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皓然,王朝興
(河北工程大學園林與生態工程學院 河北 邯鄲 056000)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發展是國家重點關注的問題。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我國仍堅持發展農業,保證農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基礎地位。在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應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農業,并通過對當下農場生產經營形式的優化,結合科學的農場管理工作,確保我國農業現代化穩步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農場管理工作實質上與小型企業相同,對農場管理者的個人素質方面有較高的要求。由于農場主大多是長期從事農業經營活動且有一定經濟實力和戰略眼光的農民,他們的農場工作經驗較豐富卻缺乏相應的管理經驗,沒有現代化管理理念,導致農場主憑借以往的種植經驗開展農場經營,極大程度影響了農場的發展[1]。
由于農場的經營工作大多由農場主負責,要想更好地發展,需要有一定規模的土地作為保障。現階段農村土地流轉缺少相應規范,農場主在擴大規模時,受到外界因素影響較大,導致農場規模無法得到擴大,影響了我國農業的發展。同時,由于農民缺乏法律意識,私自流轉土地的現象一直存在。土地流轉通常只以一句話或一張書面字據為依據,土地權責關系不明確,并且我國土地流轉制度的完善程度不足,導致農村土地流轉情況較差,出現土地糾紛問題時很難有效解決問題[2]。
在農場發展階段,影響發展速度的重要因素是農場的專業人才和技術不足。農場的日常工作需要專業人才使用科學的技術指導實踐,但是現階段我國的農場工作人員多為當地農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對專業知識的了解程度不足,根據以往經驗開展工作,會導致農產品產量得不到有效提高,農場遭受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農場的專業知識培訓時間與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沖突,造成技術推廣不到位。若通過講座或培訓的方式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工作人員的疑惑無法得到有效解答,會降低工作人員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甚至由于占據個人時間導致工作人員產生排斥心理。這些情況都將導致工作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得不到提高[3]。
現代農場的發展方向是現代化、科技化。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表現形式,制定標準化的農機管理措施是直接影響農業生產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現代農場管理工作中,推動農機管理標準化可以保障農機具的技術狀態,使其在工作過程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將農機具和傳統農業技藝進行結合,可以高標準、高質量達到農場對農機具的使用要求,并且標準化管理可以有效延長農機具的使用壽命,在提高農機具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基礎上保障農機具的使用年限,為農場節約農機具方面的經濟成本,提高農場的經濟效益。農機管理標準化可以保障我國農業生產工作中的優質性、高效性、低耗性以及安全性,有助于將我國農業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相結合,在提高農業產量的條件下,良好執行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獲得良好的技術、經濟以及社會效益[4]。
農場是一個企業組織。管理人員需要對企業發展全局進行把握,及時準確地了解市場動向。開展農場財務預算管理工作時,管理人員可以對農場現有的資源進行交替使用,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現有資源的價值,編制符合農場現狀的最優預算方案,減少管理決策的盲目性,最大程度降低決策風險。
同時,管理人員應保證農場管理決策的科學合理性,使農場工作滿足外界市場的客觀需求,最大程度提高農場的綜合盈利能力[5]。
農場基層單位之間的獨立性較高,但是農場的經濟效益需要各個部門協調一致才能實現。農場的財務管理人員應將各個部門的預算情況作為各項業務和績效考核的依據,達到協調農場內各個單位和部門在各個環節開展業務活動的目的,降低農場內部部門之間出現矛盾和沖突的概率,最大限度保持農場經營工作的平衡性。
農場財務部門開展財務預算工作時,需要對農場的宏觀情況進行分析,對農場的各種經營行為進行審核,這樣才能對農場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利益關系進行有效協調,使預算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和說服力,避免農場內各個部門的人員在執行過程中出現抵觸情緒,保證農場日常工作的順利開展。農場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對財務預算的批復,達到對農場進行宏觀調控和決策的目的[6]。
在農場管理工作中,如果缺乏科學、有效、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以及人才管理措施,農場現代化發展一定會受到影響,導致農場無法適應當下經濟市場化和知識化的需求。人力資源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是“以人為本”理念的核心。農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點是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讓工作人員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應重視工作人員追求公平的想法,在滿足工作人員此類要求的基礎上,遵循管理工作的原則,在不影響農場整體利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滿足工作人員的要求,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農場效益。管理人員應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人力資源也是資源、優先投入人力資本、工作人員和農場共同成長、社會評價、市場配置、引才借智以及法制管理”等觀念[7-8]。
現階段,我國農場的人員數量較多,但是工作人員的素質普遍較低。針對這一情況,管理人員應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進行培養,培養復合型工作人員。農場工作人員不僅要擴大知識面,還應對自身知識進行融合,掌握各項技能,提高專業水平以及工作素養。農場管理人員不僅需要轉變人力資源管理的思維,同時還要培養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提高工作人員的技能熟練度和工作積極性,培養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和責任意識,以此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和效率,達到增加農場經濟效益的目的[9]。
國民經濟的發展以我國的農業發展形勢為基礎,農業是影響國家長遠發展和國計民生的重要因素。在現階段我國農業步入現代化發展階段的過程中,如何對農場進行有效管理,是推進我國農業發展進程的重要措施。加強農場管理,優化管理措施,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方向。因此,現代農場在發展過程中應重視管理人員的管理經驗,同時吸引專業的技術人才。國家應出臺推動農場發展的相應政策,保證我國農業的發展速度,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