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紳鈺
隨著多媒體數字技術的發展和大眾文化審美需求的提升,我國影視文化迎來了繁榮發展的時代契機,不論是技術層面還是藝術層面都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在當代社會背景下,電視、電影及廣播等影視文化已然成為當代大眾生活娛樂、信息溝通的重要媒介。其中影視文化中的影視語言作為文化表達的重要符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與一般語言不同,影視語言是一種直接訴諸觀眾視聽感官,以直觀、具體、鮮明的形象傳達含義的藝術語言,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縱觀我國的影視文化和語言傳播現狀可知,影視文化在帶來高層次文化精神享受的同時,也在引導和塑造著社會大眾的人生價值觀,因此對當代影視文化發展進行方向引導和立場規制勢在必行。由易存國所著的《影視文化》一書對影像及影視文化的基本概念、內涵進行了詳細分析,同時全面論述了影視文化的傳播、內涵、產業及知識產權,并對經典名作進行了賞析介紹,內容豐富全面,兼具理論性與實用性,對探析影視發展和文化意識具有良好的指導價值。
深入剖析影視文化概念內涵與傳播理論。《影視文化》一書從影像入手,對影視文化的概念內涵和傳播理論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深度剖析。在書中,作者通過對影像和視覺文化的分析,將影視文化定義為一種人類通過借助現代科技手段所創造的文化樣式,提出影視文化是現代人類文化傳播的重要樣式,也是新型藝術門類和娛樂休閑樣式。作者還對影視傳播的五次革命、各種文化傳播方式、三種傳播功能進行了全面論述,強調了電影電視在文化傳播中的技術優勢。作者以相關影視節目和作品為例,分別從自然情懷、地域觀念、民族意識、歷史情結四個方面入手對影視文化的內涵進行了全面論述,利用當前家喻戶曉的影視文本如《紅樓夢》《紅高粱》《農奴》等來說明當前影視文化中需要關注的問題。其中,作者以中國的《黃土地》為例強調了影視語言的指向性對于彰顯影視文化內涵的重要價值,還引經據典詳細分析了中國漢字語言的影視效果,為探究影視文化產業實踐奠定了理論基礎。
切實探究影視文化產業實踐。該書在實踐層面上對影視文化產業和影視文化鑒賞進行了具體細致的探究。作者分別對影視與經濟、文化安全和知識產權之間的關系做了全面分析。書中探討了藝術與技術、真實與虛擬之間的問題,著重闡述了娛樂片的市場價值以及以“馮小剛熱”為代表的商業電影的貧乏現象,強調了電影要兼顧核心價值觀主題和普世價值觀。其中,作者特別提到影視語言的影視符號、影視技法和影視敘事三方面,認為影視語言是一種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是技巧也是表現手段。影視語言作為影視文化的一部分,在影視文化傳播中發揮了文化審美與藝術感染的雙重作用。如《肖申克的救贖》《尋夢環游記》《阿甘正傳》等電影,都是在精彩的故事情節基礎上運用了兼具藝術性和哲理性的影視語言臺詞,對影視中所闡述的先進價值理念進行了更深層次的解讀和最大程度的傳播。在影視文化鑒賞問題上,該書對影視鑒賞的前提和內容、本體與主體、資源與要素、接受與拓展四個方面進行了具體論述,其中影視語言作為影視鑒賞的重要內容和要素,也被重點關注。
立足影視文化價值本位促發展。該書雖然表面上在講述影視文化的概念和內容,但實際上是通過對影視文化價值本質的挖掘來說明當下影視文化和語言傳播中的現實問題,為當前影視文化的發展提供方向指引和決策定位。作者始終關注影視文化的價值觀傳播功能和藝術本位,強調在影視文化發展上兼顧文化底蘊和大眾娛樂,倡導通過影視文化來傳播正確的價值取向,以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同時,基于影視語言是影視文化的重要傳播符號,作者尤其強調了影視文化中的影視語言的文化傳播功能。在該書中作者認為,影視語言所特有的內指性、心理蘊涵性和新奇夸張性特點,能夠打破傳統語言習慣,為觀眾帶來新奇的感受。如《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心理蘊涵性表達,《謀殺似水年華》中的新奇性表達,《舌尖上的中國》中的夸張性表達等,都利用獨特的影視語言對影視內容做了極致闡釋。因此,從這方面內容可以看出,當代影視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正確的價值觀為導向,挖掘文化瑰寶促進優秀文化的傳播,同時積極創新,發揚工匠精神,生產精品影視文化,要注意影視語言的塑造,利用獨特的影視語言效果助力優秀影視文化的有效傳播。
作者單位 河北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