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珍
摘要: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的原因十分復雜,多方面的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到電力系統運行的質量以及安全性。因此,需要加強對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的檢修,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的電力能源,同時降低電能的損耗。
關鍵詞: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檢修;對策
1變電站繼電保護的作用
1.1監視作用
當運用繼電保護裝置的電力設備發生故障的情況,繼電保護裝置能夠隔離故障設備,并且給最近的斷路器發出跳閘命令進行保護控制,確保故障設備能夠及時從電力系統中斷開,最大限度地減少故障對設備本身的損壞,降低對安全供電的影響。
1.2反應作用
當設備存在不正常工作情況,繼電保護裝置根據不正常工作情況反映出不同的信號,提示管理人員迅速采取應急措施,確保電力系統更快地恢復正常運轉。例如繼電保護裝置進行調整,能夠有效切除運行會引起事故的電氣設備。
1.3實現作用
繼電保護裝置往往能能夠實現電力系統的自動化和遠程操作功能,電力繼電保護裝置能夠實現電力工業生產的自動控制功能。例如實現進行自動重合開關閘或者備用電源自動投入等功能。
2繼電保護檢修原則
2.1全面性原則
在對電力設備進行應用期間,要采取全面整體化的方式,定期檢查電力設備,及時發現問題,延長電力設備在具體應用過程中的生命周期。此外,采取全面的方式對電力設備的具體運行情況檢查,可以降低維修資金,確保傳輸設備可以正常運行,電力設備在應用期間,剛出現問題就可以完成相應的維修工作,將可能出現的嚴重問題扼殺在萌芽之中。通過定期檢修,能夠及時發現設備在應用期間出現的問題,針對應該被淘汰和出現問題的設備進行處理,進而使設備的具體應用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2.2安全性原則
在檢修電力系統期間,應當注重對設備安全運行的保證,在檢查設備時,要做好精細化檢查工作,對檢查中涉及的各項數據內容進行全面分析,從而為日后檢修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
3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的檢修對策
3.1科學運用網絡信息數據
網絡信息數據技術的應用,提高了電力保護系統的故障處理靈活性。新型故障分析網絡系統的作用在于通過網絡信息數據來對電力系統故障進行快速排查,讓故障的維修效率得到提升,降低了裝置自身的損耗,增加電力企業效益。繼電保護故障信息分析網絡系統作為新型故障信息分析的重要支柱技術,但在實際的電力系統檢測工作中,同樣也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運用多種方法來進行故障檢修,從而提高故障信息分析網絡系統的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并選取合理的維修方法及時對繼電保護裝置進行維修,減少故障對電力系統的影響,減少企業的經濟損失,提高電網供電的穩定性以及安全性,通過確保電力系統穩定,有效降低電力系統的電能損耗,使電力系統更加環保節能,從而促進我國電力繼電保護企業的健康發展。
3.2明確故障的種類與故障點
應明確故障的類型,然后深入分析故障點位置。對于故障點的確定可以利用以下幾種方法實現:
3.2.1參照法
通過將正常技術設備與非正常技術設備運行參數的對照,可以從不同方向找出設備故障點,一般用于查找接線故障以及定值校驗故障等。
3.2.2直觀法
電力繼電保護故障檢測部分的設備、線路等無法通過儀器進行測量時,可直接借助直觀法檢測。比如10kV開關柜的拒合故障處理,檢查控制回路故障應按照圖紙控制原理圖并結合實際操作現象逐一進行排查,排查原則是從簡單到復雜。操作命令下發后,假如觀察到合閘接觸器或跳閘線圈能動作,說明電氣回路正常,故障存在于機構內部。到現場如直接觀察到繼電器內部明顯發黃,或哪個元器件發出濃烈的焦味等便可快速確認故障所在,更換損壞的元件即可。很多老的10kV開關柜合閘回路不完善,有時候開關儲能空氣開關未合上,且彈簧已經釋放能量,未注意到未儲能信號便合閘,發現機構線圈動作未返回,合閘回路自保持,正常情況不應動作,此時通知主控室斷開控制電源為時已晚,控制電源空開跳開,后臺報控回斷線,機構冒出黑煙。斷電后黑煙消失,測量合閘線圈電阻為0.7Ω,分閘線圈為34Ω,線圈銘牌為34Ω左右,判斷線圈燒毀。導致該事件發生的原因是合閘回路不完善,彈簧未儲能接點,未能閉鎖合閘,未能監視合閘回路完整性,導致未儲能未報控制回路斷線仍能進行合閘,回路自保持導致線圈一直得電所以燒毀。
