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興振
(作者系徐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徐礦是具有139年開采史的老字號煤炭企業,是中國民族工業的啟蒙、煤炭行業改革的先鋒,具有純正的紅色基因。徐礦也曾是個資源枯竭、瀕臨倒閉的企業,先后關閉了徐州礦區17對礦井中的16對,一度產業失續、人員失崗、環境失治,陷入路子不清、大局不穩、經營困難、人心渙散、負擔沉重的艱難困局。
面對生死存亡的嚴峻挑戰,2017年下半年,徐礦新的領導班子上任后,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從新思想新理念中汲取真理力量、尋求破局良方、探索轉型路徑,在推動新思想新理念與徐礦實踐相結合中,催生出了“以滿懷對黨的忠誠舉旗定向、以滿眼都是資源理念經營企業、以滿眼都是人才理念選人育人用人、以滿腔家國情懷造福職工、以滿滿正能量凝聚人心”的具有徐礦特色的“五滿”理念。在“五滿”理念引領下,推動了發展理念的嬗變、發展思路的轉變、發展成果的巨變。四年來,徐礦破解了產業接續、人員安置和環境治理“三大難題”,創出了全國煤炭老工業基地轉型、關閉礦井重生、衰老礦區生態修復“三大樣本”,邁上了從穩下來、走出來、好起來向強起來歷史性跨越的“四大臺階”,走出了一條資源枯竭型企業轉型重生的“徐礦之路”。

★ 配合地方政府建設的潘安湖、九里湖、安國湖等國家濕地公園,創出了衰老礦區變綠水青山的樣本。圖為潘安湖國家濕地公園
面對黨性不強、方向不明、大局不穩的思想困境,徐礦牢固樹立“滿懷對黨忠誠”的政治導向,固好“根”、鑄好“魂”,聽黨話、跟黨走,為企業轉型重生注入了“堅強內核”。
“旗幟鮮明”把方向。把“舉旗幟”作為最大政治,一年一次專題黨課,舉旗定向、統一思想、把好方向。把“明愿景”作為最美藍圖,以把企業效益實現好、把職工利益維護好、把社會責任履行好為美好愿景,凝聚人心、激發干勁、匯聚力量。把“強使命”作為最大擔當,以服務江蘇能源安全保障、融入地方發展、讓全體徐礦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為“三大使命”,穩定大局、扛起責任、勇于擔當。
“五個聚焦”管大局。堅持黨委聚焦重大決策、重大責任、重大風險、群眾路線、融入融合“五位一體”管大局,著力構建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徐礦之治”十大體系,保證黨的領導核心地位不動搖、班子成員履職盡責不松勁、重大風險隱患治理不落空、落實群眾路線不走樣、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推動了“徐礦之困”到“徐礦之路”再到“徐礦之治”的轉變和提升。
“五大工程”促落實。把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作為推動轉型的“總引擎”,大力實施鑄魂、強基、戰略、人才、護航“五大工程”,深入開展“五聚焦五落實”三年行動計劃,把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堅強力量、黨的號召要求、黨的紀律規矩、黨的關心服務落實到基層,不斷提升國有企業政治引領力、干部擔當力、組織戰斗力、人才驅動力、巡察威懾力,有效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優勢。
“東方風來滿眼春”。面對資源枯竭、市場低迷、管理混亂的轉型困境,徐礦牢固樹立“滿眼都是資源”的發展導向,以系統思維和樂觀心態來審視資源,堅持干徐礦應該干、能夠干、干得好的事,找到了一條資源枯竭型企業轉型重生新路。
