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 韓強 畢文佳
摘要:在探索“新聞+政務商務服務”運營模式的過程中,如何運用先進技術手段進行賦能,形成融合度高、覆蓋面廣、帶動力強的融媒產業服務體系,成為媒體深度融合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以“大舜云”平臺為例,闡述了濟南日報報業集團在新型主流媒體建設中,探索“媒體+”模式路徑的一些實踐和思考。
關鍵詞:媒體融合 媒體+ “大舜云”
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了媒體生態的深刻變革,引領著媒體融合的快速發展。縱觀國內媒體,以先進技術為引領,積極參與社會治理智能化、信息化發展,成為新型主流媒體建設的一個重要探索。
在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工作中,濟南日報報業集團(以下簡稱“濟南報業”)強化“先進技術為支撐”的融合理念,形成了緊緊圍繞地方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媒體+技術+政務商務服務”運營模式,打造了新型融媒體公共服務技術支撐平臺——“大舜云”。平臺整合了報業集團全部優質技術產品和服務,通過技術賦能助力“媒體+”融合發展,創新融媒體公共服務形式,這也是濟南報業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守正創新,把新媒體新平臺建設好運用好”重要講話精神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最終形成了創新要素緊密交融、創新能力支撐有力、融合賦能提質升級的嶄新融媒體品牌。
“大舜云”平臺的建設,重點解決了媒體融合過程中“新聞+政務商務服務”運營業務開展時所需要的新聞宣傳、品牌推廣、產品推介、資源運營等方面的集成應用技術,提供豐富、全面的內容呈現、互動營銷、沉浸體驗等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拓展黨媒綜合服務能力,促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平臺以5G、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集“政務云”“融媒云”“安全云”“民生云”“智能云”“影像云”六大云功能于一體,以AI智能中臺、大數據中臺、區塊鏈、云存儲、云安全等技術為基礎,涵蓋媒體類、政務類、影像類、行業類等40多項產品和服務。作為濟南市融媒體中心的延伸拓展,“大舜云”可以為用戶提供云服務支撐、“遠程+專家”支持、大數據分析等多種解決方案的應用服務體系,是由媒體主導建立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數字媒體產業平臺。
隨著媒體融合的外延式發展,構建開放式融合架構,提升融媒體公共服務能力,深入融入城市治理體系,成為一些媒體單位的必然選擇。而在構建開放式融合架構的過程中,滿足不同合作單位的宣傳、活動、技術等立體式、多維度的需求,則是媒體轉型為“媒體+”客觀存在的難點和痛點。“大舜云”平臺的建設,正是濟南報業依托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商業客戶等豐富的資源,在新聞宣傳、活動策劃、廣告發布等傳統服務基礎上,充分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開展與黨務、政務、商業等領域相關的技術研發,探索了一條技術賦能產業發展的實踐之路。

1.政務云服務平臺。基于濟南報業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新媒體平臺建設的豐富經驗積累和理解,“大舜云”整合政府輿情大數據、政府智庫大數據,具備政務系統資源整合、政務數據整合的能力。依托“大舜云”的政務云服務平臺,可以快速完成政務新媒體平臺、政企交互服務平臺、企業事務辦理平臺的開發搭建工作。
2.融媒云服務平臺。依托“云宣”媒體云系統及新聞大數據等支撐,“大舜云”提供融媒體指揮、融合內容庫、視音頻/圖文/網頁生產工具集、專業直播、多屏發布、媒體大數據等多類云服務,可以滿足融媒生產中圖文、視頻、直播等需求,同時還具備智能化新媒體運營工具集,通過覆蓋市、縣(區)、街道的三級網絡架構,直通社區融媒工作站,提升基層工作者新媒體創作水平。
3.民生云服務平臺。“大舜云”與濟南大數據局、12345市民服務熱線等部門合作,整合省市企業接訴即辦系統、市民熱線系統、信用查詢系統、交警車管系統等數據資源以及服務接口,為公眾帶來政務服務、醫療服務、文化生活、交通出行、氣象環保、充值繳費等綜合服務,以及電商交易、小微金融、信用服務等其他智慧服務。
4.智能云服務平臺。強化AI支撐能力,服務智慧媒體建設。“大舜云”在內容生產環節可實現輔助寫稿、智能配圖、短視頻智能快編、智能媒資管理等功能;內容審核環節實現人臉識別、身份認證、圖像/視頻內容審核等功能;傳播分發環節實現智能推薦、預測分析、輿情研判、情感判斷等功能。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全面提高平臺智能化水平。
5.影像云服務平臺。在5G+4K+VR/AR的超高清視頻直播的基礎上,濟南報業積極探索區域性MCN模式,建設超高清短視頻雙創基地,助力濟南市直播經濟總部基地建設。“大舜云”平臺配套建有4500平方米的辦公場地,實現智慧內容生產、媒體傳播監測、政務服務支撐、電商直播基地、短視頻直播MCN孵化器等職能。
“大舜云”平臺突破了媒體地域性限制,發揮技術的無邊界性優勢,采用先進的云服務模式,聚焦數字媒體產業,提供了40多項完整的應用場景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助力主流媒體探索建立有利于長遠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互聯網產業平臺運行機制。
1.媒體行業應用場景。平臺提供“云宣”媒體云軟件、融媒體中心建設、區塊鏈媒資版權保護、移動新媒體平臺、“智媒體”產品、圖文數字化產品、新聞大數據產品、可視化大屏產品等產品和服務,能夠幫助各級各類媒體單位快速搭建覆蓋各級新聞單位、融媒體中心、部門工作站的“媒體云”平臺。
2.政務行業應用場景。平臺提供智慧黨建、輿情監測、政務官網建設、政務新媒體建設、兩微一端運維、辦公會議系統、政務問答助手、民生交互平臺等產品和服務。通過技術手段創新“互聯網+政務”的服務形式,滿足新形勢下政務新媒體的工作需求。
