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紹球
摘? 要:當前,我國小學大力開展“體育、藝術2+1項目”,以促進素質教育。但是,體育安全問題成了當今人們所關注的重點問題。體育課堂能夠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卻也往往伴隨著體育安全問題,尤其是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在室外體育課上,不安全因素更多,比如說身體對抗、器材場地等。因此,為了保證學生擁有安全愉快的體育課堂,本文從如何降低體育課程中發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出發,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安全措施;理論實踐
體育課程的安全問題是全面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問題,當前學術領域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一旦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出現安全問題,將對學生及其家庭造成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因此,每一位體育教師都應當貫徹落實體育安全管理,始終將安全放在第一位。事實上,多數小學體育教師在他們的教學生涯中或多或少都遇到過體育安全問題。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決不能回避和隱瞞,必須積極面對,制定并落實科學的體育安全措施制度,提高課堂的安全程度。
一、體育教學中安全措施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健康第一、安全第一”是體育教學過程中的第一要義,是體育教師必須始終堅持并落實的首要原則。由于跑步、彈跳、翻滾的動作是體育練習過程中的主要內容,雖然這有利于學生提高身體素質,但是也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事故,將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重大的影響,學生的家庭也會遭受重創,甚至將會給學校、社會帶來巨大負面影響。因此,無論是教師、家長,還是學校、社會,都應當加強對體育課程中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采取合理的手段阻止安全事故的發生,讓學生在良好的體育學習環境中開展高質量的體育學習。接下來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談論體育教學過程中影響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思想認識不夠,注意力不集中
多數小學生只是憑著自己的興趣愛好來者加體育活動,因此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往往不會提前了解相關的運動規則,也不會加強體育技能的培養和學習,只會莽撞行事。再加上部分學生并不在乎體育成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意力極度不集中,因而在無意之中造成了運動損傷。
(二)準備活動不足,容易造成損傷
雖然當前體育課程為學生安排了較多的自主學習空間,但是部分學生并不能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參與正確的體育活動。缺乏準備活動是造成身體損傷的主要原因。準備活動的開展是調動人體精神系統性分析的手段,也是幫助肌肉增強拉伸力和彈力的手段,更是保證關節在活動的過程中能夠靈活運轉的基礎。如果沒有充分的準備活動,學生冒然開始參加體育鍛煉,就極容易造成損傷。
(三)場地設計偏小,設備年久失修
運動場面積偏小,運動場地位于教學場地而未完全隔離,運動器材、運動設施不符合標準,是大部分學校的普遍現狀。甚至還有部分學校的運動場直接與大型建筑物相連,運動場地多年失修,破敗不堪。在土地凹凸不平、橡膠跑道嚴重破損、場地過于光滑的運動場內,學生中極易出現絆倒、滑倒等問題,安全難以得到保障。
(四)課堂組織松散,引發安全事故
筆者從自己多年的體育教學經驗中發現:課堂紀律松散是體育課堂發生意外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部分教師安全思想意識不高和部分學生紀律意識不強,導致教師既沒有提醒學生安全注意事項,也不對學生的安全問題負責;而學生也爭強好勝,在運動過程中隨意開玩笑、打鬧等,最終導致安全事故發生。
二、體育教學中安全措施的實踐分析
如何加強體育教學的安全防范措施,筆者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強化意識教育,規范課堂紀律
為減少課堂安全問題的發生,要保證學生有較高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還要加強課堂紀律建設,保證課堂能夠安全有序開展。與此同時,為了能夠及時發現同學在體育課程中的異常情況,教師還應當培養體育骨干成員充當教學助手,及時關注同學們的體育表現。比如說,對運動規則和上課紀律的遵守情況,以及體育技巧的正確使用情況,做到防范于未然。并且,還要通過為學生講解意外傷害事故的典型案例來提高同學們對安全事故的重視程度。
(二)科學規劃課程,實現分層教學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學生體質的做到“分層教學”。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可能會存在因課程安排過于密集,運動負荷過大而受傷的情況。因此,教師要隨時注意學生的面部精神狀態,注意學生的呼吸狀況,以判斷學生的體質水平,以便隨時調整學生的運動量,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安全。
(三)教授急救方法,加強自我保護
體育教師要提前教導學生一些常用的自我保護技巧和醫療急救技巧,保證學生能夠及時應對不同教學內容中所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在此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形成自我保護反射機制、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一旦在運動過程中出現了意外情況,能夠及時做出正確的反應。
(四)依據天氣情況,靈活調整課程
體育課程當天的天氣情況是影響教學內容的重要因素。教師在天氣寒冷時應當建議學生穿輕便保暖的服裝,而鞋子則要選擇彈性較大的;在夏季開展體育課程的時候,教師不僅要控制運動量,也要要求學生注意著裝,防止在運動過程中,因身體水分代謝過快而導致水分平衡被打破,導致中暑虛脫。
(五)加強教學監管,正視個體差異
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各不相同,對體育的意志力和興趣愛好也各有差異。因此,教師必須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當然,教師也應當“言而不厲、求而不苛”,在做好設備檢查的基礎上,利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進行授課,并嚴格按照體育課程要求規范學生的體育訓練。總而言之,教師應當中具體的教學內容出發,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和安排。
三、結束語
體育教學安全問題一直以來受到學校方面的高度關注。為防止體育安全事故隱患,教師必須在著重強調安全問題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考慮安全系數,做好安全防范。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當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嚴格按照教師職業道德要求,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與此同時,學校也要強化體育課程安全監督管理,對體育教學進行定期評估和監督;而學生也要通過安全教育,培養自身的自我保護能力。最終使各個階段的體育安全預防工作落到實處。總之,教師必須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消除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安全隱患,保證教學工作能夠安全、順利地開展。
參考文獻:
[1]杜于彬.淺談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安全隱患[J].當代體育科技. 2017(12)
[2]仇建豪.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安全隱患與應對[J].教書育人.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