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曾被毛主席點贊過的西宿鄉(村)"/>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張樹成
陽春四月的頭一天,我們研究會一行三人赴千燈鎮走訪了西宿鄉(上世紀50年代為小鄉),并與當年農業合作化時期西宿小鄉中西宿村老黨員、老干部以他們親歷親見親聞的發展變化進行了座談。西宿鄉就是65年前的農業合作化高潮中被偉大領袖毛澤東點贊過“這個鄉兩年就合作化了”的、蘇南革命老區獨一無二的先進典型,名聲鵲起,遠揚內外。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后西宿人民秉承合作化時那股勁、那種精神,久久為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令人欣慰的業績,其經驗彌足珍貴。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為百姓帶來更多福祉。我們重點訪談的西宿村的發展變化就可見一斑。這個村轄10個自然村、677戶。他們在土地改革解放生產力的基礎上,根據農民迫切要求,于1954年率先在原昆山縣茜墩區西宿鄉率先建立了東方農業初級社。群眾入社積極性勢如破竹,十分高漲,到1955年秋在東方社引領下發展了13個農業初級社,帶動這個鄉不到兩年時間入社農戶就占89%,提前一年基本完成了農業的半社會主義改造。這一新生事物在晚解放地區一出現,毛主席1956年就為《這個鄉兩年就合作化了》一文寫下了“按語”,諄諄教導我們:“群眾中蘊藏了一種極大的社會主義積極性……那些在革命時期只會按照常規走路的人們,對于這種積極性一概看不見,他們是瞎子……有時簡直鬧到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的程度……這種人老是被動,在緊要的關頭老是止步不前,老是需要別人在他的背上擊一猛掌,才能向前跨進一步”。60多年來,西宿人民牢記毛主席的教誨,代際傳承發揚合作化時的那種改革創新精神,緊跟形勢,馬不停蹄,不斷進取。上世紀70年代,凝聚民心與力量,大搞整田成方、渠河成網、站閘配套的農田基本建設,建設穩產高產農田和“噸糧田”,并結合農田水利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度成為蘇州地區比學趕超的標兵。
改革開放后,西宿人民遵循上級體制改革部署,解放思想,將公社化時期所屬的西宿、支浦、南灣、唐巷、七浦等5個大隊成建制改為5個行政村。爾后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大跨度推進,催生撤村并村、撤村建居。鑒于此,2016年經上級批準,他們又將5個村分別合并成西宿、唐巷兩個行政村,此時西宿村保持原西宿鄉東方初級社的根基,所屬何王谷、陳塘橋、信召、徐家厙等4個自然村,共有444戶、1200多人,原有耕地1853畝,大部分土地被征用,至今保留基本農田238畝,另有宅基地復耕的土地50畝。
為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在撤村建居過程中,不論是現在的西宿村,還是原西宿鄉的絕大多數農地被征用或租用,農戶宅基地被拆遷。據2020年統計,原西宿鄉所屬的1500多農戶宅基地被拆遷的占90%以上,其中西宿村農戶中被拆遷的326戶,占77.8%。凡動遷的農戶分別入居鱗次櫛比、造型別致、環境綠化的美景園、善景園、經景園、東江園、培江園、大唐花園等1200多套不同層次的公寓樓,設置社區管委會,納入城鎮化規范管理。凡有勞動能力的村民都能就地就業,找到一份合適的收入穩定的工作崗位,富有經營頭腦的村民自籌資金辦起了各類企業或公司,一般農戶紛紛加入村集體組織的富民合作社、土地合作社,農民變股民,多元化增收致富。通過體制改革,絕大多數西宿人民平穩地轉換了農民身份,卓有成效地融入城鎮化現代體系,醫保、老保、低保等共享城鎮居民一樣的福祉待遇。
農業農村現代化,首要看的是村級集體強不強、村民富不富。據此,參加座談的89歲老黨員管大弟、91歲老干部管繼奮心情激動講述西宿變遷的光輝歷史。千燈原是昆山南部的純農業高產地區,由于糧食產量高,米質吃口好,百姓豐衣足食,社會民風純樸,過去被譽為“金千燈”。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西宿與全鎮其他兄弟村一樣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根除血吸蟲病的“送瘟神”戰斗,因成績出色,《人民日報》專題發表了《紅日照千燈,群力送瘟神》的長篇報道。廣泛宣傳,產生了較好的影響,專家、學者等聞聲前來考察參觀的絡繹不絕,更令人鼓舞的是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領導的贊揚與肯定。從此千燈人民摘掉“病根”栽“富根”,“金千燈”的名片做得更亮麗。西宿村黨總支書記朱偉峰感概地說,改革開放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西宿人民發揚過去勇于爭先的精神,用工業化思維、市場化運作的方法,根據江南自然風貌和鎮村總體規劃布局的要求,大力推進新老村莊融合改造,并引進社會資本、扶持市場主體、尊重農民意愿,改革調整經濟結構,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取得了人換思想地換貌的巨大變化。原西宿鄉的土地通過征用、租用的方法約有四分之一的農用地租賃給市里創辦的“張大千現代農業園區”統一經營,四分之一的土地征用后蝶變為以生產電子線路為主的現代工業園,四分之一的土地建成動遷戶安居的各異多層公寓樓群,還有四分之一用于新型城鎮化拓展區的配套設施建設,以及新昆山人購買的商住樓。西宿村在這結構調整中,自籌資金461萬元,建造了標準廠房4078平方米,出租給大唐五金廠,每年收取租金96萬元;2006年又投資595.34萬元建造了占地11畝、擁有48個攤位、35間店面房的農貿市場,承包給東江園農貿有限公司經營,每年收取租金30萬元左右。
通過經濟結構調整,西宿村不僅村集體經濟增加了穩定的收入,而且村民就業創業門路更廣了,夢寐以求的高水平小康成為現實。2020年,全村實有經營性總資產1086.31萬元,可支配總收入853.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100元,比2011年全村總資產921.85萬元、總收入16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100元,分別增長17.8%、404.4%和162.3%。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西宿村家底比較厚實,2020年末,村級集體賬面尚余資金總數達1607.31萬元,其中村委會賬面余額48.56萬元,村經濟合作社賬面余額799萬元,村農地股份合作社賬面余額759.75萬元。
西宿是千燈革命老區鎮中的一個典型。參加座談會的鎮人大副主席王勤彪意味深長地說,只要我們到村里走一走,看一看,問一問,就可知道農民在想什么,干部在做什么,更直觀昔日廣袤農村的大變樣,水電路氣房訊和生老病逝等公共服務全覆蓋。從西宿來說,如今農民變居民住進了新穎寬敞的社區公寓樓,村容村貌整治煥然一新,河水變清,岸邊變綠,區內變美,樓宇間全市柏油路通道,家家戶戶都有小汽車,多的戶有二三輛,電腦等現代工具進入尋常百姓家,社保、醫保、低保與城鎮全面并軌,80歲以上老年農民享受村里“日間照料中心”每天送飯菜,市鎮兩級公交車直通村莊,學校、醫院近在咫尺,小孩讀書、村民就醫就在家門口……村民贊不絕口,都說現在生活不比城里差。村總支書記朱偉峰最后告訴我們,根據上級“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的總體部署,我們村結合黨史學習,重溫毛主席的“按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堅信“群眾中蘊藏了一種極大的社會主義積極性”,代際傳承好紅色基因,永續發揚好黨的密切聯系群眾、緊緊依靠群眾、聽取群眾呼聲、多謀群眾利益的優良作風,齊心協力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