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姬
摘? 要:培養學科核心素質是我國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的標志性要求,構建議題式活動學科課堂就是完成這一要求的路徑選擇。"教學內容活動化"、"活動內容課程化"體現出我國思想政治課程教育的新特點、新方法。本文章介紹了議題式活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具體實現途徑,以促進議題活動式課程的落地生根。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活動課堂;路徑
前言
課堂教學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主陣地,而活動式課堂教學則是活動式課程課堂的最有效載體,而話題型課堂教學則是活動型課堂的最佳選擇,而話題型活動課堂則是推進活動型課程課堂建設的最有效途徑。"議題"、"情境"、"活動"、"任務"、"生成"是構成議題式活動課堂的五大要素,這五大要素有機整合,才能推進議題式"活動課堂"的順利實施。
一、對議題的選擇是實現議題式活動課堂教學的關鍵第一步
(一)選擇源于教材重點難點的議題
基于學科重點、難點問題的活動設計議題研究,是構建以課程邏輯與現實邏輯、實驗理論與生活關切相結合的話題型活動教學系統的重要途徑。
(二)設計源于學生生活的議題
在高中生所親身參與、體驗的校園生活、家庭生活與社區生活中去尋找合適的話題,更易于調動他們的興趣點、加深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親近感,也更有助于學生在積極探索問題和困難的過程中凝練素養。
(三)設計源于社會熱門話題以及公眾話題的議題
通過恰當選擇和創設源于社會熱點、公眾話題的政治議題,可以促進高中生在關心社會熱點話題、分析公眾議題、共尋處理對策過程中,養成共同參與的政治素養。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是開展議題式活動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
(一)創設真實的議題情境
現實生活中的情景樣式繁多、內涵豐富,包括了日常生活情景、新媒體情境、模擬情景、問題情境、矛盾情景等,而真正的議題情景則并非對生活事件和個案的單純堆砌、重現,而是要切合專業價值屬性的篩選,以滿足專業價值導向需求。
(二)優化問題設計
議題情境凸顯生命性、富有探究性、富有趣味性,在教材中以學校生活情境為背景,并以學生的最近心理發展區為基礎,創設出適合于學生智力水平發展的問題鏈,以對接教師之間的思維過程與學生真實情感溝通,又或者是教師之間"心靈對話",以實現學生教師之間的同理心或共情。
三、架設活動、互動探究、解決問題,是議題式活動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
(一)搭建自主——合作——探究平臺
通過自主-協作-合作研究平臺,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對知識點的自主搜集整理研究活動、對內容豐富多維的認識交流研究和合作互動活動,以及對研究成果的獨立表達和展示合作共享等研究活動。而上述活動既是學習者個人自主掌握整理研究成果的過程,又是師生間或組織(團隊)協作交流的過程;既反映了學生個人的思想展露,也反映了教師及組織(團隊)的合作交流研究。
(二)創新“研學”、“思行”結合的活動模式
課堂內的政治課題與現實社會實際活動相結合,做到了政治課題"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統籌結合,是政治議題型社會實踐活動課的顯著特點。我們最常見的課外活動形式有角色扮演或角色交換、微辯論或微演講以及研學實踐活動。
四、用任務驅動議題式活動課堂教學的開展
任務是話題式教育活動課堂的主要旨向,而話題的開展也通常采用任務驅動的方法。所以,議題任務也往往帶有強烈的目標性、驅動性。首先,由教師在課前精心編寫導學教案,并布置好預習任務,引導學生帶著實際的學習任務預習,同時完成導讀、導練、導思、導行;接著,由老師在課堂中主動提供多維的交流平臺,通過自主、合作、探討等,從交流中引發學生的求知渴望,進而激活自身認知能力和經驗,并通過提出解決問題方式、解決新問題、共享研究成果,進而同化老知識、活化并掌握新知識,以實現認知與智力活動的健康循環;最后,教師在課后完成知識拓展任務,并通過深化新學習任務激發思維,以實現將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之目標。
五、生成新知識,養成新素養,鞏固議題式活動課堂教學的成果
(一)找準合適的生成目標
新課標把課程目標定位為“通過思想政治課程學習,學生能夠具有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即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在一堂課中要生成什么、教師怎樣生成目標,就必須全面考察在新課標、新教材中,對該課程、教師專業特點的內在規定性,做到找好、合適,既不能虛化、更不能廣義化。
(二)優化預設有效生成
首先,選取合適的學生最近發展區:教前需認識學生的個體差異、教中需認識學生的實際學業水準、教后需反思學生的各種表現,并以此為學校議題式活動教學的生成基礎,從而有效地推動學校可設計式生成而或非設計式的形成。其次,由"教教材"轉向"用教材教",以拓展多活動課堂教學的彈性空間,這也要求我們教師需要為議題式活動課堂教學尋求更為靈動的設計,讓精心的設計促進高效課堂的生成。
六、結語
選議題,是探討和解決議什么的問題;創情境、架活動、展任務,是探索并解決問題怎么議、如何議的問題;促生成,也就是尋找并處理為什么議的問題。通過議題、情景、活動、任務、生成這五要素的優化和整合,共同演繹了議題類活動教學的實踐路徑,從而提升了活動類教學課堂的落地生根。
參考文獻:
[1]唐良平. 聚焦學科核心素養的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活動設計[J]. 中小學德育, 2019(08):50-52.
[2]郭露. 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石河子大學,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