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俊
(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 湖南 長沙 410128)
SWOT 戰略分析是通過調研與研究對象關系緊密的優勢(Strengths)因素、劣勢(Weaknesses)因素、機會(Opportunities)因素和威脅(Threats)因素,將其依次羅列出來,按照矩陣的方法排列,對這些因素進行全面且系統的分析,從而選擇最佳經營戰略的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態勢分析。運用SWOT 分析法,對炎陵縣黃桃產業發展進行了綜合分析,以期為炎陵縣黃桃產業發展的方向與決策提供借鑒。
2.1.1 區域環境優勢
炎陵縣擁有良好的生態氣候環境,群峰競秀、山水交融,在炎陵黃桃生產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炎陵縣地處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部,緊鄰革命圣地井岡山,山地、丘陵面積占比大。生態環境優越,森林覆蓋率高達83.55%,綜合環境質量位居湖南省前列。炎陵縣屬于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一年四季陽光充足,雨量適中,晝夜溫差較大。土壤以土質細膩疏松、土層深厚且富含稀土元素的花崗巖成土母質為主,十分有利于優質黃桃的生長[1]。
2.1.2 栽培技術優勢
20 世紀80 年代,炎陵縣農業部門從上海農科院引進優良黃桃品種——錦繡黃桃,經過30 余年研究,炎陵縣農技專家探索總結出適合當地環境的栽培技術,并在種苗繁育、果實套袋、病蟲害綠色防控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為進一步提升黃桃品質,培育出優良的品種,兩株炎陵黃桃苗于2020 年5 月在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上進行了太空育種試驗。
2.1.3 果品品質優勢
適宜的自然氣候條件,加上黃桃套袋等技術,保證了炎陵黃桃的外觀和口感。炎陵黃桃果實外形周正、著色均勻,桃核周圍果肉鮮紅,含糖量高達13.5%~15%,風味濃甜微酸、酥脆可口、香氣濃郁。與其他產地的黃桃相比,炎陵黃桃營養更加豐富,果實中富含膳食纖維和多種微量元素,能夠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具有顯著的品質優勢。
2.2.1 品種結構單一、上市時間集中
炎陵縣種植的主要品種是錦繡黃桃,早熟、中晚熟品種比例為1∶10,種植品種過于單一。受品種的生長周期影響,炎陵黃桃的采摘期一般在每年7 月中旬至8 月中旬,銷售時間持續40 d 左右。由于炎陵黃桃大量集中上市,沒有充足的消化空間,往往會被壓低售價,嚴重影響桃農的收益。同時,成熟的黃桃果皮酥軟,在夏季高溫條件下十分不利于保存和長途運輸,農戶需要在短時間內售罄,來不及銷售而腐爛的黃桃大部分被農戶傾倒,不僅造成經濟損失,還污染環境。
2.2.2 產業鏈延伸不足
現階段,炎陵黃桃產業銷售產品多為鮮果,銷售方式以桃農采收鮮果,按照果實大小及外觀品質進行簡單處理和分級后,直接對外銷售。炎陵黃桃的深加工比例較少,缺少黃桃果醬、黃桃果汁等深加工產品,農產品精深加工的大型龍頭企業和合作社較少,產業鏈有待進一步延伸。
2.3.1 政府大力支持
炎陵縣政府出臺的“炎陵黃桃產業規劃綱要”提出,每年安排預算和整合涉農資金2 000 萬元以上,用于支持黃桃基地建設、品牌打造和市場營銷。株洲市政府積極與湖南農業大學、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校展開合作,簽署農業科技戰略合作協議,聯合組建院士專家服務團隊,為炎陵黃桃產業的發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2]。
2.3.2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炎陵縣政府建立了電商產業園,并與快樂購、搜農坊等平臺簽訂合作條約,成立電商協會,開發桃訊APP,每年為農戶組織相關電商培訓活動達上百次,用實際行動積極支持炎陵黃桃的電子商務發展。現如今,炎陵縣多數果農已注冊微信號,開微店、做微商,在抖音等平臺進行網絡直播。2015 年,炎陵黃桃通過電商銷售的產量占總產量的32%。2020 年,電商銷售占比已超過65%。同時,為了方便炎陵黃桃的流通,炎陵縣大力推進物流建設,炎陵黃桃上市期間,每天可以流通運輸約200 萬kg 黃桃。
2.3.3 鮮果及其加工制品的市場需求增加
