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萬兵 郭 榮 王克春/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近年來,南京市六合區積極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全面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專業人才、鄉土人才等農村人才隊伍,引導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
加強農業人才隊伍建設。全面貫徹落實省市區人才政策,參照教育系統定向委培鄉村教師的做法,與農業院校合作,開辦定向委培班,招收六合籍熱愛農業農村的有志青年,畢業后到行政村工作,擔任科技村長。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鄉村掛職、兼職和離崗創新創業。組織實施好省市區人才計劃。實施好省鄉土人才“三帶”行動計劃、市中青年拔尖人才等人才培養計劃,著力打造規模適當、結構合理、專業精通的農業領域人才隊伍。結合六合實際,重點引進培育現代農業新技術人才,力爭建立10000名左右的農業鄉土人才信息庫,爭取累計入選300名省“三帶”人才,培育100名“三帶”準新秀。加強街鎮農業服務中心、獸醫站等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基層鄉村振興戰略牽頭部門招錄(聘)工作人員力度,招聘崗位向專業技術崗位傾斜,鼓勵相關部門、街鎮考錄一批精通農村經濟、項目管理、農業工程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爭取每年新引進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或研究生學歷人才5名以上。
優化農業人才發展和服務環境。加大青年大學生創業就業學費報銷、社保補助力度,進一步放寬“人才安居”等政策。開展農業技術協同推廣,引導農業高校院所、推廣機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力量,協同參加農技推廣工作。支持科技型農業企業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成立農業科技服務公司,開展模式推廣、種苗繁育、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倉儲烘干、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等專業化服務。將農業人才相關工作納入考核,各街鎮明確專人負責農業人才引進、培育、使用、服務工作,合理使用有關工作經費,跟蹤產學研合作,支持屬地農業企業與在寧高校院所圍繞本地特色、主導產業開展合作。
創新農技推廣新模式。通過在職教育、專家傳授、院鎮合作、企業幫帶、協會培訓、科技下鄉等多種形式, 探索農村實用人才開發培養的有效途徑, 培養和造就更多的“三農”人才。通過持續不斷努力, 培養出一批農村實
用人才、都市型現代農業人才。組織區級農技推廣單位的科技專家駐村駐點,共建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實現全區所有農業龍頭企業都有穩定的教學科研支持單位,加快農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完善農技人員包村機制,每個村成立農技指導組,任命具備中級以上技術職稱、在區、街鎮農技推廣機構工作的農技人員擔任指導組組長,組建包括區、街道、村三級行政機構工作人員、技術人才在內的指導團隊,充分發揮專業人才作用,負責所在村農業主導產業規劃策劃、日常技術指導和服務等工作。大力培育家庭農場主、農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優質稻米、綠色蔬菜、經濟林果、特色水產等主導產業。加強與省農科院金磁基地的合作,充分發揮其在循環農業模式、新技術推廣等方面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全區農業生產科技進步。加快與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中山植物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對接,共建一批稻蝦共生、蛋雞生產、有機水果、薄殼山核桃、循環農業、蔬菜綠色防控等方面產學研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