針對性的選擇抗病品種;其次,在確定玉米品種后,種植戶要從市面正規渠道采購種子,嚴禁為了節約成本而從非法途徑采購種子,難以保證種子質量;最后,在選種中要觀察種子的色澤,癟粒、壞粒以及病粒是否過多,種子大小盡量均勻,其關系到種子的出苗率,如果種子顆粒較大,其出苗則較晚,大小不一會影響后期田間管理。
2 種子處理
在完成種子采購后,為了保證出苗率和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需要對種子進行科學處理,提升種子的抗病能力和活性。首先,將種子置于陽光下進行晾曬,通過晾曬可以打破休眠期,提升種子活性,進而確保出芽率,在晾曬過程中,在向陽背風地方平鋪種子,厚度控制在3cm左右,晾曬時間為3d,在晾曬中需要勤翻動種子;其次,完成晾曬后需要浸泡種子,浸泡方法為將種子置于溫水中浸泡12h,保證其充分吸收水分,然后置于次氯酸鈉溶液中浸泡一分鐘,起到消毒作用,通過浸泡能夠提升種子的抗倒伏能力和抗旱能力;最后,包衣是種子處理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是保證高產豐收的重要舉措,使用藥劑進行拌種處理,確保每顆種子都形成包衣,能夠起到預防病蟲害的作用[1]。
3 地塊整理
地塊整理是保證玉米種植品質和產量的基礎和前提,玉米對種植環境沒有較高要求,最佳適合玉米生長的土壤為沙性土壤,在開展種植生產之前,需要對地塊進行科學處理。首先,對土壤結構成分進行分析,保證土壤具有充足的水分以及豐富有機質,如果土壤生產性能較差,可通過施加基肥的方式提升土壤肥力,基肥主要使用家畜或者家禽糞便,在施加基肥之前要經過發酵處理,避免其中含有蟲卵;其次,隨著機械化作業的發展,在進行整地過程中,需使用機械設備對地塊進行翻耕處理,翻耕深度控制在25~30cm左右;最后,將地塊中的雜草清理干凈,可采用人工除草或者化學除草的方式,避免雜草與玉米植株爭斗養分。
4 適時播種
基于各個地區的溫度環境存在差異,在玉米播種中要做好適時播種,進而保證玉米的出芽率。首先,在開展種植之前,需要保證地塊的濕度和溫度,土壤中含有充足的養分和水分滿足玉米種子發芽的營養需求,同時,還要將地塊中的雜物清理干凈,避免影響種子萌芽以及感染病蟲害;其次,在播種中需要保證環境溫度在10℃左右,如果土壤墑情良好,可以采取淺播的方式,如果在沙質土壤中播種,可采用深播的方式,在完成播種后要對土壤鎮壓處理;最后,對種植密度進行科學控制,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確保密度的合理性,例如水肥供應不足或者溫度較低,會對出芽率帶來一定影響,種植戶需適當降低種植密度,如果外界溫度良好、水肥充足,則可適當增加種植密度,種植戶還要綜合考慮品種控制種植密度,如果品種具有較強的抗倒伏能力,則可以增加種植密度[2]。
5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是保證玉米品質和產量的關鍵措施,在開展田間管理中,其主要包括三個階段,首先,苗期管理,其主要是指出苗到拔節期這一階段的管理,管理重心為幼苗強壯、均勻以及整齊,由于土壤質量、種子質量存在一定差異,在出苗后可能會出現蟲苗、病苗、弱苗以及小苗等情況,種植戶要及時進行田間查看,及時去除蟲苗、病苗、弱苗以及小苗,保留強苗,并且調節田間的養分、水分以及光照,避免由于營養不充足而影響幼苗正常發育;其次,穗期管理,其主要是指拔節期到抽雄期階段,在進入穗期后玉米植株生長迅速,對養分和水分的需求量也持續增加,在這一階段需要注重適當追肥和中耕培土,通過追肥可以滿足植株生長的養分需求,而通過中耕培土能夠保證土壤透氣性,實現根系的健康發育,避免出現倒伏情況;最后,花粒期管理,在這一階段玉米植株基本停止生長,管理重心為授粉受精,起到提升玉米產量的作用,在開展管理工作中,要把握好去雄的時機,小塊地、山地以及邊行不能去雄,會導致產量降低,影響種植戶的經濟效益[3]。
6 灌溉管理
玉米生長對水分的需求量不大,但是如果出現地塊干涸情況,則會降低玉米產量,因此,養殖戶要注重加強灌溉管理。首先,在地塊整理中要注重保持土壤水分,對土壤含水量進行檢測和分析,如果土壤含水量較低,可適當補充水分;其次,根據外界溫度變化以及當地降雨量控制灌溉量,例如外界溫度較高,可適當提升灌溉量,如果當地降雨量較大,則可適當降低灌溉量,水分滿足玉米植株生長需求即可;最后,在持續高溫情況下,可通過人工降雨的方式滿足玉米生長水分需求,并且適當增加灌溉頻率和灌溉量,同時,也可以在行間鋪設一層麥秸或者稻草,能夠起到控制水分蒸發的作用[4]。
7 施肥管理
