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糧食安全視角下國際公約對中國農業植物遺傳資源保護體系構建的啟示

2021-12-14 10:17:45
糧食科技與經濟 2021年4期
關鍵詞:植物資源農業

李 敏

(吉林大學 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2000)

1961年,比利時、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荷蘭在巴黎簽署《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標志著植物新品種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化。1993年簽署的《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目的在于保護地球動植物遺傳多樣性及相關傳統知識,明確締約國享有管理勘探開發生物遺傳資源的主權,體現出發展中國家要求公平分享領土內生物資源權益的訴求。1995年,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規則中強加知識產權國際保護,《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第27(3)(B)條要求各成員國應通過專利或一種有效的特殊制度或通過這兩者的組合來保護植物新品種。為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承諾,類似中國、印度的發展中國家含蓄地放棄了1983年《國際承諾》中“所有”植物遺傳資源都應被視為“人類共同遺產”的立場。此后,基于對《生物多樣性公約》(CBD)導致動植物遺傳資源禁錮的擔憂,先是國際植物遺傳資源委員會(IBPGR)將其擁有的植物遺傳資源置于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FAO)管理框架內,再是經過長達七年的談判最終簽訂《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并于2004年6月生效。該條約承認“各國對本國植物遺傳資源的主權”,但同時呼吁締約國將與糧食和農業有關的植物遺傳資源匯聚到新多邊體系(MLS)。

植物新品種領域創新的生命周期始于獲取植物遺傳資源目的是培育新的更高產、更好品質或抗病蟲害的植物新品種,具有更有益的特性對農民和增進社會福祉有利[1]。而植物遺傳資源是人類食物系統及農業生產的基礎,規范育種者使用資源、保護農民權利、構建資源獲取及惠益分享機制就變得非常重要。

1 植物新品種的產生及對世界農業貿易格局的影響

新的植物品種是通過自然或人為干預創造的。通常農民或研究人員通過觀察植物的形態變化,比如新的顏色、不同大小的果實、對特定害蟲或疾病的抗性。這些特性是自然發生的基因突變,也是自然進化的先決條件。如果發現這些新特性是有益的,這些植物品種可以單獨分離和培育[2]。

創造新植物品種的第二種方法是通過人類干預的植物育種。多年來,植物育種者通過基于孟德爾遺傳學原理的傳統育種技術創造了新的植物品種,這些傳統的育種技術不同于通過生物技術工具的幫助,人類直接操縱基因來創造轉基因生物。在農業方面,植物育種者的目標是開發新的植物品種,這些品種表現出可以增加產量、確保更好的抗病性、更吸引人的視覺外觀或甚至更好的味道和香氣的特性。這些新品種可以通過不同的育種技術來培育,以確保后代具有理想的品質。例如一種小麥品種具有抵抗特定疾病的特質,可能與另一種高產但不抗病的小麥品種雜交,以獲得既抗病又高產的小麥優質品種。因此,創造新植物品種的關鍵是獲得大量的植物遺傳物質。植物育種者可獲得的遺傳物質越多、種類越多樣,創造新的植物品種的機會就越大,這些新的植物品種可以提高產量、抗蟲害能力和其他屬性,而這又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有利可圖的農業收入和穩定的糧食價格體系所必需的。

不同地區在獲取新的植物遺傳物質方面高度相互依賴[3]。有些地區天然比其他地區有更多的植物遺傳多樣性。例如,與亞洲、南美和非洲相比,北美和歐洲的植物遺傳物質多樣性較差[4]。

主要作物遺傳多樣性差存在很大的風險,即作物遺傳的一致性會導致整個作物體系在疾病爆發或害蟲攻擊時容易被整體消滅。例如,1970年一種攜帶特殊癥狀的疾病攻擊了90%美國玉米品種,從而導致當年玉米作物大量減產。此后美國作物通過與來自其他地區的植物遺傳物質進行融合育種得到改善。例如,一個土耳其品種提供了增強美國小麥抗條銹病所需的基因,一個印度品種提供了增強美國高粱抗綠盲蝽的基因,一個埃塞俄比亞品種增強了美國大麥作物對黃矮病的抗性。

植物遺傳物質是否應該無縫跨越國界的問題,往往是從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利益訴求視角來看的,因為發展中國家的農作物往往具有更多的遺傳多樣性,盡管如此但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自給自足獨善其身。發展中國家也從更高產量、更好品質和抗病蟲害的水稻和玉米新品種開發中獲益。以水稻為例,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能夠從大約60個不同的國家獲得成千上萬種不同的水稻品種,其開發的水稻品種IR8是通過原產于臺灣的矮稈水稻品種迪吉烏根和印度尼西亞的高稈水稻品種佩塔的雜交品種,該新品種極大提高了水稻產量。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另一個受歡迎的水稻品種是IR64,它的血統來自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菲律賓、泰國、越南和美國的20個地方品種。

