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新股上市首日破發成為資本市場熱點話題。數據顯示,自10月22日中自科技破發以來,截至11月5日,20只新股中已有10只首日破發。
自“新股不敗”神話打破以來,科創板與創業板新股接連破發,棄購比例大幅提升。
“在打新股屢屢破發的情況下,新股棄購是正常的投資者反應。”寶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表示。新股棄購一般會先出現在打新人數減少、不多的情況下,因而中簽者會更加謹慎對待認購。他認為,有些投資者覺得基本面或題材不夠吸引而擔心上市破發,會選擇棄購。如果新股持續表現不佳,打新人數也會減少,中簽率顯著提高。
棄購需要承擔相應風險,可能會影響后續投資。網上投資者連續12個月內累計出現3次中簽后未足額繳款的情形時,自結算參與人最近一次申報其放棄認購的次日起6個月(按180個自然日計算,含次日)內不得參與新股、存托憑證、可轉換公司債券、可交換公司債券的申購。放棄認購的次數按照投資者實際放棄認購新股、存托憑證、可轉換公司債券與可交換公司債券的次數合并計算。
(綜合《經濟日報》《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