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明
摘要:鋼筋是一種常用的施工材料,對建筑工程的質量、結構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有效的保證建筑工程中鋼筋工程的施工質量,對提升整個建筑工程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文對建筑工程中鋼筋工程施工工藝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以供相關的工作人員參考借鑒。
關鍵詞:建筑工程;鋼筋工程;施工工藝
0引言
鋼筋與混凝土結合之后,對工程結構有很大的穩固作用,對工程質量也有一定的保證。正是由于鋼筋在建筑工程中有這么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對鋼筋工程予以極大的重視,避免因為鋼筋工藝問題對工程質量造成影響。
1建筑工程中鋼筋工程施工工藝
1.1鋼筋進場檢驗
(1)查看鋼筋是否呈現為平直的狀態;(2)檢查鋼筋是否已經存在損傷痕跡,比如鋼筋生銹、鋼筋裂紋等等。對鋼筋進行檢驗,主要目的在于確保鋼筋質量過關,對施工質量作以保證。與此同時,需要針對鋼筋的質檢報告、產品合格證等進行檢查,確保其生產過程中的流程完整,這也是對質量保證的關鍵步驟。在進行相關的質量檢測之后,工作人員需要針對檢測結果做出報告,確保在之后的施工過程中有質量檢測依據。前期的檢測有一小部分會在實驗室完成,更多則在施工現場進行。如果在實驗室進行檢測,檢測人員需要完整了解鋼筋的彎曲度、承壓度,對其做出具體的數據整理,為施工現場提供數據資源。如果在施工現場,則可以利用力學進行質量檢驗,針對不同批次、不同規格的產品進行普遍抽樣,完成檢驗。
1.2鋼筋的加工制作
鋼筋加工需要安排專業的鋼筋班完成,加工制作成型之后,且通過檢驗達標之后,即可運到綁扎位置。針對工程項目中出現的鋼筋加工量比較大,并且型號與規格較多的問題,一定要認真安排,要依照整體的施工進程規劃,制定嚴密合理的鋼筋加工規劃,所有的加工規劃不僅要與整體進程規劃協調一致,而且應當符合現場的實際進程需求。依照施工圖完成鋼筋翻樣,制作鋼筋配料表,技術負責人要做好配料表審核工作。待到工程總工審批之后才可以進行加工。當鋼筋制作成型之后,由質檢員、施工人員、技術負責人成立驗收團隊,加強鋼筋加工質量驗收,對于未滿足標準的立即退場處理,另外要實施有效的節約手段,控制材料耗損。
1.3鋼筋的安裝施工
1.3.1鋼筋的安裝標準
鋼筋結點應當依據相關要求進行綁扎,對于存在結點焊接要求的,應當利用手工電弧焊的方式焊接。鋼筋接頭利用接觸電渣焊、閃光對焊、綁扎與普通焊接之類方法焊接,依照設計標準具體選擇。如果設計沒有特殊要求,對于直徑超過25mm的鋼筋接頭通常要采取幫條焊接頭,對于直徑在16mm-25mm范圍的鋼筋接頭應當采取閃光對焊與接觸電渣焊方式,對于直徑在16mm以內的鋼筋接頭方應當采取22#鐵絲進行綁扎。鋼筋焊接與鋼筋綁扎需要依據相關標準,依照施工圖紙完成操作。針對焊接位置來說,首先要對鋼筋表面污物進行清理,之后完成手工電弧焊操作。在焊接過程中,要采取符合設計標準的焊條,確保焊縫沒有咬邊、氣孔以及夾渣,保證表面平整,且高度與長度滿足標準。接頭施焊完成要迅速將焊渣清理干凈。安裝鋼筋的時候,鋼筋接頭部位要依據規定要求相互錯開。在同一截面內,受彎區與受拉區接頭不超過25%,而受壓區的接頭不超過50%。并且為有效保證鋼筋部位的準確性,樓板、底板以及檢修平臺上下兩層鋼筋網之間要利用縱橫間隔2米的φ20鋼筋框架進行有效固定。側墻和墩墻鋼筋網采取人型連接方式提高整體性,對于兩側墻體鋼筋網用2m間隔的撐鐵拉結來維持其間距。保護層的厚度采取和結構混凝土相同標號的50mmx50mm水泥砂漿進行確定,間隔要控制到1m。鋼筋安裝應當保證平面鋼筋網面足夠平順,且均勻布置,鋼筋保持順直。柱梁鋼筋應當重視接頭部位與間距范圍,節點鋼筋要保證互相關系得到準確,端頭錨固要保證科學。安裝完成的豎向鋼筋應當依靠鋼管進行支撐,避免出現傾覆問題。鋼筋安裝人員應當熟練了解圖紙內容,掌握好設計變更,安裝要求規范。
