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蓉,顧妮娜(通訊作者)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腎內科 云南 昆明 650000)
臨床上,腎病綜合征是好發于青壯年人群身上的常見腎內科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低蛋白血癥、大量尿蛋白、高血脂和高水腫等[1]。迄今為止,尚無治療腎病綜合征的有效方式,該病病程長、遷延難遇、反復發作,再加上長期應用激素容易產生多種副作用,患者很容易產生悲觀厭世、懈怠等情緒,治療依從性不高、生活質量較差[2]。個性化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方式,其以患者為中心提出個性化護理方案,通過人文溝通和關懷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探究個性化護理對腎病綜合征患者的影響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我院收治的腎病綜合征患者60 例。納入標準:①患者均與腎病綜合征臨床診斷標準相吻合[3];②患者均同意參與本次調查研究,且認知功能正常;③與此同時,排除不配合、認知功能障礙、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尿酸性腎病等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30 例,男18 例,女12 例,患者年齡18 ~59 歲,平均年齡(48.9±3.5)歲,患者病程1.5 ~8 年,平均(4.2±1.1)年,合并高血壓10 例,糖尿病8 例,冠心病2 例;對照組30 例,男17 例,女13 例,患者年齡18 ~58 歲,平均年齡(50.3±3.2)歲,患者病程1.3 ~9 年,平均(5.0±1.3)年,合并高血壓9 例,糖尿病7 例,冠心病3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主要包括遵醫囑用藥、健康教育、疑問解答等方面。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接受個性化護理,第一,全面評估患者病情。全面評估患者病情以及綜合狀況,在此基礎上提供個性化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交流過溝通,通過鼓勵、指導等方式,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加強與患者家屬的聯系,給予患者強大的社會支持系統,及時消除患者負擔及焦慮等情況,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疾病治療[4]。第二,個性化生活方式護理。結合患者情況,給予科學的休息與運動指導,合理運動。加強患者飲食護理,指導患者控制鈉鹽攝入,多吃土豆、大棗、橘子等含鉀食物,并適量補充魚肉、雞蛋、牛奶等優質蛋白[5]。加強患者生活方式護理,勤剪指甲、勤換內衣物,保持個人衛生,預防皮膚水腫感染。第三,個性化用藥指導。詳細告知患者病情,將疾病發生機理、治療方式、配合要點等講清楚,提高患者配合依從性。告知患者用藥的副作用,這屬于正常現象,不能因為副作用減量太快或停藥,預防病情反復[6]。
(1)比較兩組治療依從性。自行設計調查問卷,調查患者護理前后的治療依從性,量表主要包括疾病認知、規范用藥、生活方式、定期復診等維度,每維度滿分100 分,分數與患者治療依從性成正比[7]。(2)比較護理前后兩組患者臨床指標。主要包括尿蛋白定量和血漿蛋白水平。(3)比較護理前后兩組生活質量。選擇美國醫學局研究的SF-36生活質量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主要分為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衛生、情緒角色等領域,分數與患者生活質量成正比[8]。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治療依從性各維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疾病認知、規范用藥、生活方式、定期復診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s,分)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s,分)
組別時間疾病認知規范用藥生活方式定期復診觀察組護理前 73.6±3.1 72.6±2.2 70.8±3.1 71.3±2.2對照組護理前 73.6±2.3 71.5±2.4 71.7±2.7 71.2±2.3 t 0.3740.4771.3210.587 P>0.05>0.05>0.05>0.05觀察組護理后 92.7±4.4 92.5±6.5 92.4±4.2 95.2±5.2對照組護理后 79.5±0.6 80.5±0.4 78.4±4.3 79.6±3.9 t 6.3444.2985.9576.245 P<0.05<0.05<0.05<0.05
護理前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尿蛋白定量、血漿蛋白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s)

表2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s)
組別時間尿蛋白定量/(g?d-1)血漿蛋白/(g?L-1)觀察組護理前5.9±0.321.5±2.8對照組護理前5.8±0.521.8±3.0 t 0.3240.552 P>0.05>0.05觀察組護理后1.2±0.138.9±3.5對照組護理后3.5±1.129.9±3.3 t 6.3245.023 P<0.05<0.05
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衛生、情緒角色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s,分)

表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s,分)
組別時間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衛生情緒角色觀察組護理前 71.2±1.0 70.2±2.2 70.3±3.2 71.2±2.5對照組護理前 71.4±1.1 70.9±2.0 70.9±2.7 71.0±2.1 t 0.3540.2590.5780.339 P>0.05>0.05>0.05>0.05觀察組護理后 95.5±3.2 94.2±3.9 94.3±4.4 93.0±5.2對照組護理后 78.6±3.3 75.1±6.2 76.3±5.4 73.6±6.4 t 6.3244.9873.5244.887 P<0.05<0.05<0.05<0.05
腎病綜合征病程長、副作用多,嚴重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患者治療依從性不高,反過來又會加劇疾病的進展。故而,疾病的治療對于臨床護理質量要求較高。傳統以疾病為主的護理模式,忽略了患者個人感受,護理效果不佳。在本文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個性化護理,針對患者個人情況,提供針對性的心理護理、用藥護理以及生活方式護理,以患者為中心,提供針對性強的護理方案,效果顯著。通過本文研究證實,護理后,觀察組疾病認知、規范用藥、生活方式、定期復診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尿蛋白定量、血漿蛋白水平優于對照組,觀察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衛生、情緒角色等得分均高于對照組,這與盧錢娣等[9]的研究結果相吻合,提示個性化護理對腎病綜合征患者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對腎病綜合征患者的影響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與生活質量,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