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熊建輝
宜君舉辦生態半程馬拉松賽。
陜西省宜君縣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聚焦碳達峰、碳中和,堅持“生態立縣”戰略不動搖,在努力探索發展新業態過程中,不斷推進綠色發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為促進“雙碳”目標實現給出宜君經驗。
前不久,由中國林場協會授予全國42家國有林場“森林康養林場”稱號,宜君縣太安國有生態林場獲此殊榮。60年來,一代代務林人以“務實、創新、堅守、奉獻”的林場精神,保護培育森林資源,推動子午嶺南坡生態環境整體穩定和良性循環發展,荒山變成了綠洲。
層巒疊嶂的青山,干凈清冽的河水,宜君處處都展示著綠色風采,百萬畝森林正在為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
森林固碳是公認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有效方式。一直以來,宜君扎實開展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等重點工程,積極促成全省首個“螞蟻森林”公益植樹造林項目落地。
《民生周刊》記者了解到,宜君森林覆蓋率由2015年的50.5%提高到53.83%,全縣林業用地146.45萬畝,森林面積121.66萬畝,這些成年樹木年吸收二氧化碳約8.152萬噸,呼出氧氣約5.961萬噸,可供近700萬人呼吸一年。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民。宜君以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品牌優勢,開發了花溪谷、福地湖、宜君旱作梯田等景區,舉全縣之力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在打造全國生態旅游精品的同時,搭起了百姓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
“綠地多了,環境好了,現在的變化真是太大了,我們和城里人的生活一個樣。”說起現在的生活,家住彭鎮的田女士一臉幸福。
嶄新的水泥村道交錯縱橫,干凈整潔的庭院賞心悅目,別具特色的新民居拔地而起,房前院后種滿果樹花草……生態發展為民添實惠,美好富裕的生活不再是宜君人的奢望。
堅持把發展綠色產業、促進產業低碳化,作為推動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基本途徑,聚焦加快轉型升級,初步形成促進綠色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助力推進“雙碳”目標實現。面對經濟新常態,宜君決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的一時繁盛。
車輛行駛在五里鎮的路上,青山綠水環繞間,成片的光伏發電板像一條河流映入眼簾,而在宜君哭泉鎮的高山上,一座座大型風電設施正乘風運轉。
宜君風電和光伏項目年節約精煤15萬噸,二氧化碳減排量共計43萬噸,煙塵減排量達1100噸。這些立足于宜君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扶貧產業,在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低碳發展的同時,幫助群眾致富奔小康,為宜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涂抹上綠色生態底色。
“生態環境比以前還好,收入水平比以前還高。現在村里不少村民掙著工資,拿著土地流轉費和光伏收益分配,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哭泉鎮麻莊村脫貧戶周付全告訴記者。
行走在宜君縣彭鎮工業園區內,綠樹成蔭,清水潺潺,看起來一塵不染。作為農業大縣,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成就了這里原材料優良產區,從而形成康莊果茶、方舟制藥、秦酒酒業等生態企業矩陣。
以循環、低碳和清潔生產的“生態釀酒”理念為發展戰略的陜西秦酒酒業,自投產以來一直尋求白酒釀造過程的物質閉環循環、能量的多級利用和廢棄物產生的最小化,突出產業園區綠色、低碳、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保障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
這些生態企業能夠快速落地投產,正是宜君縣政府看中了“綠色、環保”的鮮明特點。更多類似企業入駐后,宜君不僅實現新型產業領域的突破,增強了城市的內生動力,更讓“生態”基因薪火傳承,讓綠色、低碳成為一張閃亮名片。
要實現低碳和綠色共贏,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行動。近年來,宜君廣泛開展低碳節能宣傳,創新宣傳方式,利用生態環保知識宣講等契機,讓綠色生活、減排降碳理念走進社區、走進校園、走進集市,圍繞“雙碳”實踐、能效服務,展開社會化布局,以期全面提升全縣群眾的低碳意識和節能能力,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早在2019年,宜君就作為銅川市首批引進共享電單車的城市,投放了240輛單車。此舉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便利市民出行、倡導綠色低碳出行,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減少碳排放、提升空氣質量,宜君積極實施清潔取暖獎補政策,統籌完成煤改氣844戶、煤改電8320戶、清潔煤替代1283戶,為居民配置了潔凈型煤爐具、生物質爐具設備。
11月1日,宜君提前開始集中供暖。放眼望去,藍天白云依然守著這座小城。宜君借鑒丹麥在區域能源規劃的先進經驗和理念,積極利用秸稈、太陽能和天然氣進行區域性集中供暖供熱,改善本地區供暖現狀,有效減少了污染排放,讓百姓兼得溫暖和藍天。
“現在家里用天然氣做飯干凈又衛生,還沒有環境污染,平常出門就帶娃坐公交車、走路,買菜時自己帶上菜籃子……”宜君縣宜陽街道居民方玉娥說。
隨著宣傳力度的加大,低碳生活方式在宜君居民中的認同度日益增長,“低碳”已成為大部分群眾熟知的關鍵詞,從生活小事、點滴做起,為綠色低碳生活助一份力,逐漸成為一種習慣。
在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宜君縣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上,“雙碳”目標作為“生態立縣”戰略的重要一環,寫進了黨代會報告。
隨著“雙碳”目標任務的推進,宜君將繼續聚焦經濟強、生態美、百姓富,打造陜西綠色能源產業基地,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著力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努力建成陜西生態建設強縣,助推“雙碳”成為未來經濟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