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曙冬,楊 潔,張曼萍
(昆明市兒童醫院呼吸與危重癥科 云南 昆明 650021)
兒童過敏性哮喘伴鼻炎是臨床常見、多發的疾病類型,對患兒生活質量以及機體健康均產生嚴重威脅[1-2]。舌下特異性免疫治療是臨床用于治療兒童過敏性哮喘伴鼻炎的有效措施,該方案主要是經口腔黏膜給藥,逐漸達到免疫耐受的特異性免疫措施,對疾病治療及預后均具有促進意義[3]。本文探討SLIT 對不同年齡組兒童過敏性哮喘伴鼻炎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20 年4 月—2021 年4 月收治的過敏性哮喘伴鼻炎患兒89 例,所有患兒均實施規范化舌下特異性免疫治療(SLIT)1 年:低齡組(44 例:年齡3 ~6 歲)、高齡組(45 例:年齡7 ~13 歲)。89 例患兒中:男性、女性患兒分別為45、44 例;年齡3 ~13 歲,平均年齡(7.49±0.78)歲。納入標準:①患者經臨床診斷確診(IgE檢測)為過敏性哮喘伴鼻炎;②家屬知情,并自愿配合。排除標準:①患者存在重大疾病史、過敏史;②患者存在嚴重精神障礙、意識障礙;③患者存在惡性腫瘤疾病;④患者依從性差;⑤患者臨床資料不全。
本次入選的所有患兒均實施SLIT 進行治療,具體實施措施如下:采用舌下粉塵螨滴劑1-4號實施治療(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20060012;生產企業:浙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蛋白濃度:1、10、100、333 μg/mL,臨床需嚴格按照說明書內容給予治療,舌下含服1~3 min 吞咽。遞增期治療方案為使用粉塵螨滴劑1-3號(第1~3周),第1~7 d 分別按以下滴順序遞增:1、2、3、4、6、8、10;維持期3滴/次粉塵螨滴劑4號,1 次/d。
分析兩組患兒治療前,治療后半年、1年哮喘日間癥狀評分(DASS:0 ~4 分評分標準,0 ~4 分分別表示為無癥狀計、少許癥狀,持續很短、2次或2次以上很短癥狀、較多時間有輕微癥狀、較多時間癥狀較重,對工作及生活有影響。)、夜間癥狀評分(NASS:0 ~4分評分標準,0 ~4 分分別表示為無癥狀計、醒來1次、醒來2次、醒來多次、晚上不能入睡)、哮喘和鼻炎藥物積分(TAMS:口服、鼻用抗組胺藥;抗白三烯藥物;支氣管擴張藥,以上均計1分、局部用糖皮質激素計2分、口服糖皮質激素計3分)、視覺模擬量表(VAS):總分設置為10 分,分數與指標狀況成正比)評分、肺功能水平(FEV1、PEF%)。
采用SPSS 26.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中位數和四分位數[M(P25,P75)]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兩組DASS、NASS、TAMS、VAS 優于治療前,低齡組VAS、TAMS 優于高齡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檢測指標比較[M(P25,P75)]
兩組治療后各指標狀況優于治療前,低齡組FEV1優于高齡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M(P25,P75)]
過敏反應是在免疫系統中發生的一種免疫反應,可引起組織損傷、生理功能障礙。臨床研究結果顯示,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發生率較高,這類疾病通常始于嬰兒期,常見包括濕疹、食物過敏等[4-5]。一般來說,這些癥狀在3 歲左右會自動緩解,隨著年齡的增長及病情惡化,患呼吸道過敏性疾病的風險會增加。變應原特異性免疫治療措施主要是作用于機體免疫機制,誘導免疫耐受,該治療措施對改善過敏性疾病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等具有促進作用,其長期療效顯著,對疾病預后具有積極意義[6]。吳少皎等[7]在規范化舌下特異性免疫治療不同年齡組兒童過敏性哮喘伴鼻炎的療效觀察中,對250 例3 ~13 歲過敏性哮喘伴鼻炎患兒(患兒入選時間: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數據信息進行回顧性分析,按年齡分為低齡組、高齡組分別為3~6歲,128 例、7 ~13 歲,122 例),SLIT 治療2 年后患者各指標狀況分析結果顯示。兩組組患兒與治療前相比,2組患兒治療后(半年、1年、2年時哮喘)各指標狀況優于治療前;治療后低齡組TAMS、VAS 評分低于高齡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與本文一致。本文結果顯示,不同年齡組兒童實施SLIT 治療,其中低齡組治療后半年FEV1、NASS、TAMS 優于高齡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SLIT 治療措施的實施,對不同年齡組兒童過敏性哮喘伴鼻炎患兒均具有積極意義,該治療措施臨床價值較高,對疾病恢復具有促進作用。該措施的實施不僅可以改善疾病臨床表現,而且對肺功能指標狀況具有促進作用,尤其更適合低齡組患兒,各院可將該措施作為首選方案,值得臨床應用,進而幫助患兒提高生活質量,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