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麗,孫花娟(通訊作者)
(洋縣人民醫院兒科 陜西 漢中 723300)
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指因病毒感染引起的以細支氣管癥狀為主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疾病,多發生于2 歲以下嬰幼兒,一旦發生,若未能及時給予積極規范治療,伴隨病情進展、加重,極易誘發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癥,對患兒健康發育成長、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1]。目前,藥物是臨床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主要方法,經科學合理藥物治療,患兒多數預后良好,可實現完全康復治療效果,由此可見,探尋高效、安全用藥方案于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2]。本次研究收集2019 年1 月—12 月區間本院兒科收治90 例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展開平行對照研究,比較分析不同用藥方案治療效果。
選擇2019 年1 月—12 月本院兒科收治90 例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展開平行對照研究,以治療方案不同分組,45 例入對比組:男24 例、女21 例,年齡2 ~25 個月,均值數(13.51±5.44)個月,病程1 ~7 d,均值數(4.05±1.31)d;45 例入研究組:男25 例、女20 例,年齡2 ~26 個月,均值數(13.68±5.39)個月,病程1 ~6 d,均值數(4.01±1.29)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納入患兒結合胸部X 線檢查、血氣分析以及臨床癥狀等被確診為小兒毛細支氣管炎;②對研究選擇用藥無既往過敏史、禁忌證;③監護人對研究內容、目的等知情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器質性疾病者;②伴有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者;③存在嚴重營養不良者;④中途脫落、退出等未能完成研究者。
兩組患兒在入院后根據實際病情均給予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保持呼吸道通暢以及抗感染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采取下述治療方案:
對比組(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單次取1 mg 布地奈德混懸液、1 mL 0.9%氯化鈉溶液通過空氣壓縮泵進行霧化吸入,維持10 ~15 min,2 次/d,共治療7 d。
研究組(干擾素聯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布地奈德霧化吸入與對比組一致,單次取20 萬IU/(kg·次)重組人干擾素α-1b 通過空氣壓縮泵進行霧化吸入,2 次/d,共治療7 d。
(1)觀察分析臨床療效,顯效:咳嗽、流涕以及呼吸困難等相關癥狀基本全部消失,胸部X 線檢查未見異常;有效:相關癥狀較治療前改善良好,胸部X 線檢查病灶大部分被吸收;無效:不符合顯效、有效判定標準。(2)觀察分析癥狀體征改善,包括咳嗽消失、憋喘消失、肺部啰音消失以及心率恢復正常等實際用時。(3)觀察分析炎性因子水平,采集患兒空腹狀態下外周靜脈血,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法檢驗腫瘤壞死因子、干擾素γ、白細胞介素4、白細胞介素8 等炎性因子水平。(4)觀察分析不良反應,常見不良反應有皮疹、腹瀉以及惡心嘔吐等,發生率根據實際發生類型進行統計計算。
采用SPSS 24.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總有效率97.78%,高于對比組的84.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后,研究組咳嗽消失、憋喘消失、肺部啰音消失以及心率恢復正常等實際用時均少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癥狀體征改善比較(± s, d)

表2 兩組癥狀體征改善比較(± s, d)
心率恢復正常研究組 454.06±1.03 4.01±1.04 4.33±1.12 2.51±0.89對比組 455.41±1.23 5.32±1.11 5.29±1.47 3.47±1.05 t 5.6455.7773.4854.679 P 0.0000.0000.0010.000組別 例數咳嗽消失憋喘消失肺部啰音消失
治療前,兩組腫瘤壞死因子、干擾素γ、白細胞介素4、白細胞介素8 等炎性因子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各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時間 組別/指標例數腫瘤壞死因子/(ng?L-1)干擾素γ/(ng?L-1)治療前研究組4532.41±10.22138.25±15.35對比組4532.37±10.25138.24±15.33 t 0.0190.003 P 0.9850.998治療后研究組4518.46±4.15108.04±10.45對比組4527.24±6.19117.09±10.66 t 7.9034.067 P 0.0000.000白細胞介素8/(ng?L-1)治療前研究組45293.91±45.61183.06±22.74對比組45293.96±45.63182.94±21.72 t 0.0050.141 P 0.9960.888治療后研究組45192.85±20.66109.36±10.58對比組45250.71±23.48151.01±14.44 t 12.41015.608 P 0.0000.000時間 組別/指標例數白細胞介素4/(ng?L-1)
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病原體感染是造成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主要病因,常見病原體為呼吸道合胞病毒,同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發病還與小兒支氣管解剖學特點存在一定關系,表現在嬰幼兒支氣管管腔半徑相對較小,通氣功能不佳,在病原體侵襲下更容易發生小兒毛細支氣管炎[3]。現階段,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治療主要為對癥支持治療,具體措施包括抗炎、抗病毒、止咳平喘以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布地奈德、干擾素是臨床常用藥,其中,布地奈德是糖皮質激素,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當其進入機體,可以增強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以及溶酶體膜穩定性,抑制免疫反應,減少抗體合成,降低組胺等過敏活性介質的活性,減輕平滑肌收縮作用,緩解臨床癥狀[4]。干擾素為廣譜抗病毒劑,其能夠結合細胞表面特異性受體,起到抗病毒效應,同時,干擾素還可以進入細胞,提高T 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等活性改善機體免疫功能,提升機體抗病毒能力,另外,干擾素在緩解支氣管黏膜水腫、減少炎性因子釋放等方面也具有一定作用[5]。
本次研究:研究組總有效率97.78%較對比組84.44%高(P<0.05);研究組咳嗽消失、憋喘消失、肺部啰音消失以及心率恢復正常等實際用時均少于對比組(P<0.05);結果說明干擾素聯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整體效果卓著,分析原因在于干擾素霧化吸入后,可直接作用于病灶位置,發揮良好抗病毒作用,同時,干擾素也能夠改善氣管微纖毛運動,促使痰液能夠更好排出,聯合用藥可彌補單藥治療的局限性,發揮協同增效作用,進而提升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臨床治療期間,采取干擾素聯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用藥方案,可取得滿意治療效果,有助更好改善癥狀體征、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