前述案例說明植物遺傳物質在全球范圍內的交流分享所獲得的好處,但接下來將要分析的“印度Basmati水稻案”及“馬里長粒稻案”將提供另一種視角。首先,Basmati水稻是一種長粒芳香大米,生長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某些地區。它因其味道、香氣和谷物的長度而受全球消費者的歡迎,算得上是全球最貴的大米,也是印度最有價值的農業出口產品。90年代中期,印度就植物新品種的專利和商標地位問題產生巨大爭議。一家名為RiceTec的公司在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申請了對“Basmati”植物品種的專利保護,并以“Kasmati”和“Texmati”商標在美國銷售長粒大米。隨后印度政府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起復審程序,使前述具有爭議的專利注冊申請被取消[5]。RiceTec進行專利申請的原因是它成功培育了一種可以在美國生長,但味道和氣味仍類似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生長的Basmati水稻,RiceTec在育種過程中發現美國與原產地不同的天氣條件和土壤條件導致很難直接在美國種植與南亞相同品質的Basmati水稻。因此,RiceTec首先從愛達荷州的國際農業研究中心(IARC)獲得印度和巴基斯坦捐贈給該中心的Basmati育種材料[6],隨后設法將這些傳統的Basmati水稻品種與美國矮稈水稻品種雜交,最終得到具有Basmati長粒芳香特征且可以在美國種植的水稻品種[7]。理論上講,這意味著美國農民可以在利潤豐厚的國際大米市場上與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原產地出口農產品競爭,即全球范圍內植物遺傳物質的自由分享交換將最終影響發展中國家的商業利益[8]。其次,“馬里長粒稻案”是印度卡塔克工作的一名研究人員發現,一種來自馬里的水稻品種對白葉枯病具有抗性。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的研究人員經過15年的時間,開發出了一種高產抗枯萎病的水稻品種。研究人員還發現,這種耐藥性是由一種叫做XA21的基因造成的[9]。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允許來自加州大學的某些研究人員利用生物工具對基因進行繪圖、測序和克隆。加州大學隨后在美國申請了該基因序列的專利,并獲得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的批準。

綜上,有助于清晰地理解不受限制地分享植物遺傳物質將會如何影響植物新品種的育種研發創新、農作物產量以及世界范圍內的農產品貿易格局。

2 國際公約中的農業知識產權政策框架概述

1883年“巴黎公約”首創“工業知識產權”概念,并逐步擴展到包括農產品和農業提取物的材料。此后歐洲試圖通過種子控制委員會規范種子使用。而美國希望通過專利來規范保護。直到20世紀70年代,人們就農產品應受專利之外的知識產權保護達成共識。1973年《歐洲專利公約》(EPC)第53條(b)項排除條款,即“不能取得專利的發明:植物或動物品種或者實質上是生產動植物的生物學方法。本規定不適用于微生物學的方法以及用該方法獲得的產品。”隨后1995年《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第27條第(3)款(b)項,“各成員可拒絕對下列內容授予專利權:除微生物外的植物和動物,以及除非生物和微生物外的生產植物和動物的主要生物方法。但是,各成員應規定通過專利或一種有效的特殊制度或通過這兩者的組合來保護植物品種。”

從歷史角度看,知識產權是國家給予地域內權利主體的壟斷保護,會威脅傳統農民享有的分享、保存、交換和銷售農產品和種子的“自然權利”。因此,在國際公約的農業知識產權政策框架下,構建“獨具特色”的制度以平衡植物育種者權利與農民的權利就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2.1 《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

《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是通過保護植物育種者權利,鼓勵其開發植物新品種增進社會福祉,培育更高產量、更好品質和抗病蟲害的新品種將提升農業生產力。盡管該公約有利于科學發展并鼓勵創新,但缺點在于未承認當地土著社區和農民對植物遺傳資源或相關知識的貢獻,限制了農民保存、交換和銷售種子/繁殖材料的權利。公約第15.2條規定,允許農民使用、保存受保護品種的種子,有權在自己土地上再種植,但只允許種植一種特定作物,且收獲的種子僅可用于繁殖目的,并需向育種者支付報酬。因此,當農民以繁殖為目的交換、分享或出售農場種子時,很可能會與植物育種者發生權利沖突。根據人權影響評估機構(HRIA)的報告,公約保護育種者權利將會使種子變得昂貴或減損種子可獲得性,最終影響糧食系統的安全。而廣泛使用種子公司優良新品種會導致農民逐漸失去植物遺傳資源與相關知識。因此完全采用《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并不完全適合擁有傳統農業社區的發展中國家。只有建立特殊的植物保護制度才能讓各方公平公正地共享植物遺傳資源惠益。

