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曉瑜
(常熟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性病科 江蘇 常熟 215500)
皮疹是皮膚科常見疾病之一,各個年齡段群體均有發病可能,具體發病與微生物感染、過敏反應等因素有關,患者多為慢性皮疹情況,患者局部皮膚出現肥厚、苔癬樣變,伴有不同程度瘙癢問題,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很多患者會出現自卑和抵抗社交的問題,影響患者社會功能,對患者身心造成明顯傷害[1-2]。目前關于濕疹的研究不斷增多,但是具體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臨床尚無特效治療方式,此疾病還存在反復發作,病情遷延不愈的特點,增加了治療難度。目前臨床治療濕疹以藥物治療、紅光照射治療等為主,多選擇藥膏涂抹,具有見效直接、副作用小的優勢,但是具體藥膏選擇尚無統一標準,需結合患者實際需求做進一步探究[3-4]。本文探究了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療濕疹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我院2019 年2 月—2021 年1 月進行濕疹治療探究,隨機選取80 例患者,抽簽平分兩組。對照組,男24 例,女16 例,年齡23 ~61 歲,平均年齡(42.33±4.02)歲,病程2 ~8 年,平均(5.13±1.92)年,皮損形態:局部皮膚肥厚且表面粗糙:18 例,浸潤性暗紅丘疹17 例,不同程度苔癬、色素沉著20 例;試驗組男23 例,女17 例,年齡24 ~62 歲,平均年齡(42.76±4.55)歲,病程2 ~9 年,平均(5.54±1.67)年,皮損形態:局部皮膚肥厚且表面粗糙:17 例,浸潤性暗紅丘疹19 例,不同程度苔癬、色素沉著21 例。組間上述資料對比均衡性理想,可比。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濕疹診療指南》[5-6]中相關標準患者;②出現不同程度瘙癢患者;③近1 個月未服用過抗組胺或糖皮質激素等藥物;④神志清楚且自愿參與研究患者。
排除標準:①肝腎等功能嚴重障礙患者;②紅光照射治療或藥物過敏患者;③皮存在感染情況患者。
對照組 常規治療,給予患者紅光照射治療,使用我院紅光治療儀,型號為GMZ-8,由北京爍科中科信電子裝備有限公司提供,選擇混合波長輸出模式(650 nm、808 nm),輸出功率設定為800 mV,確定濕疹部位進行照射,持續治療20 min,每天治療1 次,療程控制在2 周。同時配合硫磺軟膏(新鄉市琦寧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9983172,規格:15 g)治療,叮囑患者早晚清洗皮膚患處,將水分擦拭干凈,取適量藥膏涂抹于患處,輕輕按摩至徹底吸收,持續給藥2 周;
試驗組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康(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00454,規格:15 g)治療,在對照組基礎上給藥,每天給藥2 次,給藥前需要清潔皮膚,保證皮膚干燥,根據皮損面積和程度適量給藥,藥物涂抹于患處后輕輕按摩,保證藥膏徹底吸收,每天觀察皮損、紅腫等恢復情況。
(1)臨床療效,參照癥狀改善情況進行評估,包括:皮損厚度、自覺瘙癢程度、皮疹恢復情況和皮膚軟硬程度,0 ~3 分4 級評估,總分12 分,分值高,癥狀嚴重。療效標準:顯效:治療后皮疹等癥狀基本消失,癥狀評分減分率>90%;有效:治療后癥狀改善,減分率在70 ~90%之間;無效:不及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7-8];(2)癥狀恢復時間,包括:紅斑、丘疹、腫脹、結痂;(3)嗜酸性粒細胞水平,于患者治療前進行血常規檢測,統計比較嗜酸性粒細胞水平。
采用SPSS 24.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 s)表示,行t檢驗。當P<0.05 時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試驗組紅斑、丘疹、腫脹、結痂消退時間均早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s, d)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s, d)
組別 例數紅斑丘疹腫脹結痂試驗組 407.21±1.33 6.34±1.05 8.34±1.67 8.55±1.87對照組 40 13.14±1.54 14.16±1.12 15.14±1.98 13.14±1.77 t 18.43132.21616.60411.274 P 0.0000.0000.0000.000
治療后兩組患者嗜酸性粒細胞水平低于治療前(P<0.05),組間對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嗜酸性粒細胞水平比較(± s,×109/L)

表3 兩組嗜酸性粒細胞水平比較(± s,×109/L)
組別 例數治療前治療后tP試驗組 400.87±0.15 0.11±0.0430.9260.000對照組 400.88±0.12 0.47±0.0917.2870.000 t 0.32923.118--P 0.7430.000--
濕疹為常見皮膚系統疾病之一,疾病發病主要誘因為人體變態反應,同時誘發濕疹因素較多,多由人體內外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使得皮膚表皮層、真皮層出現炎性反應[9]。發病后患者通常在下肢出現對稱性病變,伴有不同程度瘙癢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社交、日常生活。目前我國居民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同時人們生活壓力不斷增加,加之氣候變化異常,且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化學制品等刺激性物品概率增大,導致濕疹發病率不斷增加,對臨床治療工作提出了較高要求[10]。目前在濕疹治療中,臨床多采取藥膏涂抹治療,配合紅外線照射,能夠快速抑制病情發展,但是藥膏選擇仍無統一標準。
本文結果顯示:試驗組療效高于對照組,癥狀恢復時間和實驗室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原因分析如下:紅光照射治療在濕疹中應用較為廣泛,其穿透性強,照射深度在3.0 cm 左右,照射到皮膚上,機體線粒體可吸收光譜,以此產生共振效果,引起酶促反應,加速皮膚新陳代謝,改善蛋白質合成情況,進而加速濕疹部位肉芽組織生長,強化消炎作用。對照組配合硫磺軟膏治療,其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屬于油膏抗菌型角質松解劑,對角質層具有溶解作用,且止癢效果理想,但是抗真菌效果欠佳。而曲安奈德益康唑乳康為一種復方制劑,包括曲安奈德(0.1%)和硝酸益康唑(0.1%),前者為糖皮質激素的一種,能夠起到抗炎、抗免疫等作用,后者對淺部皮膚真菌病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抗真菌效果尤為顯著,兩種藥物復方制劑在抵抗皮膚炎癥,改善瘙癢方面效果顯著。此外藥膏的膏體均為水油半固體乳膏,對皮膚具有滋養和滋潤作用,藥物成分能夠更快、更直接地作用于皮損深處,對透明質酸酶具有拮抗作用,進而將內源性透明質酸水平調整為合理狀態,強化保濕效果,并促進皮膚屏障能力恢復,進而在改善臨床癥狀的同時,預防疾病復發。
綜上,在濕疹患者治療中,曲安奈德益康唑乳康更利于病情恢復,促進患者盡快恢復,且實驗室指標更為理想,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