3.影像專業應用系統。平臺提供電商直播、短視頻制作、移動直播平臺、動漫視覺創意、4K超高清視頻、線上展館設計、AR文旅內容、VR沉浸式產品等產業和服務,利用先進技術實現傳媒、文創產業精細化與沉浸化,打造服務社會、服務用戶的新業態。
4.其他行業應用系統。平臺集中各類優勢資源,重點助力數字媒體產業的智能化提升,提供支持智慧會展、智慧教育、智慧安防、智慧場館、電子商務、遠程醫療等產業中的應用,加快5G融合應用、產業互聯網的強化支撐,實現服務模式和業態升級。
新興媒介技術正日益成為主流媒體融合創新的基礎設施。順應技術進步,強化創新引領,利用新技術平臺構建新型媒體的基礎和骨架,才能在互聯網這個輿論斗爭的主戰場上頂得住、打得贏。
1.開創了具有示范意義的濟南模式。依托“大舜云”平臺,濟南報業創新性地將融媒體中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兩大平臺打通,搭建了市級媒體融合平臺,不僅在省內開創了一種嶄新的“兩個中心”融合模式,在全國更是率先形成了以“媒體融合+文明涵養+社會治理”為特色的全新宣傳思想工作模式。
同時,平臺為濟南報業媒體深度融合提供了核心技術支撐,形成了舜網、新黃河、愛濟南等“五報一網五端一中心”及總粉絲量過千萬的全媒體矩陣,構建了“云技術+全網全域傳播”的新模式。平臺建有多層級供稿、多渠道來源的新聞大數據庫,連通12345市民服務熱線系統的民生大數據庫,與濟南大數據局公共數據開放平臺互聯互通的政務大數據庫,各類大數據匯聚“云端”,創新性地融入內容傳播生產,有效提高了主流媒體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而濟南報業打造的濟南市融媒體中心也得到了省、市委宣傳部的高度肯定,認為“探索出了濟南模式,打造出了山東特色”。
2.核心技術攻關取得了顯著成果。平臺緊跟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強化5G、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實現了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相關產品通過省級鑒定,關鍵技術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并產生了顯著效益,充分發揮了科技對媒體融合的重要支撐作用。
平臺建設過程中,已取得授權發明專利2項、外觀設計專利2項,申請發明專利7項、PCT國際專利1項,取得軟件著作權登記12項。發明專利中,超過半數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在媒體領域的率先應用,技術創新性顯著。
技術成果“媒體融合采編系統研發及應用”獲濟南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智媒體系統研發與應用”獲山東省企業技術創新獎一等獎、“兩個中心融合模式的市級媒體云智慧平臺研發與應用”獲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核心產品“云宣融媒體業務系統V2.0”被認定為山東省首版次高端軟件產品,成為省內首款自主研發的智慧融媒軟件解決方案。“人工智能新聞生產機器人系統”“5G新聞媒體傳播應用”等多個課題入選山東省新基建重點項目、省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等省、市重點科研和產業化計劃。
“大舜云”平臺上線以來,已經初步具備了技術先進、功能多樣、覆蓋面廣泛的優勢,為濟南報業媒體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和平臺支撐,助力集團做好新時代輿論宣傳和導向作用的“主業”。同時,通過持續的科研創新,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培育新的經營增長點,進一步助推集團做好轉型發展的“產業”。科技創新、應用與媒體融合形成了良性互動,走出了一條“技術賦能”媒體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近年來,濟南報業不斷擴展業務外延,面向社會提供更加豐富的多元化服務。旗下舜網先后為合肥報業傳媒集團、濰坊報業集團、泰安報業傳媒集團、東營黃河文化傳媒集團、威海日報社等十幾家媒體單位,以及濟南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泰安岱岳區、東營廣饒縣、省總工會、東方煙草報社、齊魯周刊報社等二十多家區(縣)宣傳部、政企新聞機構提供數字技術產品。
借助“大舜云”平臺,舜網還為濟南市委、市政府提供了網站、客戶端等新媒體技術支持,為市委宣傳部、文明辦、統戰部、商務局、市城建集團、軌道交通集團、能源集團等上百家政企單位提供平臺支撐,并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運營商緊密合作,提供基于5G的綜合技術應用支撐,在平臺建設、新媒體運營、技術保障、軟件開發等方面為合作單位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媒體+技術+政務商務服務”綜合服務模式。
“大舜云”平臺的建設和運營,不僅為濟南報業媒體融合、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撐,而且有力提升了新聞媒體單位信息化水平,為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探索“新聞+政務商務服務”運營模式開辟了一條嶄新的實踐路徑。
作者馬凱系濟南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韓強系濟南日報報業集團舜網總工程師畢文佳系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研究生、山東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教師
參考文獻
[1]馬利.打造智慧連接,開放共享的全域全媒新生態——濟南日報報業集團關于媒體融合的探索與思考[J].傳媒,2019(19).
[2]謝國明.創新是媒體的鮮明主題和強勁動力[J].新聞戰線,2019(03).
【編輯: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