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林璞

“十一”長假后,10年期國債活躍券時隔三個月再次站上2.95%,距離市場判斷的利率頂3.0%僅一步之遙。
有觀點認為,市場對貨幣寬松周期的看法可能正在改變,8月份以來債券投資者對年內二次寬松的預期或已經透支,預計四季度未必會大幅放松貨幣政策以對沖信用收縮。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當前信用利差處于2018年以來的低點,同時處于2018年以前的高點。典型信用事件對債市的信用利差的影響不容忽視。預計四季度產業債收益率將上行,相對于利率債的信用利差將再度擴大。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固定收益團隊覃漢指出,市場對貨幣寬松周期的看法可能正在改變。7月份全面降準后,市場普遍認為這是新一輪寬松周期的啟動,參考以往的經驗,如果寬松周期開啟,降準就會“有慣性”,因此8月份以來債券投資者對年內二次寬松的預期或已經透支。
“然而,由于疫情的特殊性,近兩年對經濟周期和貨幣周期并沒有準確的指標可參考,我們沒辦法準確定位現在處于周期的哪個階段。”覃漢進一步指出。
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也告訴記者,預計四季度未必會大幅放松貨幣政策以對沖信用收縮。近年來,央行多次強調,中國“有條件實施正常貨幣政策”,“將盡可能地延長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時間”。
根據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的說法,貨幣量和社融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是當前貨幣政策框架的“錨”。
“從過去20年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年份M2同比增速略高于名義GDP增速,二者基本匹配,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形。”吳照銀進一步指出,四季度C PI漲幅有望小幅回落,而PPI將持續處于高位,預計M2增速將接近名義GDP增速,央行未必會大幅放松貨幣政策以刺激信貸。
江海證券表示,未來一段時間,10年國債利率或朝著年初的水平回歸。今年的債券市場以8月份為分水嶺,8月份之前震蕩下行,8月利率底部確認后,開始震蕩上行。
另一方面,記者注意到,近幾個月,房企信用事件不斷發酵,二級市場股票和債券出現一定程度的跌幅。
在吳照銀看來,房地產企業債券違約確實能導致整體信用收縮。房地產信用事件將阻礙銀行體系的信用創造。地產是常見的信用抵押品,為商業銀行普遍接受,很多商業銀行信貸的抵押品都是房地產資產。
而房地產企業“爆雷”,房地產資產作為信貸抵押品的風險上升,持有房地產抵押品的商業銀行可能需要計提損失,持有房地產資產的其他金融機構可能遭遇利息、本金損失。“銀行擔心交易對手風險,不肯提供流動性融出資金,拆解市場資金緊張,或導致自發的信用收縮。”吳照銀表示。
“與此同時,單個企業的信用風險也可能外溢至上下游企業,導致商業銀行壓縮整個房地產行業的信貸,或會引發更大規模的信用收縮。”吳照銀進一步分析稱。
有觀點認為,在四季度,利率債和信用債或將出現分化的情況。
“在經濟面臨一定程度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利率債收益率或無法上行。而從過往的情況看,典型的信用事件往往會大幅影響債市的信用利差。”吳照銀表示,四季度,企業經營狀況可能出現的變化,疊加房地產信用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對市場帶來的沖擊,預計產業債收益率將上行,相對于利率債的信用利差將再度擴大。
“整體來看,預計四季度,利率債受限于宏觀經濟,收益率無法上行。而信用條件變化或將推動信用債收益率上行,并擴大信用利差。”吳照銀告訴記者。
具體來看,受益于7月央行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近期債券收益率明顯下行,9月末10年國債和國開債收益率分別處于2.8%和3.2%上下。近幾個月,GDP增速下行,制造業PMI從3月的51.9%下滑到8月的49. 6%,跌破榮枯線。
“從過往情況也可以看到,制造業PMI和10年國債收益率走勢具有一定相關性,制造業PMI穩步下行時,10年國債收益率往往也下行,逆勢上行的情況并不多見。”吳照銀分析稱,因此,預計利率債收益率不存在上行空間。
此外,吳照銀指出,當前信用利差處于2018年以來的低點,同時處于2018年以前的高點。典型信用事件對債市的信用利差的影響不容忽視。因此,預計四季度產業債收益率將上行,相對于利率債的信用利差將再度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