2.2 《生物多樣性公約》

《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的目標是采取措施阻止人類活動破壞動植物遺傳多樣性,承認各國享有管理勘探開發生物遺傳資源的主權,保護土著社區農民的權利,及公正公平分享研究和開發成果以及遺傳資源的商業和其他利用所產生惠益。

舉例來說,發達國家的科學家在野外進行有益特性的植物勘探考察,意圖用于開發新藥、化妝品、農用化學品;發展中國家的土著社區農民向其無償分享某種植物醫藥特性知識,科學家鎖定識別具有有效成分的某種植物,通過實驗合成專利并制造含植物提取物的藥物獲利。從公平公正的角度講,自資源創新中受益的企業理應與擁有這些植物遺傳資源及相關知識的國家或社區分享利潤[10]。

2.3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為上述與農業知識產權有關的國際公約奠定重要的執行基礎。協定第27條第(3)款(b)項要求各成員國應通過專利或一種有效的特殊制度(按1991年或1978年《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制定國內法)或通過兩者組合來保護植物新品種。這為發展中國家通過特殊制度兼顧保護育種者權利、農民權利及鼓勵植物創新活動提供了合法性,但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未能有效地利用這點[11]。

2.4 《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

《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 RFA)是為了公正公平地維護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多樣性,遵循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原則,強調分享利用植物遺傳資源所獲惠益,承認土著社區農民為保護和發展植物遺傳多樣性資源所作的貢獻,保護農民出售、交換和保存種子的自然權利,構建更適合各締約國農業系統和現實的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體系[12]。公約第9.3條承認農民享有保存、使用、銷售和交換農場保存的種子和其他繁殖材料的權利,公正公平地分享利用植物遺傳資源進行糧食農業生產的惠益的權利。

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選擇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為基礎,在實際操作中遵循《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提供的替代框架所列明的原則,通過創新立法以平衡公共利益、商業利益和農民利益。

此外,《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為所有簽署國和國際植物遺傳資源委員會(IBPGR)下的國際農業研究中心(IARCs)規定了一項義務,即要求多邊分享提供與《條約》附件一與全球糧食安全和相互依存有關的64種糧食作物有關的植物遺傳資源。尋求獲得并利用上述材料的個人或企業須簽署《標準材料轉讓協議》(SMTA),但使用范圍限定于食品和農業的育種和研究,不得用于其他化學和藥物研究。

2.5 《名古屋議定書》

2010年通過的《名古屋議定書》,體現了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終就未來十年世界生態系統保護目標和生物遺傳資源利用及惠益分享規則達成一致。各方承諾在2020年底前擴大保護森林、珊瑚礁及其他受威脅的生態體系,2050年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存”。議定書規定通過適當資金援助和技術合作來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生物遺傳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3 立法保護農民權利與育種者權利的制度衡平

受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和加入WTO的影響,我國于1997年頒布《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規定“植物新品種是指經過人工培育或對發現的野生植物加以開發,具備新穎性、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并有適當命名的植物品種。”培育植物新品種需要數年的雜交和選育,不但耗時長而且投資高。

《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規定各締約國指定的國家機關向滿足植物新品種測試要求的權利申請人登記注冊植物新品種權。公約第15條規定了育種者權利例外,即用于非商業目的私人使用、實驗(測試)目的、進一步育種及使用農場保存的種子。基于此,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第十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使用授權品種的,可以不經品種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使用費:(一)利用授權品種進行育種及其他科研活動;(二)農民自繁自用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建立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的關鍵在于能夠自由獲得受保護品種以供進一步研發、培育和商業化所產生的新品種[13]。從農民權利角度看,農民有權生產、保存和儲存種子供自己使用,農民有權分享、交易和交換種子以供當地耕種。進入農民種子系統的受保護的新種子隨著時間推移,當地繁殖可能產生不屬于正式種子系統的適應性品種,此類適應性品種難以達到新品種要求的遺傳一致性要求。但承繼數百年遺傳多樣性及適應性的此類作物往往更強壯更具適應性[14]。一致性是正規種子系統的核心,而多樣性和適應性是農民種子系統的核心。”

