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現
(林州市農業農村局 河南 安陽 456550)
中藥材產業在我國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是我國獨特的農業類型之一,是祖先在治療疾病過程中形成的智慧結晶。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始終十分重視對中藥材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醫療事業的整體發展,中藥材產業處于不斷發展的階段,政府對中藥材產業的發展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為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現階段,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提高我國的綜合競爭力,需要提高中藥材這一特色產業的產業化程度。
我國中藥材產業雖然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但在時代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農業經濟整體結構不斷改革與創新,為中藥材產業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傳統中藥材產業在發展中面臨的問題逐漸凸顯。
當前,我國中藥材產業信息化程度不高,導致中藥材生產人員不能及時獲取市場信息,不能依據市場實際需求擴大生產規模,導致資源配置不合理,減少了中藥材生產業的總體收入。在盲目擴張中藥材產業的過程中,缺乏對中藥材資源開采的合理規劃,不利于中藥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降低了中藥材產業的整體生產質量。
針對當前我國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情況,需要積極培養專業化人才,提高并創新經營理念,對傳統中藥材生產模式進行改革,提高中藥材生產的信息化、機械化、產業化水平。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為了提高產業的綜合競爭力,應推進產業品牌建設,形成良好的社會影響力[1]。
當前,我國政府十分重視中藥材產業的推廣,在一些偏遠地區中藥材種植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推動了小康社會的建成,中藥材產業化的進程逐漸加快。但在中藥材種植過程中,缺乏新技術的普及,大部分中藥材種植人員依舊采取傳統的方式進行種植。傳統種植手段缺乏科學規劃,影響了產業規模的擴大,導致生產的藥材質量得不到保障,無法滿足中藥材市場的需求。傳統的中藥材種植手段缺乏對資源開采的長久考慮,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不利于中藥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當前中藥材種植缺乏有效的技術推廣,導致新的技術不能被有效運用到中藥材種植中。從事中藥材種植的農民通常不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在學習新技術的過程中面臨一些困難,不能有效掌握先進的種植技術。現階段,大部分藥農選擇傳統手工方式進行種植,科學性較低,為技術推廣帶來了阻礙,藥農的意識有待提高。
當前,一些中藥材種植地區缺乏科學的育種體系,導致種植過程中沒有使用優質種苗,為了降低育種過程中的成本消耗,提高整體經濟收益,一部分中藥材種植人員使用的種苗以野生開采獲取為主,這些野生品種缺少科學的培育,生長出來的藥材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同時,在缺少科學規劃的情況下對野生資源進行過度開采,會對中藥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影響[2]。
中藥材的質量影響中藥材在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只有樹立良好的品牌,才能保證中藥材產業的整體收入。當前,我國大部分中藥材產業面臨的問題是無法保證中藥材的質量,雖然種植的中藥材種類豐富,但由于缺乏科學的種植技術,導致中藥材優質產品十分稀缺,中藥材產業沒有在世界范圍內產生較大的影響。此外,中藥材在市場推廣的過程中缺乏專業人才的規劃,沒有進行高效的宣傳與包裝,營銷過程缺乏科學系統的規劃,導致中藥材產業不具備較大的品牌效應,降低了市場的綜合競爭力。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中藥材產業化的各個流程中都需要專業化人才的參與,然而當前中藥材種植產業的專業人才十分匱乏。首先,為了保證中藥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有專業人才對中藥材種植進行科學規劃,在種植前要了解我國中藥材種植的整體情況,根據資源的分布和瀕危情況制定科學的保護方案,避免在開采過程中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當前,我國種植中藥材的有些藥農不具備專業知識儲備,在種植時對農藥、化肥的使用時間和用量缺乏精確規劃,影響了中藥材的質量。因此,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儲備的人員對中藥材的種植過程進行科學管理,確保中藥材的健康生長。其次,中藥材的產業化缺乏技術研發和推廣人員,人才匱乏導致當前新技術推廣不到位,降低了生產的整體質量。再次,在藥材進入市場的過程中,缺乏專業的營銷人員,導致產品的優勢沒有被充分發揮出來,對品牌效應造成了阻礙[3]。
針對當前技術推廣不到位、中藥材種植較分散的問題,地方政府應提高對中藥材種植業的重視,加大資金的投入,推動規模化種植基地的建設。在推廣產業化種植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應全面了解當地中藥材的種植情況,建立規范化的種植示范基地,各級政府派遣種植人員進行學習,提高對新技術的掌握,利用示范基地的帶動作用推動先進技術的普及,擴大中藥材的種植規模。
中藥材在種植過程中涉及較復雜的管理項目,需要種植示范基地根據藥材的生長情況制定科學的培育計劃,從播種到施肥、灌溉等流程都要經過科學規劃,確保整體流程的規范性,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播種時應加強品種的改良,當前野生品種已無法適應生態環境的變化,因此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應根據當地的土壤、氣候、地理環境進行綜合分析,培育出能夠適應環境的高質量種苗,并加大種苗的普及力度,提高中藥材種植業的整體效率。
此外,為了提高中藥材生產的規范性,需要從環保的角度出發,對施肥、灌溉、防治病蟲害等進行科學規劃,防止過度施肥造成的生態環境污染。通過示范基地的建設,推動當地中藥材產業全方位、多層次發展[4]。
品牌效應對產品來說是一種無形的價值,只有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才能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進而提升產品在市場的影響力,從整體上增加產品的經濟價值。為了提高中藥材的產業化水平,打造良好的品牌效應是必要的流程,只有形成良好的社會影響力,才能進一步提高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水平。在打造品牌效應的過程中,應由專業營銷人員對產品銷售進行規劃,明確市場需求,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應加強品牌的宣傳,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線上宣傳,擴大品牌影響力。政府應提高對中藥材品牌建設的重視,在政策上給予支持,為中藥材產業化發展提供政策基礎。在打造品牌效應的過程中,應重視龍頭企業的發展,可以對市場情況進行詳細分析,了解市場的實際需求,將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相關企業打造成中藥材市場的龍頭企業,擴大中藥材企業的影響力。
人才是推動中藥材產業化的基礎,針對當前人才匱乏的情況,中藥材種植產業需要從4 個方面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首先,應培養專業的資源保護型人才,在中藥材種植前根據資源的分布情況進行合理規劃,并實時監控野生藥材資源,對資源保護措施進行與時俱進的更新。其次,應加大種植人才的培養力度,中藥材產業應對種植人員進行相應培訓,提高其專業知識的掌握水平,并將專業知識應用到實際種植中,對施肥、灌溉等進行科學規劃,做好除草和病蟲害防治工作,提高中藥材的質量。再次,政府應重視技術研發和推廣人員的培育,技術推廣要與當地實際情況相匹配,針對藥農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的特點制定專門的推廣方案。最后,需要聘請專業的營銷人員從事中藥材產品銷售,加大中藥材品牌的打造,通過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推進產、供、銷一體化發展。
為了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中藥材企業可以通過提高待遇水平吸引專業能力強的人才,政府應加大與高校之間的合作力度,加強相關學科的建設,為中藥材產業提供專業人才[5]。
中藥材種植業作為中國特色產業,近年來得到了政府的重視,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針對當前中藥材產業化程度不高的問題,政府和企業應加大技術研發力度,通過科學推廣手段擴大技術的普及范圍,并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為產品營銷提供專業人才,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擴大中藥材產業的社會影響力,提高藥農的經濟收益,推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