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全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5G?時代,對于新聞傳播行業而言,信息即時化、視頻化,視頻高清化的整合傳播時代已經到來。關于當前我國傳媒事業發展狀態的定義,業內進行了多年的討論,直到近兩年新媒體愈加成熟,傳統媒體轉型初見成效,才逐漸形成了"融媒體"這一廣受認可的概念:而接下來,傳統新聞媒體人怎樣應對融媒體時代挑戰、順利進行角色轉型,將成為我們的下一個重要議題。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新聞記者:角色轉型
1融媒體時代概念闡述
融媒體時代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融合的傳播生態,新媒體是區別于傳統媒體的新型傳播媒介,是數字技術的產物。新媒體能隨時隨地為受眾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極大提高了受眾獲取信息的效率,滿足了?受眾的不同需求,如微信、微博、新聞客戶端。較之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傳統廣播電視新聞業務受到了較大沖擊,電視新聞節目收視率有所下降。?傳統媒體為了在激烈的媒介市場中謀求生存,紛紛走向了與新媒體融合的發展道路,利用新媒體的信息制作和傳播方式發布新聞內容,推動了融媒?體時代的到來。
2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進行角色轉變的必要性
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在廣播電視新聞節目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個人素質和專業能力在整個節目質量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改變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作用對于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非常重要,?可以進一步促進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全面發展和改革。尤其在融媒體時代,?新媒體的誕生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而且增加了更多的娛樂和傳遞信息?方式。新媒體中的信息越來越多樣化,獲取信息的方式應該更加便捷,這對廣播電視新聞業的發展構成了挑戰。
新媒體比新聞廣播更受觀眾歡迎,因為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可以滿足人?們目前的實際需求。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更多的人選擇花更少的時間來獲取更多信息。在這方面,新媒體具有巨大?的優勢。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可以獲得的社會信息量越來越多,信?息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樣化。面對新媒體,觀眾有更多選擇。廣播和廣播電視新聞的最大優點是用戶習慣和自己的新聞都是高效且可靠的。因此,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需要確保檢索信息的速度,以引起聽眾的注意。新聞觀眾的注意力對廣播電視新聞業的發展非常重要。為了推動廣播電視新聞的發展,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并且記者需要盡快意識到角色的變化。我國人?口眾多,近年來就業壓力增加。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廣播電視記者?應意識到,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競爭力。在傳統廣播電視記者的工作中,主要采訪任務和內容由領導分配,使廣播電視記者處于被動狀態。為?了改變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角色,需要帶頭獲取新聞信息并及時對其進行優先排序。
3如何進行"融媒體記者"轉型
3.1要廣泛地學,要深人地學
融媒體時代的廣播電視新聞記者一是要學技術。要學習新媒體的新聞制作技巧,要熟悉融媒體平臺的工作方式,要學會以"融"的思維考慮問?題,有意識地轉變工作方式方法,使新聞采編呈現出多平臺應用的兼容性。?要學習大數據分析技巧,深人了解不同分級受眾的不同信息需求,以超強的服務理念,抓取受眾關注。融媒體時代的廣播電視新聞記者二是要學專?業。要進一步提升新聞采編制作能力,與時俱進地更新自己的新聞學知識,?學習新的新聞制作理念,從時代發展的角度,善于抓住熱點講故事,善于通過評論拋觀點,善于通過新制作提升新聞信息的傳導性。融媒體時代的?廣播電視記者三是要學知識,要堅持學習社會主義理論,學習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學習政治、經濟、心理、教育、衛生、法律等專業知識,?使自己成為知識的多面手,提高應對新時代工作需求的能力。
3.2轉變新聞采編理念,順應融媒體時代發展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改變了新聞記者的采編形式和方法。為創新廣播電視新聞工作,記者應積極主動轉變新聞采訪理念,打破傳統單一、線下采訪的思維定式,善于應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進行線上采訪,實現線上、線下采訪相結合的采訪模式,不斷節省采訪時間、提高新聞的時效性。?同時,記者還應革新自身的新聞編輯理念,善于應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對新聞采訪素材進行整合和制作,豐富新聞表達方式,增強新聞信息的直觀性和可讀性。以疫情期間白巖松線上對話鐘南山院士為例,這一新型的?采訪方式解決了采訪雙方空間位置的不協調,節省了采訪成本,提升了采訪效率和效果。廣播電視新聞記者也應具備融媒體采編意識,善于利用網?絡視頻電話、網絡直播形式進行采訪。
3.3提高信息處理能力
在互聯網時代,借助大數據技術,廣播電視新聞可以在其數據庫中檢索大量信息,信息是很好的材料來源。因此,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需要學習從大量信息中找到有價值的新聞線索。但是,很多半真半假的新聞、虛假新聞不斷出現,很多廣播電視記者在信息管理和信息處理方面做得很好,獲得了寶貴的實踐經驗。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需要不斷提高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知識。廣播電視新聞記者注重新聞的敏感性和知識的全面保護,通過學習各種專業知識和掌握各種常識,不斷提高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判斷和決策能力。
3.4增強新聞記者社會職責
新媒體為廣播電視新聞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新聞記者在報道新聞?事件時,不應僅看到新聞事件的表面,應對事件展開深人的剖析,對事件抱以高度的重視。為此,廣播電視新聞欄目組可設計出科學、合理的獎懲?機制,以此調動新聞記者的工作積極性,利用嚴謹的績效考評方法,引導記者在完成日常工作時,能有效發揮創造能力,從而完善自身的社會職責,?為觀眾制造出更加真實、更加客觀的高質量新聞欄目。這樣,既能打造出?觀眾喜聞樂見的內容,更能保證內容的立體化、系統性、寬領域,將新聞事件背后的潛在內涵深度挖掘出來,幫助觀眾樹立健康、正確的價值觀,?推動我國社會得以有序運轉,維持正確的社會風氣。
3.5主動學習新媒體技術,實現新聞全媒體報道
新媒體技術應用能力是融媒體時代對新聞記者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記?者必備的融媒體素養。為了實現新聞工作的創新發展,新聞記者應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積極主動學習新媒體技術,如網絡視頻直播技術、網絡錄音技?術和網絡攝像技術、網絡媒體平臺同步發布技術,不斷提升利用網絡技術?進行新聞采訪、新聞編寫、新聞發布的能力,豐富新聞的內容和傳播形式。?記者新媒體應用技術的提升能夠大大提升新聞制作的效率和品質,從而在?網絡信息傳播空間中脫穎而出,吸引更多的受眾關注,為傳統廣播電視新?聞業務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技術支撐,實現新聞信息的全媒體報道。
結束語
綜上所述,記者作為廣播電視新聞內容的創作主體,應緊跟時代發展?潮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從而創新廣播電視新聞的采編工作,提升傳統新聞在融媒體時代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郭慧娜.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記者應該具備的素養[J].傳媒論壇?,2020,3(20):51.
[2]韓福林.郄傳威.融媒體時代記者的專業素養[J].青年記者?,2019(23):37-?38.
[3]朱國亮.融媒體時代編輯記者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編輯?,2019(4):43-47.
[4]梁偉雄.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記者角色轉型分析[J].記者觀察?,2020(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