1.3.2底板鋼筋的安裝
進行底板鋼筋安裝之前,首先墊層上要明確底層分布鋼筋部位,再設置定位鋼筋,在定位鋼筋上借助粉筆標注分布鋼筋的部位,然后進行底層分布鋼筋設置,對底層鋼筋網進行綁扎。依照保護層的設計標準,鋪設砂漿墊塊,依照設計對底層鋼筋面高程進行調節,安裝底板面層鋼筋網架。面層鋼筋網架要標注面層分布鋼筋準確部位,設置分布鋼筋,完成面層鋼筋網綁扎。對鋼筋網穩定性進行核查,且做好加固。
1.3.3墻體鋼筋的安裝
墻體鋼筋安裝之前,需要首先確定墻體的位置,并進行尺寸放樣,完成標高標示。底板上下層的分布鋼筋要分別取一根用作墻體鋼筋的單片鋼筋網定位鋼筋,且做好位置校準工作。垂直定位鋼筋的安裝,若是鋼筋直徑不超過φ16,可以采取φ16鋼筋。此定位鋼筋需要和底板鋼筋一起焊接牢固。
1.4鋼筋綁扎安裝
在進行綁扎的時候,如果出現雙層鋼筋網的情況,要在兩層鋼筋網中設置固定的鋼筋間距,這樣能夠更好的對綁扎的垂直度進行控制,同時也能對其主筋間距情況進行控制。為了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豎向受力筋外綁一道水平筋或箍筋,并將其與豎筋點焊,以固定墻、柱筋的位置,在點焊固定時要用線錘校正。外墻澆筑后嚴禁開洞,所有洞口預埋件及埋管均應預留,洞邊加筋詳見施工圖。墻、柱內預留鈉筋做防雷接地引線,應焊成通路。其位置、數量及做法詳見安裝施工圖,焊接工作應選派合格的焊工進行,不得損傷結構鋼筋,水電安裝的預埋,土建必須配合,不能錯埋和漏埋。與梁與板綁扎時,當縱向受力鋼筋出現雙層或多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15mm的短鈉筋,如縱向鋼筋直徑大于25mm時,短鋼筋直徑規格與縱向鋼筋相同規格。箍筋的接頭應交錯設置,并與兩根架立筋綁扎,懸臂挑梁則箍筋接頭在下,其余做法與柱相同。梁主筋外角處與箍筋應滿扎,其余可梅花點綁扎。若板的鋼筋網綁扎與基礎相同,雙向板鋼筋交叉點應滿綁。
1.5鋼筋接長
要嚴格設計要求,針對不同的使用環境使用規格不同的鋼筋,采用與之相符的接長技術。而且應當在受力較小的地方設置受力鋼筋的接頭,并且同一縱向的接頭最好不要超過1個。就接頭尾部與鋼筋彎曲點的距離而言,應該大于或等于鋼筋直徑的10倍。如果接頭使用的是綁扎法,則與之相鄰的縱向受力鋼筋綁扎接頭也需要錯開。當梁與板綁扎的時候,如果縱向受力鋼筋出現雙層排列,那么就應該將直徑15mm的短鋼筋墊在兩排鋼筋中間。箍筋的接頭要交叉進行設置,要和兩根架立筋綁扎,懸臂挑梁應該箍筋接頭在下。在梁主筋外角處,應該和箍筋進行滿扎。要避免板上部的負鋼筋被踩下。鋼筋綁扎接頭連接區之間的長度要比搭接長度長1.3倍。而且同一連接區段的受拉鋼筋接頭占比不能超過四分之一,當鋼筋直徑大于28mm,小于32mm時,不宜使用綁扎法接頭,應使用焊接或機械連接法。
2結束語
鋼筋工程的施工質量整個建筑工程的建設質量具有關鍵性作用,所以要在建設初期嚴格把控鋼筋材料的質量,并加強對鋼筋工程施工工藝的管理和監督,避免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工藝失誤影響施工質量,只有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里,才能確保鋼筋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而提升整個建筑工程的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茍正坤.淺談建筑工程中鋼筋工程的質量控制[J].四川建筑,2018(3):234-235.
[2]施宇婷.淺談房屋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J].神州,2017(11):18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