2014年6月生效的《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是在1972年及1991年修訂版的《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基礎上談判簽署的,前者在農民權利與育種者權利的制度衡平方面作出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制度性安排,下文將對兩者中有關農民權利的不同約定進行比較分析。截至目前,我國已簽署1972年的《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尚未引入其1991年修訂版內容,且暫未簽署《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

3.1 保存種子的權利

傳統的農民權利包括種子和其他材料的使用、交換和銷售。1978年《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在序言中描述了農民權利的重要性,但僅將其作為締約國可選項。而《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和1991年《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正文確立了農民權利的根本地位。

3.2 品種注冊的權利

《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和1991年《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都未承認農民擁有品種注冊權利。目前部分發展中國家如印度、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在國內立法中明確農民擁有與育種者對等的品種注冊權。

3.3 惠益共享的權利

《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第9條,確認農民有權公正公平地參與分享利用植物遺傳資源的惠益。在《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規定的育種者研究豁免基礎上,《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規定通過STMA或標準材料轉讓協議獲取植物遺傳資源進行研發,有助于培育更高產量、更好品質和抗病蟲害的新品種。加拿大等少數發達國家鼓勵擁有植物遺傳資源及傳統知識的土著社區參與并分享育種生產和分享惠益[15]。

3.4 傳統品種未公開使用應獲得補償的權利

《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第9條第(2)款,將保護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確定為農民權利之一。鼓勵生物盜用和挪用遺傳資源現象比較嚴重的發展中國家將該權利納入國內立法。

3.5 獲得獎勵和認可的權利

《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第9條、第13條和第18條,規定認可支持并獎勵土著社區農民對保護和改良植物遺傳資源的貢獻。印度2001年《植物品種保護法》和《農民權利法》第39(1)條,認可并通過基因基金獎勵農民在養護、保存野生近親和陸地小種遺傳資源方面的貢獻。

3.6 獲得免費法律服務和免受侵權的權利

盡管農民對法律的無知不是侵權行為的借口,但如果農民行為是在《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例外的范圍則不受追究。部分發展中國家為農民提供免費法律服務,印度和泰國國內立法保護農民善意情況下免受侵權責任追究。

4 國際公約中的農業知識產權政策對植物遺傳資源創新的激勵

雖然《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在保護農民權利方面頗具美譽,但站在植物基因技術創新及生物技術進步的角度,保護并鼓勵育種者進行創新研發方面《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無疑是最好的[16]。

《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的使命是建立有效的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鼓勵開發和改良植物新品種以增進社會福祉,使得成員國農民都有機會獲得改良的優質新品種。其內在平衡在于既為農民在自己農場保存并繁殖自用種子留出空間,還通過研究豁免規則允許育種者使用受保護的品種進行新的育種研發(包括基因工程改良)。如果沒有《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及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育種研發、技術交流及種質許可將無法進行,該公約的規則對依賴生物技術進行植物創新的發展中國家是非常理想的。例如,塔吉克斯坦鼓勵外國育種者與當地農民合作,育種者獲得新的植物遺傳資源進行研發并獲得新品種授權生產、銷售、復制、營銷等權利,而農民根據許可協議獲得優質作物品種,有效刺激當地農業經濟增長。但是在《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框架下,植物新品種制度未能提供平等保護,保護農民擁有的傳統植物遺傳資源是非常困難的,目前國際公約尚未承認集體所有制,只有個人或企業才能作為權利申請主體。隨著受保護的植物新品種范圍和種類不斷擴大,種子的使用、適應和交換產生諸多限制。考慮到農民回收受保護品種的行為在糧食安全和多樣性方面的積極作用,應該保障農民進行適應當地條件的種植行為不受阻礙。

《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與《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具有互補性,但也存在潛在沖突:一方面,在生物多樣性較少的單一栽培品種國家,更需要保護育種者進行創新育種研發的商業化權利[17]。另一方面,生物多樣性較多的國家對植物遺傳資源主張權利的要求在增加,需要保護農民保存、出售和交換種子的權利,以保存和可持續地利用并進一步研發多樣化更具適應性的新品種。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為締約國制定適應其自身實際情況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奠定了基礎,允許每個成員國根據《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UPOV)或《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自由制定國內立法,以兼顧植物新品種創新、植物育種者權利及農民權利。

5 構建我國現代農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建議

我國于1997年頒布《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規定植物新品種,是指經過人工培育的或者對發現的野生植物加以開發,具備新穎性、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并有適當命名的植物品種。1999年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執行1978年文本。2020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民法典》,規定民事主體依法享有植物新品種的知識產權。2015年修訂《種子法》新增“新品種保護”一章,將《條例》內容上升為法律。《民法典》中植物新品種與專利雖同為知識產權,但《專利法》的法律位階在《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之上,且《專利法》明文規定不保護動、植物品種,僅對生產植物品種的非生物學方法給予專利保護。基于目前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的國內立法,結合對國際公約中相關農業知識產權政策的研究,提出對構建我國現代農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三點建議。

