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推出了三項舉措,聚焦我國種子基地建設水平不高、生產模式單一、管理服務滯后等問題,突出保供、突出企業、突出服務,全面推動國家級制種基地轉型升級。
突出保供,投入倍增。以保障糧食安全和種源供給安全為底線,以主要糧油作物種子基地為重點,以田間基礎設施完善、制種科技裝備提檔升級為主要內容,提升良種綜合生產能力,優化供種結構,改善供種質量。自2021年起,制種大縣的獎勵資金由每年的10億元提高到了20億元,單個制種大縣年度獎勵資金最高可達5000萬元,可連續獎勵5年。
突出企業,創新模式。2021年開始實施并逐步推進“1+M+N”模式,推動基地健康發展,即一個作物品種對應選擇M家龍頭企業與N個基地縣對接。制種大縣應結合基地建設和發展實際,選擇行業排名靠前,有影響力、有科研能力、有發展潛力的龍頭企業對接,實現獎勵大縣與龍頭企業共建基地、共育企業、共促產業的目標。
突出服務,動態調整。支持地方管理部門完善監管手段,強化主體準入、質量抽查和信息收集等日常管理工作。建立信用評價體系,實施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立足未來農業生產模式轉變,扶持一批服務于耕、種、管、收全程專業化服務的組織,提高機械化水平,降低制種成本,提升種子生產保障和市場競爭能力。全面落實地方政府和企業責任,嚴格執行“有進有出、動態調整”的管理模式,強化績效考核,根據年度績效考核結果,暫停或取消部分任務完成不力、縣企結合不緊密的大縣獎勵及企業扶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從2021年開始,探索利用遙感監測、無人機拍攝,構建一體化監管網絡體系,重點解決無證生產、非法生產轉基因種子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