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佚
徐州市科技中學籃球隊近年來在市內中學生比賽中取得良好成績的同時還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本篇文章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徐州市科技中學籃球隊身體素質訓練進行分析研究,有關研究表明該校籃球隊整體訓練計劃良好,但仍不夠全面、科學,訓練內容以及方法上缺乏創新,沒有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運動員的身心發展特點來采用不同的訓練次數、間歇和負荷等。
目前我國青少年籃球訓練體系從各個方面的發展來看與美國以及一些歐洲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而且國內青少年籃球運動訓練體系發展的也是參差不齊,一些硬件設施的差距,青少年身體素質的對比,以及教練員和運動員的思想方法的不同,這些都是導致我國國內青少年籃球運動訓練體系發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為了使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水平的提高,在比賽中提高身體素質的發揮,創造更加優異的比賽成績,本文以徐州市科技中學男子籃球隊隊員日常身體素質訓練現狀為切入點,旨在提高徐州市科技中學籃球隊隊員的身體素質訓練水平,為比賽中技戰術的運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文獻資料法
本文通過江蘇師范大學圖書館、網絡文獻資料、中國知網等查閱與本篇文章相關的期刊、文獻、學術論文,為更好的研究該校籃球運動員身體素質提供相應的理論支持。
1.2 數理統計法
對回收的該校籃球隊問卷調查所得的統計結果,利用電腦等專業分析工具進行整合,為本文研究內容提供一些數據結果。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徐州市女籃隊員身體素質訓練計劃現狀分析
運動員訓練計劃指在訓練過程中,對運動員的某一訓練過程做出的科學規則來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訓練。訓練計劃的制定教練員為運動員達到某個目標做出的一種理論設計。通過調查,該校對身體素質訓練每周次數不固定,一般為每周進行兩次身體素質訓練,訓練時間在30-60分鐘,訓練時間較短,如下表。
一般素質訓練期為1個月,任務是提高一般身體素質和改進技術動作;專項素質訓練期為3個月,目的是提高專項素質和技術。該校的為期4個月訓練計劃還不夠全面和完善,這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科學的訓練,導致無法取得更好的成績。由于每個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有異,因而不能對于剛入隊的運動員和老隊員選用一樣的訓練時間,要根據運動員們的實際情況而定。
2.2 力量素質訓練現狀分析
力量訓練一般分為上下肢力量訓練以及軀干力量訓練,實際調查顯示,該校籃球隊力量訓練安排為一周一次,下面就將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簡要的分析。籃球隊在力量訓練中對上肢訓練主要采用俯臥撐、杠鈴彎舉、臥推為訓練內容;軀干訓練以俯臥兩頭起為訓練內容;下肢力量訓練內容為杠鈴深蹲、蛙跳。顯而易見,整個力量訓練內容較少,方式較為單一,而且上肢力量訓練杠鈴彎舉和臥推存在一定的危險,杠鈴彎舉宜改為啞鈴彎舉,也應有安全合理的保護與幫助措施,軀干和下肢力量訓練內容較少,可以再增加一些比如跳樓梯、杠鈴半蹲等內容。在訓練內容上較為全面,但在細節上不夠完善,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訓練體系。力量練習方法是重復訓練法和循環訓練法,通過對力量練習某一內容的重復練習,如臥推50kg*12個重復三組,有效刺激臥推時運動員的胸大肌和肱三頭肌,而循環訓練就是對運動員限定順序、路線,挨個訓練每個環節的內容,如對上肢訓練就得先進行俯臥撐的練習,再到持杠鈴彎舉,最后到臥推的練習,以此為一個循環來練習上肢,這都可以最大程度發展運動員的力量素質,而訓練強度在60-70%之間,一般都是采用隊員的2/3以上承受負荷,所以該校在力量訓練負荷上做得較好,合理的力量訓練負荷能夠最大限度的發展運動員的力量素質。發展力量素質應該要注意的問題:(1)注重對運動員進行臥推、深蹲等力量練習時的保護與幫助,安全的保護可以有效預防杠鈴滑落、力竭時可能會發生的意外和損傷,有效的幫助是運動員發揮潛力的重要環節,可以突破平時習慣的負荷量,對運動員的力量素質提升有很大幫助。(2)在進行力量練習開始前有必要的準備及熱身部分,如徒手操、輕量多次訓練等可以有效打開運動員的各個關節,一方面可以預防運動損傷,另外可以活動全身有助于提高大肌肉群在力量練習中的參與度。(3)對力量練習的負重要從低到高,循序漸進,根據青少年運動員身體發展規律和運動員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合理的負重。