5.1 監管境內生物勘探行為,并構建惠益分享機制

根據1993年《生物多樣性公約》(CBD),印度于2002年頒布旨在規范境內生物勘探的《生物多樣性法》,新設國家生物多樣性管理局管理境內所有生物材料的獲取,賦予其對尋求獲取生物材料的組織或個人施加任何條款,包括收取或協商使用費、特許權使用費,并與獲得相關傳統知識的土著社區農民分享惠益。任何權利人以基于印度生物資源的研究成果在印度或境外申請知識產權時,都必須獲得印度國家生物多樣性管理局許可。上述使用費/收費可直接與相關受益人分享,也可以存入國家生物多樣性基金,該基金除將惠益公正公平地分享給“利益申請者”外,還可用于保護和促進生物資源多樣性。例如,如果在生物勘探考察期間,一個人或一個社區能夠接觸到與某種生物資源有關的傳統知識,并與科學家或研究人員分享這些知識,印度國家生物多樣性管理局必須確保這些人或社區能夠從他們與科學家或研究人員分享的知識的商業化中獲得利益。

5.2 建議強制披露任何植物遺傳資源的來源,并支持對《標準材料轉讓協議》的有效執行

《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的目標是建立一個“便利獲取”和“公平分享”利益的多邊體系。條約要求申請獲取遺傳材料的個人或企業須自愿或強制支付根據《標準材料轉讓協議》CSMTA)獲取植物遺傳資源進行商業化利用所獲收益的一部分。支付是自愿還是強制取決于遺傳材料是否可以自由獲取以用于研究和育種。若遺傳材料使用者未免費提供其創新研究成果,則必須向根據《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設立的基金支付使用費,基金理事會可授權將這些資金用于保護成員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植物遺傳資源。

將《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 GRFA)、《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和《生物多樣性公約》(CBD)聯系起來分析,任何接受者都必須簽署SMTA協議并與土著社區農民分享商業化惠益,且禁止植物遺傳資源的接受者對收到的材料主張知識產權。如果接受者違反SMTA協議條款,提供者可依據2004年《國際商事合同通則》(PICC)申請仲裁并要求承擔損害賠償和其他補救責任。而要求強制披露任何植物遺傳資源的來源,將有助于跟蹤育種創新者使用世界各地生物資源及其申請專利或植物新品種保護的方式,這將使各國政府能夠審查創新者是否根據《生物多樣性公約》(CBD)和附帶的《名古屋議定書》(ABS)合法獲得遺傳材料,并撤銷不遵守規則的申請人已有的知識產權。

5.3 建議所有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建立“實驗性公地”

1993年,《生物多樣性公約》(CBD)重申所有國家對其生物資源擁有主權,《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呼吁各國行使這一主權,將與糧食安全有關的在其“管理和控制”下或“在公共領域”的64種糧食作物遺傳資源匯集成新多邊體系(MLS),這就隱含排除了所有受締約國知識產權法保護的植物遺傳資源。后TRIPs時代,幾乎每個國家(最不發達國家除外)都被要求通過國內知識產權立法保護植物新品種,越來越多的植物新品種將受專有保護,從而脫離國家和公共領域控制。因此,這些植物遺傳資源將不能在新多邊體系(MLS)中共享,直接減少了可用于育種實驗研發創新的遺傳資源。為避免此類情形損害世界整體農業發展目標,《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締約方應考慮共同建立目的僅限于科研實驗“實驗性公地”。

猜你喜歡
植物資源農業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資源回收
哦,不怕,不怕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資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將植物穿身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制服无码网站|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无码|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亚洲h视频在线| 日本午夜三级|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女人爽到高潮免费视频大全|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无套av在线|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草中文网| 国产精品区网红主播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狠狠色综合久久狠狠色综合|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五月六月伊人狠狠丁香网| 久久人妻xunleige无码| 国产情侣一区| 五月婷婷精品|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婷五月综合|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狼人色|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视频在线网| 国产爽爽视频|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 色综合手机在线|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91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麻豆另类AV|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看| 婷婷六月色| 国产天天射|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精品91视频| 亚洲动漫h|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99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成一级| 啦啦啦网站在线观看a毛片 | 国产爽爽视频|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九色视频一区|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四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久久www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的| 91欧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