目前,我國居民果汁飲料人均年消費量不到1 kg,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0,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1/40,這表明果汁飲料在中國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節奏加快,消費習慣改變,消費理念革新,對果汁、果酒等加工品的消費熱情得到進一步增長。這為炎陵縣黃桃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炎陵黃桃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熟悉和認可,產業前景十分廣闊。
2.4.1 產品市場競爭激烈
隨著炎陵縣黃桃產業的高速發展,周邊縣、市、地區都在模仿,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當地企業、農戶復制炎陵縣黃桃產業的相關技術、品種和經驗。例如郴州市桂東縣、懷化市麻陽縣等地都在大力發展黃桃種植,栽培面積和產量逐年增大,這些地區生產的黃桃在外觀上和炎陵黃桃高度相似,使得炎陵黃桃的產品“特色”逐漸淡化,市場競爭力下降[3]。
2.4.2 產地生態安全
目前,炎陵黃桃的生產主體仍以小農戶為主,果園分散、規模較小。前些年炎陵黃桃種植效益較好,使炎陵縣農戶對土地進行無序開發。據統計,2014 年炎陵縣黃桃種植面積約為0.069 萬hm2,2020 年炎陵縣黃桃種植面積超過0.593 萬hm2,同比增長88.42%。但由于這些年的連續開發,使環境壓力增大,加上部分農戶文化素質較低,生態意識淡薄,精確施肥和高效病蟲害防治技術差,阻礙了炎陵黃桃的發展。為了提高黃桃的產量,部分農戶在黃桃生產過程中投入大量的化肥和農藥,破壞了果園的土壤結構,增加了土壤中重金屬和有害物質的含量,生產中使用過的套袋隨意丟棄,不僅污染了環境,還降低了炎陵黃桃的品質。
政府要加大對黃桃加工產品的研究,鼓勵企業對桃果脆片、桃花茶、桃膠、桃醬、桃汁等多元化產品和精深加工產品的開發和生產,延伸炎陵黃桃的產業鏈,鞏固產業優勢,形成產業化聚集效應。將炎陵黃桃文化與炎帝紅色文化、自然景觀、美麗生態有機融合,開展桃花節、采摘節、桃花攝影大賽等,把黃桃果園與鄉村旅游等項目結合起來,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4]。
科技興農,必須加大科技投入,與農業院校展開合作,引進專業公司,組建科研團隊,成立炎陵縣黃桃科技研發中心。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對黃桃科研部門的財政投入,保證黃桃相關科學技術研究有充足的資金支持。廣大黃桃科技工作者在進行技術研究時,既要強調技術研究的綜合性和基礎性,又要注重技術的實用性和地方特色性。另一方面,加強與國內外科研院校的聯系,相關農技推廣部門與炎陵縣農業農村局要根據無公害、綠色、有機生產的要求,引進專業科技公司在地方進行“優良品種+標準化栽培”技術示范,加快新技術的實施。支持農戶安裝土壤、水分、化肥、病蟲害等傳感器,運用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對黃桃的生長過程實施監測與智能化管理,促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完善質量溯源系統,嚴格把關產品質量,消費者可以掃碼追蹤產品產地、直徑、甜度等信息,跟蹤農產品從產地到收貨的全過程。健全質量復核制度,堅決杜絕過早采摘、以次充好的現象,保證出園的黃桃都是質量上等的新鮮黃桃,從源頭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建設炎陵黃桃信用數據庫,將企業和農戶經營者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獎勵、客戶投訴等信息及相關法人的信用信息整合起來,上傳到炎陵黃桃信用數據庫,向社會公開,實時監督,督促企業、農戶經營者等主體,提升誠信經營意識,保障黃桃品質。構建科學可行的監督問責機制,用法律手段維護炎陵黃桃市場的秩序,提高造假、售假成本,對販賣其他產地黃桃假冒炎陵黃桃品牌的商家給予嚴懲,對質量不達標的產品,督促有關主體整改并納入信用數據庫。
目前,炎陵縣種植黃桃的農戶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年齡較大,雖具有生產經驗,但其生產過程缺乏科學性。炎陵縣政府每年都會組織農戶開展電商銷售培訓會,農技推廣部門也積極開展技術培訓。但由于農戶對互聯網專業知識的掌握能力有限,應用不到位,部分農戶對智能手機的使用也不熟練,因此可以結合農戶需求,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培訓的新模式和新機制。例如可以聘請農業科研院校、營銷公司等機構的專家入戶、入村,開展技術宣講和生產經營指導,使科研成果和技術及時轉化為生產力,提高農戶的文化素養和電商銷售水平,轉變農戶的營銷觀念,引導其由傳統的“利潤最大化”理念轉變為“服務至上”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