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權不可外包
12月6日,一組“黑制服搶甘蔗”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十多名身著統一的“靜通市容”的黑制服的人員,將一名騎車帶著一捆甘蔗的老人團團圍住,然后,三下兩下把老人的甘蔗全部奪走,畫面里老人絕望的哭喊聲讓人揪心。據悉,視頻中著制服人員屬南通海門區三星鎮政府購買服務的第三方市容管理公司。
這些黑衣人有執法權嗎?如果沒有,他們有什么權力用暴力方式哄搶老人的甘蔗?政府可以購買服務,但權力不容由營利性的公司行使。這不是“缺乏溫情”的工作態度問題,而是執法權不容“外包”的是非問題。權力是人民授予的,基層的執法權也需要法律授權,它不能私相授受,也不能“外包”。
嚴懲“養父母”不可草率
12月6日,電影《親愛的》原型孫海洋與兒子孫卓DNA比對成功,父子倆分離14年后在深圳成功認親。隨后,孫卓的養父母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該事件引發輿論熱議,顯現出隱藏在父子團聚的喜劇之后,一個尖銳的社會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法律傾向于嚴懲拐賣者,對于一般的收買者則不予追究,這無疑放縱了那些收買被拐賣兒童者的行為。但是也要看到,拐賣兒童這一現象的成因極為復雜,僅靠一兩個條文規定就完全解決問題的“刑法萬能主義”和“重刑主義”者明顯過于樂觀。那些兒童被拐賣時往往年齡較小,經過了十幾年的養育,雙方也都產生了感情。如果將收買和養育他們的“父母”逮捕、起訴、判刑,誰能保證這不會對他們造成二次傷害呢?要想完全解決拐賣兒童問題,除了法律之外,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在基層治理和管理體系上,還有很多的空間可以努力。
中老年訴求不可忽視
“不是我的菜,我就這么坦率!”“不靠譜的大爺不比不靠譜的小伙少”“你必須伺候我”……這些話來源于中老年相親節目里的大爺大媽。幾個月以來,一批中老年相親節目火爆全網。大爺大媽們耿直不忸怩的姿態、坦率犀利的言語交鋒,成為不少年輕人熱議的話題。記者調查發現,這類節目在“出圈”之余,既讓人們看到當代老年人對于感情生活的需求,也引發了社會對老齡化問題的思考。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對于中老年人包括婚姻在內的正當訴求,社會要積極正視并給予支持。在某種程度上,今天的中老年人能否安享余生,也昭示著現在的年輕人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