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 晶,趙耀東,孟慶繁
(吉林大學a.檔案館;b.工程仿生國際科技合作基地;c.生命科學學院,長春 130012)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創新,支持各類人才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1]。高等教育在新的歷史時期,能否擔負起自身的責任和使命,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人才隊伍建設。國務院《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五大建設任務中,首要任務是建設一流師資隊伍。實驗技術隊伍是高校師資隊伍中的重要力量,是做好實驗室工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的基本保證[2-4]。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在高水平教學科研平臺建設、先進實驗技術與方法創新、高質量社會服務等方面,具有帶領本崗位技術趕超或保持國際先進水平的能力,是實驗技術隊伍中的“領軍”人才。加快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崗位設置、遴選方法、發展環境、管理與考核等制度建設,對帶動和引領實驗技術領軍人才隊伍和實驗技術創新團隊的建設與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其現實意義重大。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雙一流”建設的需要,實驗技術人員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被重視,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關注并重視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不斷推出相應的政策措施,尤其是近幾年,很多高校的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因長期的歷史原因及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目前實驗技術隊伍建設還存在“一高二低三少”等問題:即實驗技術隊伍中,40 周歲以上占比較高,整個隊伍年齡結構偏大;高級職稱、高學歷占比較低,隊伍職稱結構和學歷結構不夠合理;實驗技術人員培訓交流少、考核激勵少、人員數量少[5-6],實驗技術人員隊伍制度建設有待完善,部分高校實驗技術人員短缺,與專任教師之比,尚未達到合理數值。
實驗技術隊伍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這支隊伍作用發揮的程度。較早,高校實驗室工作任務相對較少,實驗技術人員多為中專或大專學歷,還有相當數量的技術工人。20 世紀90 年代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投入力度的加大,高等教育逐步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驗室裝備不斷更新,高校開始關注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在選聘用人方面提出了相應的限定及要求,特別是隨著“211”“985”建設目標的相繼提出,陸續有碩士學歷的人員加入這支隊伍。進入21 世紀,高校選聘留任的實驗技術人員已有相當一部分為碩士或博士學歷,尤其是“雙一流”建設高校,選聘留任的實驗技術人員學歷起點已基本為碩士。據有關資料分析,10 年后,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將主要由研究生學歷的人員構成。
1980 年恢復高考后我校有實驗技術人員184 人,其中本科占10.3%,副高級職稱占7.1%;1999 年高校擴招之初有實驗技術人員247 人,其中本科占13%,副高級職稱占10.5%;2020 年有實驗技術人員1 011 人,本科及以上學歷91.4%,其中博士占20.6%,副高級以上職稱占48.5%(見圖1)。由此可見,實驗技術隊伍結構逐步在優化,如何發揮好高學歷、高能力、高素質實驗技術人員在“雙一流”建設中的作用,已成為高校隊伍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

圖1 東北某高校實驗技術隊伍結構分析圖
高端實驗技術人才作為實驗技術隊伍的“排頭兵”“領頭雁”,其崗位在國內高校還鮮有特殊設置。目前國內高校普遍比較關注實驗技術隊伍的崗位分類,但在分類的基礎上,如何結合自身素質能力和崗位所需,進行分級分層聘任,相對做得還不夠好[7]。雖然一些高校早已關注到了高層次人才作用發揮,設置了一些特殊崗,如浙江大學的實驗技術人員特聘崗、上海大學的實驗技術總監崗,以及西安交通大學對各類實驗技術人員進行13 個等級的劃分(其中最高級為正高一級崗)等,但多半高校的聘任對象都是針對本校在編在崗現任人員。如何加強頂層設計、引育并舉,從制度建設、條件保障、長遠發展等全方面綜合布局,系統深化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建設,是高校隊伍建設的新課題。
教育部下發《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教高〔2019〕6 號)中指出,要優化實驗系列隊伍結構。從隊伍自身建設的角度來講,其隊伍結構本身的合理性是隊伍建設發展的基礎。如果把整支實驗技術隊伍比做金字塔,那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就是塔尖。隨著高水平實驗技術人員的不斷加入,以及高校對這支隊伍建設的投入,實驗技術隊伍中優秀人才將呈現不斷上漲的趨勢,亦或出現優秀人才“扎堆”的現象,為避免這種“大肚無頭”的情況發生,高校應提早開展拔尖人才遴選及培育計劃,確保“一流”的實驗技術人才占領“塔尖”位置,使隊伍結構更趨優化合理。
