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輝娜
摘要:在現如今的時代中,社會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小學教育作為學校教學的基礎,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許多學校因為過度追求學生的高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而忽略了學生心理和人格方面的發展,導致學生雖然成績非常好,學校的升學率也比較高,但是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心理和人格方面有某些缺陷,這些缺陷和不足之處,都導致并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通過調查和分析后,論述了小學班級管理中如何進行人格教育,從而讓人格教育更好地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得到運用。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人格教育
班級管理活動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關系到小學科目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工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小學班級管理活動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工作內容,會對小學生的思想、品質、能力和素質等多個方面產生影響。
個性是一個人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小學班級管理活動作為小學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將對小學生的思想、素質、能力和素質產生影響。當前,小學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基礎,應采取多種措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大批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應用人格教育,既是新時期適應小學班級管理活動要求的重要措施,也是提升小學班級管理質量和效果的重要方法,在確保小學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強化認知教育
認知教育是排除和預防人格障礙的根本方法,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強化認知教育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認知力度,幫助小學生形成理性思維,堅定認知信念和思想。在實際班級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對小學生的理性教育和認知訓練強度進行強化,要對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理解客觀事物的能力進行培養,引導小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具體的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小學生進行社會觀察、班級主題辯論等方式強化小學生的認知。其次,在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發揮榜樣作用。教師的人格會對小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教師須強化自身修養,對自身言行進行審視,要用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學生、帶動學生、教育學生,做好“言傳身教”工作。
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設自由空間
傳統的班級管理工作中,道德知識教育、紀律條例規范等是班級教育工作的重點,對小學生個性品質、思維品質的培養比較欠缺,忽略了小學生精神領域的教育管理活動。基于此,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融入人格教育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教師要徹底拋棄“師道尊嚴”的陳舊觀念,與小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為小學生創造一個民主、輕松、活潑的班級管理氛圍,讓小學生在自由發展的空間里能夠互相激勵,獲得自由發展。其次,“一個人與他人之間直接、間接的交往是決定一個人發展的重要因素”,在這種人格理念的影響下,要對小學生進行健全人格的培養,創造環境讓小學生進入交往情境。這要求教師積極組織小學生的交往活動,讓小學生在廣泛的交往過程中體會友情、學會協作、感知時代。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組織相應的班級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為小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通過開展這些交往活動,不僅能夠擴充小學生的認知領域,而且還能夠有效優化知識結構、強化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有效培養小學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際交往意識,為小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教師要為小學生創設自我表現的舞臺,對小學生的自尊、競爭、自強意識進行培養,將能夠體現競爭、智力、意志力的游戲和體育活動應用到班級管理過程中,對小學生勇于挑戰、百折不撓的品格進行有效培養。
三、幫助學生構建和完善人格
扎實的知識、豐富的情感和堅定的意志是健全人格的三個重要因素。因此,在對小學生開展人格教育的時候,要從這三個方面出發,對小學生的心理結構進行改造、重組和升華。具體地說,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采取措施對小學生的人格進行構建和完善。首先,要開展科學的知識教育教學活動,對小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要從小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按照新課程改革的標準和要求,強化小學生知識技能教育。其次,要在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過程中對小學生開展情感教育,引導小學生對周圍的事物進行細致觀察,開展情感豐富的班級管理教育活動和班級實踐活動,引導小學生用豐富的感情去感知世界。另外,要注重培養小學生堅定的意志,設定相關目標,引導學生為之努力。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引入人格教育理念,不僅是適應新時期小學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提高小學生綜合教育效果的重要方法。在小學班級管理教學過程中,要從多個方面采取措施對小學生的人格進行有效培養,進而不斷提高小學班級管理的效果,培養小學生健康、健全的人格,為小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 雁.公民生態人格缺失的倫理審視與建構[J].長安大學學報,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