3.2.3回路鏟除判斷方法
依據回路的線路有順序的鏟除部分回路,判斷故障點在回路中位置,直到確定具體故障點。
3.3注重培訓與強化檢修能力
首先,電力企業應樹立培訓理念,建設培訓制度,制定培訓計劃,落實好培訓工作。為了強化培訓效果,電力企業應把理論知識培訓以及技能培訓結合,利用多媒體視頻培訓模式、現場指導以及知識競賽模式開展培訓,保障培訓的靈活性,激發工作人員參與和學習的積極性。由于繼電保護設備故障檢修工作具有一定難度,企業也要側重對工作人員專項技能的培訓,在培訓后進行考核測試,利于企業了解維修團隊綜合實力,了解其工作強項以及不足,更加針對性的開展培訓活動。最后,企業也要落實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建設獎懲制度,對表現好的工作人員給予其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激發其工作熱情,使其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維修工作中。也可利用獎懲制度約束工作人員偷懶行為、工作態度不端正問題,使其認知到企業對此項工作重視度。
3.4新技術促進檢修制度
首先,企業應緊隨電力市場變化,及時引進新型科學技術,刪繁就簡,保證二次回路的簡約性,保證繼電保護裝置可以穩定、安全的運行。此外,在系統運行方面,應有效的設置和管理,明確維修重點為故障分析工作,利于為故障解決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最后,電網建設也要及時創新,引進新型技術,改造和完善繼電保護裝置,發揮科學技術優勢,保證設備檢修的效果。對于管理檢修制度與維護機制的建設,企業應從實際出發,健全檢查維修工作內容,并把監督管理制度與維修檢查制度結合,不定期的勘察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的維護情況,發現不足及時完善。
3.5積極采取抗干擾措施
由于繼電保護裝置本身的靈敏度很高,這就使得繼電保護裝置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容易受到移動設備的電磁波輻射的影響或者是靜電的干擾,以至于在錯誤信號的誘導之下執行保護程序,這將直接影響到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的整體質量,因此積極的采取抗干擾措施便顯得十分的必要。抗干擾措施可分為軟件抗干擾以及硬件抗干擾。其中,軟件抗干擾是指在印刻板布線設計時有意識地將強弱信號進行隔離,從而有效避免強弱信號平行狀況的出現。此外,軟件抗干擾同樣需要對于二次回路附近的電軟值進行有效的控制。
3.6強化變電檢修技術管理
在實際變電進行檢修過程中,需要對于檢修現場存在的安全問題給予有效的預防以及合理的處置,保障變電檢修技術可以將自身起到的作用發揮到位。并且在大規模變電檢修的同時,也能夠使用多個班組作業的形式,對于檢修系統的具體情況制定出比較有針對性的一種檢修計劃,并按照檢修里出現的風險性,應用與其相對的風險控制和轉移體系。
4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電力系統中繼電保護裝置的發展,并且對繼電保護檢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實際工作開展期間,要提高對檢修方法的重視,通過合理的方式使檢修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進而保證電力系統在具體運行過程中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陳宇寧,肖亞華.變電站檢修繼電保護設備常見問題分析及處理措施[J].價值工程,2019,38(27):193-194.
[2]山瑞娜,姚瑾.分析變電站檢修繼電保護設備常見問題分析及處理對策[J].電子測試,2018(15):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