“雙一流”建設是高校在教育強國戰略中的一項重要舉措,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必須有“一流”的實驗室已成為共識。而“一流實驗室”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中支撐作用的發揮,需要卓越的實驗技術人才作保障[8-10]。高端實驗技術人才由于其能力、水平和素質突出,掌握某一領域的高精尖技術,善于解決關鍵技術難題,勇于技術與管理創新發展,在“雙一流”建設任務中能夠擔當重任。同時,還可在實驗技術隊伍中發揮“領軍人物”的帶動引領作用,使實驗技術人員有目標可循、有方法可效,從而培養造就更多的實驗技術人員從平凡走向優秀,不斷提升崗位勝任力,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助推高校更好地發展。
科學的激勵機制能夠對員工的行為產生指引作用,從而強化其努力程度。實驗技術隊伍激勵機制的構建是做好隊伍建設的關鍵環節之一[11]。隨著高校對實驗技術隊伍的重視,其年齡結構、學歷結構等正在不斷優化,為穩定隊伍,激發隊伍蘊藏的內在潛力,需要從深層次上建立完善相應的制度規定。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崗位設置,將發揮很好的導向激勵作用,使特別優秀的實驗技術人員在本崗位上有不斷上升的空間。顯性上,可滿足個人發展需求,發揮積極作用;隱性上,可在實驗技術人員隊伍中產生良性引向,加深對自身地位和作用的認可,進而產生內生性動力。
針對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目前還比較缺乏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建設規劃等相關政策的引導與支持。2016 年3 月,中共中央發布《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從管理體制、工作機制和組織領導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導性文件。2018 年1 月,國務院頒發《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2021 年1 月,教育部等6 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都在深化教師隊伍建設上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意見。雖然實驗技術隊伍是教師隊伍中一支重要力量,但高校在貫徹落實教師隊伍建設相關政策時,往往把實驗技術隊伍邊緣化。因此,急需國家層面或教育行政部門研究出臺專門針對實驗技術隊伍發展建設的指導性文件。
任何一項政策制度在醞釀的初期,都需大體上形成共識,才能保證政策制度落地。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崗位設置在學校內部達成共識是政策落實的關鍵。由于高校管理體制及主客觀因素的制約,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崗位的設置通常有3 處難以達成共識:①對崗位認識難形成共識。由于長期以來形成對實驗技術人員“從屬”地位的認識,即使在“雙一流”建設中,仍有高校未把這支隊伍在學校事業發展的藍圖中做長遠謀劃[12],學校各層面對實驗技術隊伍的認可度不一致。②崗位所享受的政策待遇難形成共識。近年來,各高校相繼在教師隊伍中設置了不同層次和級別的人才崗位,而如何做好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崗位所享受的政策待遇與學校其他類人才崗位的參照與平衡,從而做到既能使學校各類人才享受政策待遇的公平合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崗位的吸引力,需要結合實際、深度研究。③在崗位設置及數量上難形成共識。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在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等領域設置哪個崗位,使其既不浪費人才資源,又能發揮高端人才的價值作用。同時,如何比對教師系列高端人才崗比例,明確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崗位數量,也是一個關鍵問題。
按照目前國內高校的管理體制,隊伍建設的工作職責基本劃歸學校人事部門(以下統稱人事處),通常人事處負責學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工作,管理實驗室的相關職能部門協調配合,部分高校還設有“人才工作辦公室”,為此,高端實驗技術人才相關政策研究制定事關多個部門。若各部門之間不能形成有效溝通、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團結協作的良好關系,就難以形成有效聯動。
基于對高端實驗技術人才作用的認識,為適應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及國際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需要,推進高層次創新型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吸引、遴選和培養一批高水平的技術帶頭人和技術骨干隊伍,我校于2017 年11 月出臺了“吉林大學高端實驗技術人才聘任及管理工作實施辦法”。