堅持“一體兩翼”總路徑,推動產業由散向聚轉。深入貫徹群眾路線,通過“走訪轉”匯聚職工1422條建議,梳理提煉出以煤電化為核心主業、以盤活存量資源和開發無形資源為兩翼支撐的“一體兩翼”總路徑,破解了“三大難題”,創出了“三大樣本”。聚焦主業資源,破解產業失續難題,創出老礦區戰略轉型樣本。大力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鞏固老基地、建設新基地、拓展新領域,延伸煤基產業鏈,有效實現戰場轉移和一體化發展,煤電化主業每年利潤貢獻率超過80%。聚焦存量資源,破解環境失治難題,創出采煤跡地生態修復樣本。認真貫徹“兩山”理論,協同地方盤活存量房產、鐵路、電網等資源,投入48億元協同政府開展采煤塌陷地治理,建成了潘安湖、九里湖、安國湖等國家濕地公園,集中搬遷建設的馬莊村、車村、漢居雅苑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靚麗“名片”。聚焦無形資源,破解人員失崗難題,創出“關井不走人”樣本。充分發揮人才、技術、管理和品牌優勢,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國內富煤省份,開展以技術和管理為主的服務外包,累計開發36個服務外包項目,創收近60億元、創利6億元,安置上萬名職工就業,把人員“包袱”變成了創效財富。
實施“六大基地”總布局,推動戰場由東向西轉。堅定不移扛起扛穩扛好服務江蘇能源安全保障重大使命,緊扣國家能源戰略、行業規劃和江蘇發展大局,主動把產業轉移到國內西部富煤省份和“一帶一路”沿線,近年來先后布局建設了“蒙電送蘇”“陜電送蘇”“晉焦入蘇”、新疆煤電化、“一帶一路”能源服務、江蘇清潔能源“六大基地”,新增煤炭產能1110萬噸,新增裝機容量432萬千瓦,構筑起了保障江蘇能源安全的“四梁八柱”。
創新“五血療法”總方法,推動資產由劣向優轉。圍繞最大限度發掘資源價值,采取聚焦主業創效“造血”、服務外包創業“補血”、一企一策扭虧“止血”、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活血”、防范控制風險“抑血”的“五血療法”,把負擔變成資源、把資源變成資產、把資產變成財富,經濟運行質量大幅提升,2017年一舉扭轉多年虧損局面,近幾年來經營利潤都在30億元左右,企業邁上了高質量發展的良性軌道。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面對思想僵化、結構老化、活力弱化的人才困境,徐礦牢固樹立“滿眼都是人才”的用人導向,創新實施年輕干部“三才”工作法,為百年徐礦轉型重生注入了強大生機與活力。
堅持“人人是人才”,讓年輕干部出得來。在年輕干部選拔上,注重把好“三關”。一是把好政治體檢關。著重考察年輕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處理矛盾和復雜問題、應對重大風險挑戰中培養選拔年輕干部。二是把好工作業績關。從基層一線選拔經歷“風吹浪打”、多捧“燙手山芋”的年輕干部。2017年至今,從創業一線選拔優秀年輕干部53名。三是把好能力潛質關。堅持“墩苗”與“壓擔”并重,將有成長潛質的年輕干部放到艱苦地區、關鍵崗位磨煉,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
堅持“人人能成才”,把年輕干部用得好。在年輕干部使用上,注重做到“三用”。一是搭建舞臺給位子,重點用。在國外、新疆、內蒙、陜甘等六大基地創業一線、重點企業試點實行基層黨組織書記助理、總經理助理制度,讓年輕干部打硬仗、扛重活、攻難關。二是不拘一格破壁壘,大膽用。打破隱性臺階,突破身份、學歷、職稱限制,一百多名一線優秀年輕產業工人走上管理崗位。三是五湖四海拓渠道,擇賢用。以開放視野、務實舉措充實年輕干部“蓄水池”,四年共招收各類高校畢業生1270名,引進各類專業干部200余名。
堅持“人人展其才”,使年輕干部走得遠。在年輕干部管理上,注重“三個導向”。一是以“七種能力”提素質。先后舉辦8期專題培訓班,選派78人赴基層實踐鍛煉,讓年輕干部練出真功夫、真本領。二是以“三牛精神”強擔當。豐富拓展“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內涵,引導年輕干部增強紅色基因傳承力、形勢任務判斷力、發展大局掌控力、勇爭一流創新力、重大決策執行力。三是以“五種情懷”強奮斗。繼承和發揚徐礦人與生俱來的愛國情懷、砥礪前行的奮斗情懷、大愛無疆的奉獻情懷、敢為人先的創新情懷和以人為本的為民情懷,在徐礦轉型重生歷程中留下廣大青年拼搏奮斗足跡。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面對薪酬待遇減、失崗失業多、工作生活環境差的民生困境,徐礦牢固樹立“滿腔家國情懷”的價值導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讓全體徐礦人都能過上好日子”作為不懈追求,把“不讓一名職工下崗”作為莊嚴承諾,把“徐礦是一個大家庭”作為共同情懷,全力以赴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職工,匯聚起了團結一致謀發展、萬眾一心促轉型的磅礴偉力。
