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鵬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 平頂山467000)
重癥肺炎臨床癥狀包括呼吸衰竭、嗜睡、精神萎靡等,病情嚴重程度與炎癥反應和器官功能損害密切相關。老年患者因器官退行性改變、免疫水平下降更易發生肺部感染,治療難度較大[1]。目前,臨床上治療老年重癥肺炎主要采用廣譜抗生素,但耐藥性強、預后差。小劑量氫化可的松雖能控制炎癥進展,促進重癥肺炎患者康復,但單用效果不佳,需聯合其他藥物強化療效[2]。參麥注射液具有抗炎與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可降低死亡率,并有助于重癥傳染病的治療。為提升老年重癥肺炎的治療效果,本研究將參麥注射液與小劑量氫化可的松聯合應用在老年重癥肺炎患者中,以觀察其對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就診的80例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0例)。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67~85歲,平均(75.46±2.03)歲;病程1~7 d,平均(3.75±1.41)d。觀察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65~88歲,平均(75.83±2.01)歲;病程1~8 d,平均(3.88±1.33)d。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1)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急診重癥肺炎臨床實踐專家共識》[3]。(2)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痰熱閉肺型,主癥:發熱、胸悶氣急、呼吸急促、吃力;次癥:面赤口渴、胸悶脹滿、泛吐痰涎;舌脈:舌紅或紫紅、苔黃白厚膩、脈浮滑數。(3)納入標準: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無意識障礙;本研究前未服用同類藥物;簽署知情同意書。(4)排除標準:合并心臟病、急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者;合并其他肺部相關重癥疾病者;伴有惡性腫瘤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靜脈滴注注射用頭孢他啶(國藥準字H20013075)1 g/次,2次/d;靜脈滴注小劑量氫化可的松注射液(國藥準字H61021692)治療,5 ml/次,2次/d。在此基礎上,觀察組靜脈滴注參麥注射液(國藥準字Z20093648)治療,50 ml/次,1次/d。兩組均治療7 d。
1.4 觀察指標(1)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痊愈:癥狀基本消失,X線檢查正常,體溫恢復正常;顯效:癥狀部分消失,X線檢查基本恢復,體溫恢復正常;有效:癥狀好轉,X線檢查有所改善,體溫有所好轉;無效:未達上述標準。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中醫癥候評分[4]:對比兩組治療前、治療7 d后中醫癥候評分,包括發熱、胸悶氣急,0分表示無癥狀,1分為輕度癥狀,2分為中度癥狀,3分為重度癥狀。(3)分別于治療前、治療7 d后采集兩組清晨空腹采集肘正中靜脈血5 ml,3 5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20℃保存待檢。應用邁瑞血常規分析儀(南京貝登醫療股份有限公司)測量白細胞計數(WBC);應用ACCESS2通過化學發光法測量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采用BC-50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南京漢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測量血氧分壓(PaO2)與吸氧分數(FiO2),并計算氧合指數(OI)。OI=PaO2/FiO2。(4)不良反應:記錄并比較兩組治療期間惡心、頭暈、消化不良、皮疹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總有效率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中醫癥候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發熱、胸悶氣急評分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7 d后,兩組發熱、胸悶氣急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癥候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中醫癥候評分比較(分,±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時間 組別 n 發熱 胸悶氣急治療前觀察組對照組40 40 t P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40 40 t P 2.48±0.31 2.45±0.36 0.399 0.691 0.47±0.09*0.91±0.24*10.857 0.000 2.28±0.25 2.31±0.27 0.516 0.608 0.65±0.11*1.09±0.18*13.192 0.000
2.3 兩組WBC、CRP、PCT及OI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WBC、CRP、PCT、OI水平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7 d后,兩組WBC、CRP、PCT水平均顯著降低,OI水平升高,且觀察組WBC、CRP、PCT水平均較對照組低,OI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3。
表3 兩組WBC、CRP、PCT及OI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WBC、CRP、PCT及OI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時間 組別 n WBC(×109/L)CRP(mg/L)PCT(ng/ml) OI(mm Hg)治療前觀察組對照組40 40 t P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40 40 t P 16.17±4.56 16.19±4.54 0.020 0.984 6.85±1.26*9.33±3.42*4.304 0.000 18.73±4.11 18.04±4.17 0.745 0.458 4.79±2.15*8.82±2.49*6.786 0.000 2.51±1.12 2.54±1.13 0.119 0.905 0.13±0.09*0.38±0.08*13.131 0.000 240.86±25.65 240.81±25.77 0.009 0.993 448.51±25.36*403.45±25.30*7.956 0.000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期間,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重癥肺炎是老年患者中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具有進展迅速、治療困難、病死率高的特點。氫化可的松因抗炎效果顯著被廣泛應用于重癥肺炎的治療,可防止炎癥部位白細胞的積聚,減輕和預防機體的炎癥反應,從而達到減輕炎癥的目的[5]。但單藥治療效果一般,需聯合其他藥物強化療效。
中醫學無“重癥肺炎”病名,根據發病特點、臨床表現等,可將重癥肺炎歸為“熱病”范疇。痰熱閉肺型是中醫常見證型,病機在于外邪入侵、正邪兩爭致臟腑陰陽失調,治療應以清熱化痰、開宣肺氣為主。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7 d后,觀察組WBC、CRP、PCT水平均低于對照組,總有效率與OI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表明參麥注射液聯合小劑量氫化可的松可顯著減輕老年重癥肺炎的炎癥反應,改善肺功能。分析原因在于,參麥注射液源于古方“生脈散”,主要由人參和麥冬組成。人參可以益氣強身,固津安神;麥冬可以滋陰生津。全方主要功效為益氣養陰。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參麥注射液能提高老年重癥肺炎患者機體自身免疫力。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呼吸道嚴重感染后,體質多虛,免疫功能下降,人參正好起到補氣固脫的效果[6]。相關研究表明,PCT的表達與CRP、WBC的表達呈正相關,血清PCT和血乳酸的檢測對判斷老年重癥肺炎的嚴重程度和預后具有重要意義[7]。另外,OI的高低是肺通氣和肺功能的一個指標,可以更好地反映缺氧和肺損傷的程度[8]。參麥注射液可調節TLR2受體,干擾TLR4的表達和NF-KB信號轉導,修復損傷的細胞,從而降低PCT、CRP和WBC水平,減輕炎癥癥狀。同時參麥注射液可以降低肺部血液黏度,減少肺血管與肺循環的阻力,從而改善OI,促進患者康復[6]。
綜上所述,參麥注射液與小劑量氫化可的松聯合使用可強化老年重癥肺炎療效,減輕炎癥反應,提高OI水平,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