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以“幸福兒童、美好亞太”為主題的世界學前教育組織(OMEP)2021亞太區域研討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我刊學術顧問孔美琪博士做專題發言:讓特殊兒童不特殊——共同建構多元共融的幼兒教育。
“每個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權利,教育系統的設計應考慮多元需求,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必須有機會進入正規學校,包容是消除歧視的最有效手段。”
1.薩拉曼卡宣言與融合教育。1994年,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薩拉曼卡的會議上提出了《薩拉曼卡宣言與特殊需要教育行動綱領》,該綱領指出:“融合學校是消除歧視態度、創建溫馨社區、建設共融社會和實現全民教育的最有效手段。”
2.兒童早期篩查和干預的基礎機制。早期干預主要采用以家庭為中心的方法,包括健康問題的診斷、需求評估和制定早期干預計劃,具體涵蓋家庭教育、物理治療、護理服務、營養支持、對兒童和家庭的心理與精神支持及治療等方面。早期干預的具體做法包括特殊教育、職業治理、聽力服務、言語和語言治療、視力和聽力障礙的特殊護理、為早期干預服務提供交通服務、護理協調等。
3.早期干預服務的轉型與發展。早期干預服務概念化的主要趨勢包括幾個方面:從缺陷模式到賦權模式、從以兒童為中心的模式轉變為以家庭為中心的模式、從零散的模式轉變為一站式綜合模式、從早期兒童的方法轉變為生命周期的方法、從忽視文化多樣性到認可文化多樣性的轉變。
4.我國融合教育“在行動”。2020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對新時代進一步加強隨班就讀工作、完善隨班就讀工作機制、提升隨班就讀工作水平作出部署。2020年,全國共有特殊教育學校2244所,特殊教育學校共有專任教師6.62萬人。
我國融合教育的主要措施為:優化配置資源,促進各類特殊教育協調發展;健全管理機制,提高特殊教育管理水平;深入推進醫教結合,提升特殊教育專業服務能力;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質量;加強服務體系建設,加大特殊教育專業支持力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優化特殊教育辦學條件;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