實施“三三民生”謀福祉。突出抓好底線、基本、質量“三大民生”,傾情關注弱勢群體、困難職工、特困家庭“三大群體”,盡力做好漲工資、提待遇、美環境“三件大事”,著力構建“三三民生”保障體系,著力打造收入高、環境美、心情暢的高品質生活。
出臺“產改十條”提地位。確立“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有待遇、社會上受尊重”的徐礦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向,出臺高含金量的“產改十條”,產改建設取得“十大突破”,中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現場推進會在徐礦召開,產改工作榮登《工人日報》頭版頭條,產改經驗在長三角一市三省進行交流,打響了徐礦產改品牌。
共筑“家文化”聚合力。把職工當家人、視職工如親人、讓職工當主人,堅信“企業只有把職工放在心上,職工才會把企業放在心上”,以“百年徐礦、業興家旺”為主題大力加強“家文化”建設,統籌興家業、厚家底、惠家人,同心共建共維共享徐礦美好大家庭,四萬徐礦人護家的責任感、建家的成就感、興家的使命感被深度激活。
“眾力并,則萬鈞不足舉也。”面對前景迷茫、干勁松懈、正氣不足的精神困境,徐礦牢固樹立“滿滿正能量”的輿論導向,形成了以忠誠、堅守、擔當、奮斗、情懷為主要內容的新時期“徐礦精神”。
以“走訪轉”展務實作風。堅持從職工中來到職工中去,持續開展以走進基層、走進職工、走進困難群體,訪民情、訪問題、訪對策,轉變作風、轉換思路、轉型發展為主要內容的“走訪轉”活動,讓走出辦公室、走進職工成為一種常態,讓企業決策層聽到職工所思所想、所盼所求,讓廣大職工贏得尊重、得到實惠、看到希望。
以“三講五心”展徐礦清風。持續開展具有徐礦特色的“講大局、講責任、講規矩”教育,每年一個主題、固化一批載體、選樹一批典型、完善一批制度,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修好忠誠心、事業心、進取心、感恩心、敬畏心,“三講五心”主題教育已經成為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企的重要抓手和品牌工作。
以“三標五創”展老礦新風。倡導“立標準、樹標桿、勇標新”,爭創黨建標桿、行業標桿、單位標桿、班組標桿、崗位標桿,每年表彰“六個十佳”,廣泛選樹大師、勞模、工匠和好人群體,先后推出“江蘇大師工匠”夏伯黨、“天山守護神”許玉明、“忠孝兩全好人”王玉久等一批新時代典型,講述徐礦好故事,傳播徐礦好聲音,展示徐礦好形象。
“十四五”期間,徐礦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按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和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要求,堅持“五滿”理念總引領,實施“一體兩翼”總路徑,推進“六大基地”總布局,構建“四鏈協同”新格局,強化“科技資本”雙驅動,加快建設“五強”新徐礦,努力打造全國“三區典范”(老礦區轉型發展、科技資本雙驅模式、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三個全國示范區)、爭創全國“五個一流”(創一流業績、展一流擔當、建一流民生、樹一流標桿、塑一流“生態”),全面開啟“徐礦之治”新征程,奮力實現百年徐礦強起來的歷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