(1)把握制度制定過程中的關鍵點。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制度制定中,重點把握3 個關鍵點:①明確崗位職責與任職條件。崗位職責和任職條件是保證“人盡其才”的前提,是實驗技術人才能否契合學校事業發展所需的關鍵,是制度制定的核心內容。結合學校“雙一流”建設的實際,崗位職責明確提出了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在實驗室建設與規劃、高水平實驗技術團隊建設與培養、高級實驗技術開發與服務、先進技術引進及重大技術改革研究等方面,所應承擔的任務與責任。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相應的任職條件,立足于其教學科研業務工作,結合崗位所需人才條件,提出具體并可量化的指標,如在實驗室建設規劃、實驗技術應用與研究等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成果等。崗位職責和任職條件關系密切,崗位職責明確清楚,條件要求才能清晰到位;②明晰選聘程序與考核管理方法。人選聘任程序和考核管理是高端實驗技術人才政策制定的重要內容,也是制度“落地生根”的保障。通過公開招聘、個人申請、單位審核、同行評議、學校評定、結果公示、學校聘任等環節,使聘任公平公開有序開展。保證考核管理與學校其他類人才考核制度相吻合,明確年度考核和任(聘)期考核的目標任務、考核指標及考核結果的應用;③制定合理的政策待遇。政策待遇是確保實驗技術人才崗位吸引力及崗位持續發展建設的基礎,是制度制定不可或缺的內容。參照學校其他類人才享受的政策待遇,合理界定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參照標準,在制度中加以明確。
(2)著眼制度執行過程中的細節處。任何一項政策或者制度到了執行環節,其對過程的把握和對相關工作流程的設計,都將直接影響政策或制度本身的成效。人選聘任和管理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涉及校內多個職能部門和基層單位,需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為此,制定“吉林大學高端實驗技術人才聘任與管理工作實施細則”,明確了相關職能部門職責、申報與評審程序、管理與考核辦法、待遇與發展條件等細則。合理設定每一環節工作流程,仔細把握每一環節工作細節,保證既不繁瑣復雜、不便操作,也不流于形式、缺乏嚴謹,更忌分工不清、推諉扯皮。
(3)崗位設置情況及反響。截至目前,學校已在測試科學實驗中心、化學學院等單位設置4 個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崗位,面向國際國內進行公開招聘,具體組織工作由實驗室管理處負責落實,學校人才工作辦公室、人力資源處密切配合,相關人選正在履行聘任程序。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崗位的設置,在學校產生了良好的反響,尤其在實驗技術隊伍中更是反應熱烈。
(1)發現人才、選好人才是高端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前提。只有制定并嚴格執行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崗位設置及選聘條件,堅持“引育并舉、擇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原則[13],充分發揮同行專家、海內外校友、基層單位舉薦的作用,才能把好識才選才關,從源頭上做好發現人才、選好人才的工作。
(2)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是高端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重點。一流的教學科研平臺并不意味著一定能產出一流的成果,它需要有一流的人才與科學的管理相結合[14]。把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安排在合適的工作崗位上,給予必要的條件支持和服務保障,營造有利于他們特長發揮、創新思想迸發的工作環境,使其各得其所、盡展其長,并發揮引領、帶動和培養作用,推進隊伍整體能力水平提升,為“雙一流”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3)穩定人才、激發動力是高端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關鍵。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環境不好,則人才散、事業衰[15]。為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職業發展的生態環境,讓他切身感受到創新的成就感、貢獻的認同感、政策的安全感,才能使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安心、靜心、舒心立足崗位工作,持續創新發展。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習近平在2018 年7 月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要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建設一支矢志愛國奉獻、勇于創新創造的優秀人才隊伍。高校在“雙一流”建設的當下,需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不斷強化高層次人才在各領域、各崗位的支撐引領作用。高端實驗技術人才在這樣大背景大環境下,會肩負重任,砥礪前行,為推進“雙一流”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