玉米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不同生長階段對養分的需求量存在一定差異,想要真正實現高產豐收,種植戶需要做好施肥管理。首先,氮肥是玉米種植最為常用的肥料,在整個生長過程中,氮元素也是玉米需求最大的肥料,在進入到拔節期后,種植戶需要合理施加氮肥,保證氮肥供應充足;其次,在追加氮肥的基礎上,還要施加硫肥、鎂肥、鈣肥、磷肥以及鉀肥,滿足玉米生長對各種營養成分的需求;最后,為了保證玉米植株養分吸收充足全面,避免肥料浪費以及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可采用新型的施肥方式,例如根系施肥,促進根系對肥料的吸收[5]。
8 病蟲害防治
8.1 苗期階段病蟲害防治
苗期階段的病害包括頂腐病和根腐病,其中根腐病會導致根系腐爛、變軟以及變褐,對玉米產量帶來直接影響,在防治中可采用種子包衣處理方式,如果發現有植株患病,則可以使用代森錳鋅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治療,具有顯著的效果。在防治頂腐病中,可使用農用鏈霉素或者菌毒清水劑治療。苗期蟲害包括螻蛄和地老虎,可使用辛硫磷噴灑到田間起到誘殺作用[6]。
8.2 穗期階段病蟲害防治
穗期階段常見病蟲害包括三代黏蟲、玉米螟、銹病、褐斑病以及葉斑病,主要治療藥劑為菌特可濕性粉劑、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對于玉米螟可使用敵百蟲進行治療,三代黏蟲使用辛硫磷治療[7]。
8.3 花粒期階段病蟲害防治
花粒期屬于玉米生長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病蟲害集中爆發的階段,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可以保證玉米的產量和品質。花粒期常見病蟲害包括蚜蟲、黏蟲、玉米螟、銹病以及大小斑病等,針對玉米螟以及蚜蟲,可使用敵百蟲或者氧化樂果進行治療;針對銹病可使用粉銹寧,大小斑病可使用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者多菌靈治療。
9 適期收獲
玉米收獲需把握時機,如果玉米沒有完全成熟,顆粒不飽滿且水分較小,則會影響其口感和質量,因此,種植戶需要在合理的時間內收獲。在玉米進入到成熟期后,種植戶要觀察果穗下半部,如果乳線消失則證明其含水量已經達到了30%左右,苞葉松散以及呈現白色則是最佳的收獲時期。在完成收獲后,玉米須放置在通風環境下,做好防霉防潮以及防蟲工作。
10 結語
玉米作為我國較為常見的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其營養豐富、口感良好,受到我國居民的歡迎與喜愛。玉米不僅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進行深加工為各種產品,市場需求量持續增加,也帶動了玉米種植行業的快速發展。在規模化和機械化生產下,種植戶要根據寧夏地區的環境特點和氣候特點,合理應用種植技術,進而確保玉米品質和產量,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滿足消費者對玉米產品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曾昭德.關于玉米高產優質玉米種植技術的分析[J].農業科學(2630-4678),2019(5):40-41.
[2] 程湘虹,朱彩娥,鐘莉.甜玉米品種“先甜5號”種植表現及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上海農業科技,2013(3):61.
[3] 邢榮平,焦建偉,武海麗.優質高產玉米種植技術分析[J].農技服務,2017,34(2):42-43.
[4] 黃璐,朱衛紅,郭國俊,等.高產優質耐高溫宜機收玉米新品種鄭單309的選育[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9):39-41.
[5] 周錦國,譚賢杰,謝和霞,等.高產優質早熟鮮食玉米新品種桂甜糯987的選育[J].貴州農業科學,2021,49(6):1-4.
[6] 李德全.高產優質耐密易機收玉米新品種鐵研388合理種植密度探討[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1):123-124.
[7] 馬俊峰,馬毅,魏鋒,等.高產優質耐密宜機收玉米新品種新單58的選育[J].河南農業科學,2020,49(9):27-32.
[8] 周錦國,謝小東,周海宇,等.高產優質玉米新品種桂單903的選育與應用[J].貴州農業科學,2021,4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