2.3 速度素質訓練現狀分析
速度素質主要包括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位移速度三個方面,調查顯示,該校在速度素質中訓練內容主要為一般速度素質和專項速度素質,一般速度素質訓練內容為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這些常規準備性速度訓練,專項速度素質訓練訓練內容為直線跑(短距離)、折返跑、曲線跑(籃球場地)等專門性速度訓練,通過常規速度訓練可以提高身體在動作速度、位移速度上的基礎,而短距離直線跑如100米、200米直線加速跑既在開始階段有效提升運動員的反應速度也在直線加速過程提高運動員的爆發力,在內容方面該校安排合理,主要采用間歇訓練法和循環訓練法,各項練習間隔1-2分鐘,組之間間歇2-4分鐘,總體來看負荷強度偏大,速度訓練時運動員心理狀態緊張,大腦長期處于緊繃狀態,這將會使訓練的效果達不到事半功倍反而事倍功半。
2.4 耐力素質訓練現狀分析
耐力素質是籃球運動員重要的基礎素質,耐力的好壞決定了比賽場上的抗疲勞能力,耐力越好,其抗疲勞能力越強,在比賽中可以保持高質量的技戰術水平,所以說耐力素質是比賽成績的先決因素。耐力一般可以分為一般耐力和專項耐力,問卷結果顯示,該校耐力訓練只針對一般耐力。生理學角度來看,耐力又可分為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經與教練員的交流得知,他們在耐力訓練上主要通過600米、800米、半小時定時跑或者球場折返跑15圈等來訓練耐力,而這些都是屬于有氧耐力訓練。在為期整個學期的耐力訓練計劃來看,僅僅選擇這幾樣作為內容訓練,將大大削減運動員對耐力訓練的興趣,眾所周知,耐力訓練幾乎是所有運動員不想觸碰的,所以,教練員應大膽變換方式,以一小時全場籃球賽、4*400米接力等項目來替代枯燥乏味的800米跑等。不難看出的是該校在耐力訓練方法上是采用持續訓練法和間歇訓練法,這將會是較好的運動負荷方式,通過持續訓練以及間歇訓練來提高運動員的心肺功能,通過耐力訓練也將磨煉運動員的意志品質,是運動員心理素質培養的重要途徑。
2.5 彈跳素質訓練現狀分析
問卷顯示,該校運動員在各項身體素質中較為注重彈跳素質的訓練,僅次于速度素質的訓練,但是由于彈跳素質受到先天遺傳的影響,大部分運動員都只主要訓練一般彈跳素質,而不是專項籃球素質。訓練內容的選擇上主要以連續左右、前后分腿跳、連續蛙跳、雙腳連續提踵這些方法為主,通過對小腿的肌肉刺激提高腿部爆發力,將對提升運動員的彈跳力有好處。這都是利用自重或者單純鍛煉小腿肌肉,沒有通過一些器材來進行彈跳力的訓練,比如雙腳連續跳躍欄架、利用彈力帶對小腿肌肉形成刺激,沒有一些獨到的器材參與進訓練,運動員很容易就覺得乏味和無趣。
3 身體素質訓練存在問題
3.1 訓練計劃不周全
運動員身體素質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訓練計劃的影響,教練員制定的訓練計劃沒有根據每個球員身心發展特點和學校器材室的實際情況來,導致一些訓練內容、方法、負荷等不夠科學系統,阻礙了學校籃球運動的發展。
3.2 忽視柔韌及靈敏素質訓練
柔韌和靈敏素質對運動員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而該校只是在訓練熱身階段進行簡單的拉伸,并未對運動員的柔韌及靈敏素質做出具體的訓練內容與方法,這主要原因是教練員的專業知識不夠牢靠或者是在柔韌及靈敏素質訓練知識面上不了解。
3.3 訓練內容單一死板、訓練負荷略大
耐力素質、速度素質、彈跳素質等這些訓練內容上都較為保守,屬于一些舊觀念下的訓練方法,缺乏趣味性,在速度素質訓練上負荷較大,使運動員長期處于疲勞狀態下嚴重影響了訓練的效果,亦有可能造成運動損傷。
3.4 輔助器材缺少
力量訓練中使用杠鈴做彎舉來鍛煉上肢力量,增加了訓練的危險性,而速度素質和彈跳素質等內容的單一有一方面是由于學校器材室僅有的訓練器材,有效的輔助器材一定程度上也增強了訓練的趣味,更能夠激發運動員的潛力。
4 結論與建議
身體素質訓練內容方法缺乏新穎性,對運動員的訓練效果起不到激勵的作用。身體素質訓練生理和心理負擔可能較重,由于訓練和升學等等因素的影響,也阻礙了運動員的快速發展黃金時期。根據學校實際情況保障更多樣化的器材來帶動運動員的訓練,為此可以調動運動員的訓練興趣,全面發展運動員的各方面素質,激發運動員的潛力。結合運動員自身特點適當豐富訓練內容和方式,適當減輕部分運動員的訓練強度,以提升訓練效果。
(單位:徐州市體育運動學校)