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6 日,河南省召開全省農業農村恢復重建工作會,就全力以赴抓好災后農業生產恢復工作,努力實現大災之年全省糧食和農業取得較好收成作出具體部署。
抓好秋糧生產管理、奪取秋糧豐收。一是抓緊抓好絕收地塊改種,力爭少減產。全省38 萬hm2絕收地塊改種是當前農業生產恢復最緊迫的任務。各地要加大投入,盡快排除田間積水,曬田散墑,因地制宜改種甜糯玉米、綠豆等短生育期糧食作物和蘿卜、白菜等蔬菜作物。二是加強受災地塊管理,力爭不減產。全省有60 萬hm2受災農作物過水之后土壤肥力流失嚴重,各地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組織社會化服務組織,利用無人機噴施葉面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農作物生長恢復,力爭不減產。三是全面搞好無災地塊管理,力爭多增產。從目前情況看,沒有受災的440 萬hm2秋糧作物和240 萬hm2經濟作物長勢較好,呈現增產趨勢,有望部分彌補受災損失。各地尤其是豫南和豫西丘陵旱區,要動員指導農民全面抓好肥水管理,加強病蟲害防控,力爭多增產,以豐補歉。
突出抓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突擊打撈處理死亡畜禽。前期全省已打撈處理死亡畜禽1 024 萬頭只,還剩240 多萬頭只。各地要盡快打撈死亡畜禽,做到應撈盡撈、徹底打撈,確保近兩天全部打撈完畢。同時,因地制宜及時進行處置。二是全面開展消毒消殺。死亡畜禽打撈處理完后,要組織直升機、無人機等設備,對過水農田、村莊和養殖、屠宰、無害化處理、死亡畜禽掩埋點等關鍵場所進行全面消殺,同步做好殺蚊蠅滅鼠工作。三是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各級要加密疫情監測,對免疫抗體水平較低的畜禽及時補免補防,嚴防重大動物疫病發生,力爭退水半個月內實現畜牧生產基本恢復正常。
盡快修復水毀農業設施和全面開展災后農村環境整治。其中,對損壞較輕、需要局部修復的高標準農田,要納入農田水利設施整治,一并進行修復;對需要重建的高標準農田,要納入省發展改革委災后修復、重建項目庫,盡快開展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